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帧 数据在网络上是以很小的称为帧(Frame)的单位传输的,帧由几部分组成,不同的部分执行不同的功能。帧通过特定的称为网络驱动程序的软件进行成型,然后通过网卡发送到网线上,通过网线到达它们的目的机器,在目的机器的一端执行相反的过程。接收端机器的以太网卡捕获到这些帧,并告诉操作系统帧已到达,然后对其进行存储。就是在这个传输和接收的过程中,嗅探器会带来安全方面的问题 帧——就是影像动画中最小单位的单幅影像画...
by woshidazui - 网络技术文档中心 - 2007-10-19 11:16:13 阅读(358) 回复(0)
bps(bits per second)每秒比特数 bps是网络传输中一个最基本的网速单位,而比特流常用于拨号上网时代,最快的网速也就几十kbps(1024bps),常指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流,也就是说上网比特流,就有现在由于网速的加快,常用Mbps(1024kbps),现在的网络传输不再称为比特流,而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帧的组成 在网络中,计算机通信传输的是由“0”和“1”构成的二进制数据,二进制数据组成“帧”(Frame),帧是网络传输的最小单位。实际...
PPP帧格式和HDLC帧格式相似,如图1所示。二者主要区别:PPP是面向字符的,而HDLC是面向位的 图1PPP帧格式 可以看出,PPP帧的前3个字段和最后两个字段与HDLC的格式是一样的。标志字段F为0x7E(0x表示7E),但地址字段A和控制字段C都是固定不变的,分别为0xFF、0x03。PPP协议不是面向比特的,因而所有的PPP帧长度都是整数个字节。 与HDLC不同的是多了2个字节的协议字段。协议字段不同,后面的信息字段类型就不同。如: 0x0021——信...
Jumbo Frame巨帧 常常见到交换机和网卡说明中提到支持Jumbo Frame,但我一直对以太网的Jumbo Frame(巨帧)如何使用不太理解,今日在网上找到2则现摘录下来,相信看了以后大家会有收获。 ----这是一种厂商标准的超长帧格式,专门为千兆以太网而设计,目前还没有获得IEEE标准委员会的认可。以太网标准的最大帧长度为1518字节,而Jumbo Frame的长度各厂商有所不同,从9000字节~64000字节不等。采用Jumbo Frame能够令千兆以太网...
Ethernet的简史 上世纪70年代, 施乐公司 的研发人员为了在实验室的同轴电缆上传输 3Mbps流量的数据而使用CSMA/CD协议发明了Ethernet。这个项目的成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致使1980年由Digital Equipment、Intel和施乐共同联合开发了10Mbps的Ethernet Version 1.0。 一开始IEEE802.3标准基于Ethernet V1.0实现,并且变化不大。802.3工作组在1983年通过了草案标准,并随后在1985年发布了正式标准(ANSI/IEEE Std.802.3-1985)。从那之...
1.以太网地址 地址是一个指明特定站或一组站的标示.以太网是6字节(48比特)长. 2.以太网帧 DIX以太网帧 IEEE802.3帧格式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66144/showart_574418.html
===================================帧的接收和发送========================== -----------文件名称:sendfile.c, 帧的发送 采用libnet,#define VERSION "1.1.0" gcc -DHAVE_CONFIG_H -I. -I. -I../include -g -O2 -Wall -c sendfile.c gcc -g -O2 -Wall -o sendfile sendfile.o ../src/libnet.a ======================代码=============================== #if (HAVE_CONFIG_H) #include "../include/config.h" #e...
[code] #!/usr/bin/perl -w ############################################# #作者:Minuit #时间:2007年01月11日 星期四 22时55分37秒 #文件名:ipdump.pl #描述:以太网数据包捕捉工具 ############################################# use strict; use Getopt::Std; use Net::Pcap qw(:datalink :functions); use NetPacket::IP qw(:ALL); use NetPacket::TCP qw(:ALL); use NetPacket::UDP qw(:ALL); use NetPacket::ARP q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