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2780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uggest][转载]从落榜生到网络专家(3)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2-09-25 11: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00年三月的一个深夜,经理打电话说邢台电信局所用的一台我们的路由器出了些问题,要求立刻 \r\n过去,连夜用了100多元打车去了邢台,到电信局时已经是12点多了,故障是cisco的7507和我们的路由 \r\n器无法互通,那是自己第一次独自出差,也是第一次见到cisco的路由器,此前在公司培训时仅仅知道 \r\ncisco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面对着几乎完全陌生的命令行和设备,有些束手无策。无奈之下长途唤醒了 \r\n上海总部的技术主管,在他一步步的提示和帮助下,第二天早上7点钟前终于排除了故障。而如果故障 \r\n在7点后仍无法排除的话,那客户的损失就将以6位数来计算了,什么是压力?这就是压力! \r\n  以后的日子便是在频繁的出差中度过,除了排除故障,还要承担给客户培训和方案编写方面的任 \r\n务,以及跟随主管陪同一些主要客户(这段日子为后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很大程度上锻炼了 \r\n各方面的素质),没有任务时便在国贸中心的办事处准备着MCSD和MCDBA的考试,由于曾经的黑客经 \r\n历,VB语言以及SQL数据库的编程并不是太大的难题—这总要比汇编容易得多。一门心思的准备着考 \r\n试—至于娱乐和休闲,就让它们见鬼去吧,那时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这些东西。 \r\n  5月份的时候才了解到cisco的认证体系,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对这套认证又发生了兴趣,不仅仅在于 \r\n它同自己的工作息息相关(同是相关行业,工作中也要时常接触),也在于它的通过难度。2000年的石 \r\n家庄书店中很难见到有关cisco方面的书籍,为了CCNA的考试,将书店中能见到的所有有关cisco的书籍 \r\n都买了回来,甚至包括了CCIE的英文教材。 \r\n  近三个月不分昼夜的学习——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出差时在火车和汽车上看,在办公室中晚上困 \r\n了就在公司地板上打个盹,醒了再接着学,并结合公司的路由器做着实验。7月底的时候终于拿下了 \r\nCCNA的认证(对比现在某些号称一个星期拿下ccna的培训机构来讲,专门从事路由器调试工作的我用两 \r\n个多月好象太慢了些,不过打下的基础却很牢固,),那时CCNA在业内的影响力很大——包括后来到上 \r\n海接受为期一个月的新产品培训时,公司各地的技术支持都很钦佩。后来约略统计了一下,那段日子的 \r\n平均睡眠为每天三个小时左右。 \r\n  2000年8月份cisco将全部认证体系来了个彻底更新,内容和考题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相关教材都 \r\n没有推出的情况下,便又开始了准备CCNP2.0(CISCO认证网络专家)和CCDP2.0(CISCO认证售前网络设 \r\n计专家)考试的相关资料,并借了几台旧的cisco路由器,向CISCO更高端的认证发起冲刺。 \r\n  当然,冲刺之余,也没有忘记我曾经的“老本行”,只不过这时更多的倾向于对因特网上的网络设 \r\n备的破解与控制,记得最疯狂的一次是个周末,连续60个小时坐在电脑旁,不停的尝试着进入各种最先 \r\n进的网络设备,那一次,控制了200多台各国的路由器、100多台其他类型的网络设备、美国一所大学的 \r\n12016核心路由器(这是当时CISCO最高端的路由器)、国内两个省(请原谅,由于业内原则,我不会透 \r\n露它们的名字)的数台12000系列的路由器(本可以控制更多,不过拨号上网的网速实在太慢,限制了 \r\n侵入)。这意味着如果愿意的话,仅需在世界上转几个弯,键入几道命令,那所大学以及这两个省至少 \r\n二分之一的电信通讯网络将至少瘫痪两个小时——但我永远也不会这样去做。