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net
相关文章推荐:

IP归属地 存数据

求查询ip地址归属地权威网站、列表,谢谢!

by haha451 - Linux论坛 - 2004-08-23 13:53:57 阅读(499) 回复(9)

相关讨论

ip数据报结构   ip数据报包含地址、路由选择信息和其它为将数据的分组从源地发送到目的地的分组头信息。下面将介绍ip数据报域的情况。注意:鉴别、标志和段偏址域,是为在不能处理大的数据报的子网络上传输,而将分组的片段分解为两个或多个数据报时所需的。   版本(version)说明ip协议的版本,允许从一个协议版本变为另一个版本。   长度(length) 描述分组头的长度。   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TOS)用于指示数据报所需...

by qintel - 网络技术文档中心 - 2006-03-24 18:00:01 阅读(638) 回复(0)

这里有2道关于ip数据报的题目,有哪位高手能给我解答. 1、哪一个字段或位无二义性地把数据报标志为一个分片? A、标识=1000 B、不分片比特=0 C、还有分片比特=0 D、分片偏移=1000 2、若记录路由选项中的长度字段的值为27,所记录的ip地址的最大数是多少? A、27 B、24 C、12 D、6 以上题目是TCP/ip中关于ip数据报格式一部分的相关题目,帮我解答时最好能给我一...

by wj9919 - 网络技术 - 2005-10-25 23:49:38 阅读(1059) 回复(8)

在CLIENT和SERVER建立tcp/ip(socket)连接后,有什么方法可以截取它们之间的数据流,并且分析呢? 谢谢各位了!

by superhoo - C/C++ - 2003-09-02 21:34:37 阅读(928) 回复(6)

在CLIENT和SERVER建立tcp/ip(socket)连接后,有什么方法可以截取它们之间的数据流,并且分析呢? 谢谢各位了!

by superhoo - Linux论坛 - 2003-09-04 09:28:05 阅读(787) 回复(9)

ip数据包经由路由转发的时候源ip,目的ip是否改变?最近面试网络方面的经常问到这个问题,答案是不能改变的,除非做了nat转换才能改变,不过mac地址是变化的,因为发送端开始不知道目的主机的mac地址,所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mac地址是变化的。 目的mac地址是如何得到的? TCP/ip里面是用的ARP协议。比如新建了一个内网,如果一台机器A找机器B,封装FRAME时(OSI的第二层用的数据格式),要封装对方的MAC,开始时A不知道B的MAC,...

路由器

by debianarrow - 网络技术文档中心 - 2007-03-15 10:55:41 阅读(714) 回复(0)

我telnet到一个routerA上,该router的端口ip配置如下: s0/0有4个子端口,ip分别为 12.12.12.1/24 13.13.13.1/24 14.14.14.1/24 15.15.15.1/24 e0/0端口的ip是 1.1.1.1/24 那么在routerA#下敲入ping 2.2.2.1(远端一个router的e0/0端口ip)时,ip数据包包头的源ip到底是哪个ip

by unixzhong - 网络技术 - 2003-08-09 21:30:22 阅读(1151) 回复(3)

tcp 0 0 219.136.252.164:80 123.187.34.60:3198 SYN_RECV tcp 0 0 219.136.252.164:80 117.80.232.55:6346 SYN_RECV tcp 0 0 219.136.252.164:80 123.187.34.60:1886 SYN_RECV tcp 0 0 219.136.252.164:80 123.187.34.60:4910 SYN_RECV tcp 0 0 219.136.252.164:80 123.187.34.60:3238 SYN_RECV tcp ...

by hondasky - Shell - 2009-06-24 11:00:13 阅读(1654) 回复(11)

情况是这样的:两台AIX小型机,暂定为A和B,都安装了ORACLE数据库。A的ip是192.168.9.12,子网掩码是255.255.0.0;B的ip是172.16.2.1,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现在想达到的效果是两台能互访数据库。 由于资金的原因,现在无法采购新设备。我目前的想法是在A服务器加个ip,172.16.2.10,在B服务器上加个ip,192.168.9.15。加完之后,问题来了,机器可以互相访问,但是数据库却无法互相访问?希望各位大侠指教。

by freshwind21 - AIX - 2008-09-05 14:09:54 阅读(1451) 回复(4)

应用催生了FC SAN。然而光纤通道技术所支持的FC SAN,其覆盖范围不够宽广,不能将应用所需的各类数据进行远程传输,如对数据中心的灾难备份应用、跨地域的同步或异步数据复制。而iSCSI标准支持的ip SAN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iSCSI标准未产生时,iSCSI 交互(Session)尚不能实施,且储设备还只能与处理子系统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时,应用的架构曾经是多层Client-Server,后又进步到Browser-Server架构,但储设施仍被束缚在相对狭小...

容灾

by copyking - 存储文档中心 - 2008-07-21 15:24:52 阅读(468)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