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我们需要的文件系统有三种方式: A: 只需添加少量文件到文件系统中 rootfs.ext2.gz 在Ltibutils.pm脚本中是先得到根文件系统的大小(du -slk),然后再添加一定大小(语句: $fs_size += $fs_size >= 20000 ? 16384 : 2400;), 然后用此大小来做根分区的大小。所以可以在rootfs.ext2.gz中添加少量文件.(只要不超过根分区的大小即可) 利用rootfs.ext2.gz修改添加文件到文件系统镜像方法: $ mkdir -p ~/temp/loop $ cp /usr/local/...
(1)创建根文件系统的基本目录结构。 我把这个过程做成了shell脚本(文件名为mkroot) ,很方便! #! /bin/sh echo "creatint rootfs dir......" mkdir rootfs cd rootfs echo "making dir : bin dev etc lib proc sbin sys usr" mkdir bin dev etc lib proc sbin sys usr #必备的8个目录 mkdir usr/bin usr/lib usr/sbin lib/modules # Don't use mknod ,unless you run this Script as root ! # mknod -...
mount –t cramfs –o loop Gec2410_demo.cramfs chang mkcramfs guo Gec2410_demo.cramfs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50837/showart_400555.html
二、根文件系统定制 1、 创建一个全新的根文件系统 你可以用mkinitrd来创建,这里介绍另外一种方式,用dd命令: # mkdir -p /mnt/initrd 创建一个设备点,用于临时挂载根文件系统。 # cd /tmp 在tmp下创建根文件系统 # dd if=/dev/zero of=/tmp/initrd bs=512 count=40960 创建一个名为initrd的根文件 ...
linux内核裁减及根文件系统定制(之二)--------根文件系统定制 二、根文件系统定制 1、 创建一个全新的根文件系统 你可以用mkinitrd来创建,这里介绍另外一种方式,用dd命令: # mkdir -p /mnt/initrd 创建一个设备点,用于临时挂载根文件系统。 # cd /tmp 在tmp下创建根文件系统 # dd if=/dev/zero of=/tmp/initrd bs=512 count=40960...
目录树可以分为小的部分,每个部分可以在自己的磁盘或分区上。主要部分是根、/usr 、/var 和 /home 文件系统。每个部分有不同的目的。 每台机器都有根文件系统,它包含系统引导和使其他文件系统得以mount所必要的文件,根文件系统应该有单用户状态所必须的足够的内容。还应该包括修复损坏系统、恢复备份等的工具。 /usr 文件系统包含所有命令、库、man页和其他一般操作中所需的不改变的文件。 /usr 不应该有一般使用中要修改的文...
出处:http://ericxiao.cublog.cn/
想在自己电脑上装个gentoo,已经有xp了。 为了方便,想把所有分区化为fat32.
可是不知道linux根分区能否为fat32格式。在编译内核的时候没有发现fat32.
不知道怎么回事
制作根文件系统。
编译busybox之前需要弄懂的几个概念。
1、Build BusyBox as a static binary (no shared libs)。也就是busybox 是编译成共享库的形式还是静态的形式,他们有什么区别?
编译成静态(这时我们一般不把工具链里的库拷贝到我们制作的文件系统系统的lib下面):
那么生成的/bin/busybox就可以单独执行,不以来其他的库,原因是在编译时把它运行时需要的库(如libc)也编译到该可执行文件/bin/busybox里了。
...
其实在去年8月份我做系统移植时就构建好了一个可以用的根文件系统,但是那时是跟着别人的《linux全线移植文档》做的。有些东西我也不清楚,只是跟着做,做出来能用就了事了,没有深究其中的规范,以及文件系统中哪些要,哪些不要。
趁着今年过年的几天假期,我移植重新移植了U-Boot1.3.1和linux2.6.24到S3C2410及S3C2440后,我想好好的看看有
关文件系统构建方法和规范,整理整理构建根文件系统的文档。之后,我用了近一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