而令人遗憾的是,自己仅 \r\n仅是利用了它们配置上的缺陷以及网上早已公布的漏洞,中国乃至世界的网络安全状况真的令人堪 \r\n忧…… \r\n  为了贴补认证考试所带来的花销,也在河北的微软培训中心兼职教授cisco的CCNA培训课程以及 \r\nMCSE的部分认证课程。同时就可以免费利用培训中心的网络资源和听取MCSD,MCDBA的课程培训。并结 \r\n交一些各界的朋友,一箭双雕的方法曾经让自己暗自得意了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按照年龄来看的话,好 \r\n像19岁的我应该是中国最年轻的CCNA讲师了吧,到2000年12月时,经过多次重考—仍然都只是一两分的 \r\n差距,在软件设计(MCSD,MCDBA)、网络设备维护(CCNP2.0)、以及系统集成的网络设计 \r\n(CCDP2.0)的交叉学习和考试中,庆幸的是竟然没有因此而搞昏头脑,12月一个月的时间都是在考试 \r\n中度过的,也是这个月,一万多元的积蓄消耗一空,多日加班积攒的休息日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交错考 \r\n试也(这个月经历了20多次不同的认证考试—包括一些重考,也经历了出生以来对自己意志力的最大考 \r\n验)锻炼了今后面对压力的韧性和忍耐。举个例子:如果希望拿到CCDP的认证,首先需要通过CCDA的考 \r\n试,而DA的考试对英语阅读的要求极高,它是通过一个个的案例分析来判断你在网络设计方面的能力 \r\n的,每个case如果单独打印出来,将占用至少4,5页打印纸。一般而言,你会碰到3—4个case,而在自 \r\n己第三次冲刺DA的考试时,竟然碰到了5个CASE(这些认证考试每次重考难度都将加大),并且仅有短 \r\n短的两个小时,只有在了解这些案例的基础上,才能去做50多道题目。精神几近崩溃!两个小时过去 \r\n了,打印机将成绩打印了出来,一条绿线:PASS!自己的欢呼声随即响彻了整个楼道。 \r\n  事后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并查询了相应的一些培训机构,不经意间发现自己已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 \r\n同时拥有“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微软认证数据库专家(MCDBA)”、“微软认证软件设 \r\n计专家(MCSD)”、“思科认证网络专家(CCNP2.0)”、“思科认证网络设计专家(CCDP2.0)”认 \r\n证,且均在相关领域工作过的工程师。 \r\n  虽然还小,但那时的自己在河北的系统集成行业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工作也已驾轻就熟,而我 \r\n也希望着更多的挑战—当然,由于均为自费考试,略显微薄的薪资已经无力再承担认证费用。于是下决 \r\n心准备去北京看一看,得知要离开的消息后,经理诚恳挽留,并许诺提高薪资,石家庄另外一家颇具规 \r\n模的系统集成公司也希望我能过去工作,开出的月薪是4000元——这在消费水平不高的石家庄已经属于 \r\n高薪。 \r\n  去意已决,辞去工作只身来到了北京,颇具意味的是,虽然当时互联网行业已经跌至到了冰点,但 \r\n招聘会上却充斥着系统集成行业的公司,各公司纷纷打出“CCNA优先”的标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 \r\n了自己的判断:在99年网页设计最繁盛的时候,为了选一个方向,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才坚定了在系 \r\n统集成行业工作的决心—如果选择网页设计,有一定基础的我可以拿到4000或者更多,但内心却在问— \r\n这始终是一个假象,你真的具备拿如此高薪水的能力?仅仅一个网页设计没有技术含量,你认为它能繁 \r\n荣多久?不停地思索这些问题,最终选择了留在博达,并决定待能力提高时再作考虑。 \r\n  招聘会上,所拥有的那些认证,再加上参与的众多省级网络的建设经验,几乎每一家在收到我的简 \r\n历后都立刻要求我去面试,并纷纷表示希望能够留在他们公司,而学历—却反而成了最无关紧要的因 \r\n素,原本做好了来北京做搬运工的最坏准备——此时真的有些受宠若惊(对照一年前的那段日子,心中 \r\n亦是感慨万千)。