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3434 | 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Windows迁移到UNIX (zt)--不是挖这里的墙角:)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2-07-28 16: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r\n\r\n作者: ZDNET CHINA 特稿\r\nWednesday, March 27 2002 10:37 AM \r\n\r\n\r\n\r\n  \r\n随着企业系统从小规模的应用系统成长为产业级的支撑系统,IT经理必须做出一个困难的决定:什么时候把基于Intel芯片的MS Windows系统架构迁移到更为强大的UNIX环境。\r\n\r\nUNIX在大型系统市场中仍然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而Windows应用则广泛运行在在小规模的应用层次之上。问题是,企业必须搞清楚迁移到UNIX系统的最适合时间。\r\n\r\nGartner 公司于2000年1月发表了名为“服务器操作系统—对UNIX和NT的看法”的咨询报告。这份综合报告对UNIX和MS Windows NT系统做出了如下一些总结:\r\n\r\nUNIX已经成为建设大规模应用服务器(Internet服务、数据库管理等)的标准,而NT系统则主要用于部门级服务器(消息系统、文件/打印服务器等)。 \r\n虽然UNIX环境实现起来代价相对较高,不过,同NT系统相比,UNIX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可靠行和系统伸缩性。从系统的重新启动和正常运行时间的百分比这两项指标之间的差别就可以衡量出来。 \r\n同UNIX不同,NT的文件目录结构允许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放置在几乎任何地方,这样就会产生一些负面问题,比如,在同一系统上可能同时包含了具有同样文件名的好几种版本的DLL文件。 \r\n在进行最低程度的配置修改操作之后UNIX不需要管理员重新启动系统,而NT则必须重新启动。 \r\nUNIX系统具有远程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内置功能。 \r\n\r\n业内专家对UNIX迁移的看法\r\n\r\n许多业内的专业人士都相信,要衡量数据库架构部署是否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市场调查,选择已经获得成功的应用者所采用的类似架构。比方说,在2001年,由Oracle数据库管理的数据中超过95%都存储在UNIX环境下。\r\n\r\nGiga信息集团公司的数据库分析员Merv Adrian 指出:“NT市场增长得比UNIX市场快,但是,投在UNIX市场上的资金却多得多,在后者的领域里,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必须安置在大型服务器上,要同时为更多的用户服务\r\n\r\n\r\nIDC 公司服务器研究主管Susan Frankle则认为:“NT对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和基础的Internet应用领域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用户大众来说这还并不意味着就是一切。微软公司在提供应用支持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但是,它并不真正清楚如何支持企业级的网络和运行在这类网络平台上的应用。”\r\n\r\nFrankle还补充说:“Windows 软件在Intel硬件平台之外的世界里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接受。微软在企业规模的应用层次企业缺乏相应的增值服务和支持力度。”\r\n\r\n以下是UNIX和NT的其他一些比较点。\r\n\r\n\r\n64位处理器速度\r\n\r\n\r\nUNIX:UNIX支持64位架构,对关键任务系统可以实现更快的处理速度。\r\n\r\nNT:基于Intel的64位处理器被认为在应用系统下太不可靠。\r\n\r\n辅助工具\r\n\r\n\r\nUNIX: 所有系统都需要其他厂商开发的工具用来实现备份、恢复、磁带和系统管理等功能。专为UNIX环境提供了这类工具种类繁多,数目巨大。\r\n\r\nNT:许多硬件级文件管理工具都不能在NT下使用,结果,不能在UNIX环境下使用严重地限制了系统管理工具的可选范围。\r\n\r\n成熟度\r\n\r\n\r\nUNIX:UNIX操作系统问世已经超过20年了。在这段时间内,UNIX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先进的环境,可以支持具有高可靠性、最佳安全性的各种系统,同时业已证明UNIX环境下硬件级的备份和恢复工具功能强大。\r\n\r\nNT:Windows NT的历史不超过10年,还在为严重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伸缩性问题而奋斗。\r\n\r\n可靠性\r\n\r\n\r\nUNIX:UNIX服务器在银行业的应用证明其具有相当优良的可靠性。而NT服务器的用户则必须每周重新启动系统来清除内存漏洞。\r\n\r\nNT: NT的不可靠在系统管理工具这个领域都能看出来。比方说,NT Wolfpack群集技术的唯一目的就是在NT服务器崩溃的情况下提供失败恢复从而提供较高的可用性。而UNIX CPU出现故障时,操作系统通常可以在无须中断服务的情况下继续处理,服务器会电话通知其厂商报告出现的问题。\r\n\r\n伸缩性\r\n\r\n\r\nUNIX: Sun和HP 都各自推出了相当稳固的UNIX服务器,这些服务器产品采用了先进的SMP子系统获得极高的系统性能和伸缩性。采用Oracle数据库产品的大公司通常会选择UNIX厂商提供的服务器,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在添加内存和CPU。\r\n\r\nNT:从NT 3.1到4.0 Server最多支持4个服务器。NT 4.0 Server Enterprise Edition最多支持8个处理器。\r\n\r\n安全性\r\n\r\n\r\nUNIX: 对UNIX和Linux发起的系统攻击虽然非常频繁,但是系统的安全性却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堪称值得信赖的安全环境。在TCP wrappers、防火墙和SOCKS库的辅助下,UNIX平台更可强化为一种可靠的安全之源。\r\n\r\nNT: Windows NT 服务器在承受外部黑客和攻击和病毒损害方面一直声名狼藉。2001年10月,使用Oracle on NT产品的Oracle用户就非常不幸地遭遇了一场因为NIMDA 病毒而引发的数据丧失灾难。Gartner公司估计到2006年末,25%的大公司都会为防止黑客攻击而购买安全保险。Gartner认为,假如微软公司的产品不能解决安全方面的缺陷,75%的计算机安全保险供应商将到2002年末针对NT用户加收额外的保险费用。\r\n\r\n\r\n其他需要考虑的迁移问题\r\n\r\n一旦决定进行系统迁移,你首先要做好迎接多个艰巨任务的准备。这些任务通常需要高级IT经理直接负责。\r\n\r\n选择UNIX硬件生产商(Sun、HP等): 一旦选定,公司就必须根据短期项目需求选择SMP服务器或者在考虑到伸缩性的前提下选择数据服务器。 \r\n选择网络环境: 选择恰当的路由器和网络硬件产品,必须保证充足的响应时间,尽量降低乃至消除可能的网络延迟。 \r\n选择磁盘存储设备厂商: 这一步骤牵扯到磁盘生产商和数据存储的RAID架构的选择。为了消除多厂商产品共存所带来的问题,管理部门最好选择同一家厂商的产品(Sun、HP等)。 \r\n选择备份和恢复策略: 建议你的公司最好选择硬件级的Oracle备份和恢复方案,采用主流厂商开发的产品,比如Veritas 或者EMC等。公司还需要选择磁带管理系统,侯选厂家可以是ADSM、Legato或者Veritas等。 \r\n做迁移计划:首先安排适当的系统停止运行时间表,允许现有系统在这段时间内迁移到新的环境下来。由UNIX专家负责安装Oracle服务器同时保证IT部门职员(以及UNIX系统的管理员)完全理解和掌握了整个安装过程。 \r\nUNIX培训: 所有的数据库管理员和开发人员都应当参加一个至少为期5天的UNIX培训课程。系统迁移完成之后必须立即举办这一培训以便有关人员掌握必需的最低程度相关技能。 \r\n \r\n\r\n

