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903 | 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ndroid] 灾难面前,互联网公司可以如何做的更好?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49
15-16赛季CBA联赛之福建
日期:2016-06-22 16:22:002015年亚洲杯之中国
日期:2015-01-23 16:25:12丑牛
日期:2015-01-20 09:39:23未羊
日期:2015-01-14 23:55:57巳蛇
日期:2015-01-06 18:21:36双鱼座
日期:2015-01-02 22:04:33午马
日期:2014-11-25 09:58:35辰龙
日期:2014-11-18 10:40:07寅虎
日期:2014-11-13 22:47:15申猴
日期:2014-10-22 15:29:50摩羯座
日期:2014-08-27 10:49:43辰龙
日期:2014-08-21 10:47:5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13-04-23 08: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地震已经发生了接近两天了,在这两天里,我们欣慰的看到相对于汶川地震,互联网以及社交网络起到了很强的辅助救灾的作用。
  在地震发生几个小时以后, Google 就启动了危机处理小组,开通 Person Finder,并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在 Person Finder 开通几个小时之后,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上线了类似“寻人平台”的产品——百度的两个贴吧、新浪微博、搜狐微博、搜狗微博搜索、360 寻人、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上出现了若干个自发的微博寻人帐号,也有一些社会名流以及意见领袖在主动的转发寻人信息。微信也及时的出现了若干个救援群组以及公众帐号,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以帮助救援行动的实施。但是,在灾难面前,他们又有哪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

  在不能否定这些寻人平台的积极作用的前提下,基于互联网的针对灾难的危机响应却普遍的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 数据的开放性
  信息必须开放。在 Haiti 地震期间, Google 第一次推出了 Person Finder 服务,并将其开源。主要作者之一 Ka-Ping Yee 更是制定了 PFIF (人员查找交换格式)。PFIF 是广泛使用的用于失踪人口和难民的开放数据标准。PFIF 设计的初衷是促进政府、救灾组织和其他幸存者登记(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帮助灾后的人们找到他们的家人和朋友。遗憾的是,尽管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并拥有了一个参考实现(Person Finder),这些互联网公司却如往日一样的将所有的信息锁定在自己的平台上,拒绝共享。四五个寻人平台,这会让原本焦虑的受灾者以及他们的亲友变得更加困惑以及紧张;信息的不流动更是增加了所有人的负担。

  2. 个人隐私的保护
  即使是受灾群众也依然有他们的隐私权。遗憾的是,大部分寻人平台却都直接将所有的信息使用明文的列在了网页上。由于这些数据的包含了大量 PII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甚至 SPII (Sensitive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信息,直接显示在网页上是非常不妥的,甚至会沦为社会工程学攻击以及诈骗犯的第一手信息来源——简单的写一个爬虫,这些信息就全部属于这些攻击者了。

  3. 可用性
 尽管大部分网站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可用性问题,在危机面前,焦虑以及恐惧往往占领了人心智的领导地位,可用性也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搜狗寻人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坏的例子。

  这张图片是搜狗提供的寻人平台。请注意,在纵高为 1080 像素的屏幕上才刚好可以看到“我要寻人”的按钮,更不用提 Flash 播放器里的电视节目发出的噪音以及右边主要功能为带给自己网站更多的流量而设计的分散注意力的新闻标题链接所带来的对注意力的分散了。在危机面前,人的通常反应是更加慌张的,这些无疑对于真正的目标用户来说是求助的 blocker。

  在危机发生的时刻,固定网络倾向于中断,而移动网络倾向于拥塞。这些网站几乎都没有对于移动设备进行优化,因此他们的可靠性以及可用性也是非常可疑的,特别是大量使用 JavaScript、大幅图片以及 AJAX 请求的网站——低端手机很可能因为技术的限制而被挡在这些平台之外。

  对于互联网救援来说,另一个挑战是它是否真的考虑到了灾区群众以及他们的家人的需求。互联网专家张韡武的文章《中国式网站探讨三:镀金》很好的提到了这个问题。

  诚然,互联网依然太年轻,相对于几年前,它的成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但在灾难面前,各家公司是否可以抛弃眼前的利益以及放弃吸引眼球的机会而扎实且有效的进行有用的灾难救援行动将成为通过互联网进行危机相应以及救援行为的下一个挑战。

本文来自ChinaUnix新闻频道,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news.chinaunix.net/opensource/2013/0423/2734219.shtml

论坛徽章:
5
丑牛
日期:2014-01-21 08:26:26卯兔
日期:2014-03-11 06:37:43天秤座
日期:2014-03-25 08:52:52寅虎
日期:2014-04-19 11:39:48午马
日期:2014-08-06 03:56:58
2 [报告]
发表于 2013-08-17 16:00 |只看该作者
人可以做的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