面试对我而言根本不是问题,自然薪资也戏剧性地水涨船高,在所谈的众多公司中— \r\n包括上市公司,外企,以及业内翘楚:曾有一家新加坡的服务器公司开出了税后9000元的高薪,他们的 \r\n总经理直言不讳地说他看中的是我的学习能力以及拼搏精神,如此的年纪能够拿到如此多的认证和工作 \r\n经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但最后由于一心希望向集成行业发展,最终谢绝了邀请。 \r\n  在公司的选择中,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力,记得那时系统集成部的主管,一 \r\n名清华自动化系的硕士,并曾在HP工作多年—也是自己后来的上司,曾经在面试时很诚挚地说:依你现 \r\n在的能力,去一家大公司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大公司并不需要你能够独当一面,很大程度上仅是制 \r\n度下的一颗螺丝钉,但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而选择新成立的小公司的话,自身能力会得到迅速提高, \r\n如果公司发展起来,升迁的机会也很多,收益自然颇丰。不过最大的特点就是风险很高,小公司随时有 \r\n可能会被市场所淘汰,你的职业生涯也将会有所改变。他希望能考虑清楚后再给予答复。 \r\n  喜欢冒险的我做出了抉择,来到了这家公司,在系统集成部门就职,职位是售前支持经理,负责电 \r\n信行业相关的方案设计。部门的员工均有在业内各知名公司工作过的经验,堪称业内精英。由于职责划 \r\n分明确,相互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冲突,大家合作得很融洽,上班是同事,下班是朋友。为了完成从厂 \r\n商售后工程师到集成行业售前设计专家的转变,那段时间接受了众多来自各种不同厂商的各类产品培 \r\n训,也参加了相当多设备厂商的正规培训,再加上同事们的真诚帮助,使自己顺利地完成了过渡。并对 \r\n于系统集成行业的发展运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r\n  或许是一切来得太过顺利,年少轻狂的我有些满足,自认为在同龄人中已经算是佼佼者了,也想今 \r\n后就这样过下去了——年纪轻轻便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稳稳当当地做个工程师。没有了往昔为学 \r\n习而悬梁刺骨的毅力,言谈中也多了几分狂傲。回家时母亲看出了我的自满,她没有说什么,只是闲谈 \r\n中看似无意的问了一句:最近看过什么书没有。她知道她的儿子会读懂她的弦外之音。心头一凛:两个 \r\n月来已经没有再完整看过一本书籍了,这还是从前的我吗?心浮气躁曾经是自己一度用来评价IT行业 \r\n的,如今却照搬到了自己的头上。 \r\n  于是开始准备CCIE的考试——这个在网络行业公认难度最大的认证,而且也是花费最大的一项认 \r\n证——没有10万元是拿不下来的,当然,这仅仅只是必备条件之一,它还需要你必须具有丰富的设备调 \r\n试经验,以及面对压力和挫折时泰然自若的心态。两天的LAB考试时其中的难度远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r\n仅以第二天下午的troubleshooting为例,考官人为的在一个用各种CISCO设备搭建的网络环境中设置上 \r\n百个故障点——包括硬件和软件配置上的,甚至你所使用的调试线缆都有可能发生问题。短短的数小时 \r\n内,你要做的就是要让这个网络环境恢复正常,绝大多数人都在这一关被刷下阵来。记得自己一位CCIE \r\n朋友在讲到他曾经的认证经历时,为准备LAB的考试,曾经整整两个月没有跨出实验室一步,出来时所 \r\n有的同事都没有认出眼前这个瘦骨嶙峋,胡须满布的人,那段时间,他瘦了20斤!——现在想来,真有 \r\n些古代武林高人闭关修行的味道。巨大的付出也意味着丰厚的回报,当时中国仅有不到100名CCIE,一 \r\n位CCIE的薪水是上不封顶的,从年薪20万到上百万均有,这也是后来人们趋之若鹜的去争考CCIE的原 \r\n因—间接导致了中国CCIE的良莠不齐——当然,这是后话。 \r\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