- 论坛徽章:
- 0
|
come from www.pcworld.com.cn
摆脱“core dump”的烦恼
宋立新
不少GNU/Linux用户会经常在自己的“家”(~/)目录中看到一个core文件,不知
如何处理。
---- 这个文件其实是所谓的“core dump”产生的。这是早先的Unix系统中的一项
功能。在半导体存储器出现前,计算机中使用王安先生发明的磁芯作为内存,磁芯
的英文名称就是core,磁芯存储器就叫作core memory。如今,虽然磁芯存储器已
经被淘汰,但一些人还是出于习惯把内存叫做core。当某个程序在执行时发生错误
,Unix系统会把程序出错时的内存内容映像(dump)下来供程序员调试查错用。通
常是写在一个叫core的文件里面。这个动作就叫做core dump。几乎所有的类Unix
系统都继承了这个传统。 一般来说,普通用户不会、不能也不需要修改、调试程
序,可以放心地把它删除。
---- 另外,您也可以设置系统不进行core dump。比如,如果您使用tcsh, 可以在
.tcshrc 里加一行“limit coredumpsize 0”。
---- 如果使用bash的话, 则在/etc/profile或.profile里加上“ulimit -c 0”即
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