论坛徽章:
0
2 [报告]
发表于 2002-07-29 21:22 |只看该作者
低端市场恐怕一时半会还没什么动摇的危机吧,呵呵

论坛徽章:
0
3 [报告]
发表于 2002-07-29 22:57 |只看该作者
Windows在Pc桌面上的地位是不易动摇的。\r\n我看反而是UNIX的市场不断为Linux侵占,这倒是一个问题。

论坛徽章:
0
4 [报告]
发表于 2002-10-25 16:39 |只看该作者
unix-like的os还是不适合初级用户的,要不然现在windows也不会那么被人骂还是市场的大鳄。

论坛徽章:
0
5 [报告]
发表于 2002-10-25 23:16 |只看该作者
Windows 2000 Server Family 以及即将Release的 .NET Server Family 将和 Unix 绝一死战.

论坛徽章:
0
6 [报告]
发表于 2002-10-26 14:58 |只看该作者
LINUX自从越来越花俏,变得越来越脆弱了也,向电信,金融之类的部门是不会轻易使用LINUX的

论坛徽章:
0
7 [报告]
发表于 2002-10-26 23:12 |只看该作者
今天刚买了套正版的Redhat Linux8.0,据说还是中文版的,星期一找台机器装装看。\r\n\r\nLinux是越来越花哨了,可是说越来越脆弱却不尽然。\r\n据我所知,很多网站和企业用Linux平台,Oracle在Linux上运行的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