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app 的snapmirror呢
是不是也是属于cdp 技术?这个和上面几个相比又如何呢? cdp要求比较苛刻。飞康的cdp和emc的recoverpoint略有了解。感觉不想资料宣传的那么好用。实际部署的事情需要关注的问题比较多。
不知道楼主做什么系统的容灾?veritas的产品或者数据复制软件可能会更好。 原帖由 libd 于 2009-5-21 15:08 发表 http://bbs2.chinaunix.net/images/common/back.gif
性能上EMC的比飞康的强很多,而且EMC的还支持CRR
对Oracle方面,飞康不能做到oracle数据文件、控制文件、日志文件一致需要写脚本定时将oracle进入热备模式,只有在热备模式时候的快照oracle才能启动起来,EMC的 ...
根据实际测试的结论: 传输性能上测试结果EMC RP远远没有飞康的强,包括了传输配置的灵活性,压缩率,加密和带宽控制等等,您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我觉得作为用户应该让双方实际测试来仔细判定,现在道听途说的人太多了。
另外,EMC RP既然不让oracle进入热备模式那就是等于不能100%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这个你问所有DBA都会给你一个确认的,飞康的产品也是可以不用代理的,也可以恢复到I/O级别,但用这种方式恢复数据库可能偶尔不能马上起来,因为恢复时间点内存数据完全没有刷到存储。虽然不将数据库进入热备在大部分情况不会出问题,而且部分熟悉数据库的用户也会接受,但如果介绍EMC产品的技术人员象您这样来解释,我觉得就是忽悠不懂数据库技术的用户,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DBA。 原帖由 andy_lyb 于 2009-5-21 09:33 发表 http://bbs2.chinaunix.net/images/common/back.gif
Falcon的CDP主要用的快照技术,仿佛可以保存256个磁盘快照,用快照回滚的方式提供数据恢复;采用主机Agent方式的软件技术,成本相对较低。
EMC的RecoverPoint也是CDP技术,用的是I/O捕获加时间戳的方式,同样 ...
飞康CDP可以同时提供镜像,日志和快照技术,镜像和mount起来的时间点都可以紧急作为生产盘使用,日志是录像机,快照是照相机,日志恢复的颗粒度是I/O或千分之一秒,拖杆一拉mount起来就立即可读写,而快照则是确保数据库100%一致性的时间点,也是选定后立即可用。飞康主机上的Agent其实作用是控制数据库一致性的,没有Agent直接对存储做快照也可以,但数据库偶尔不能马上起来。日志和快照的恢复是不限次数的,而且用起来的时间点数据还可以做快照(只占用增量空间)
EMC RecoverPoint是在自己的日志基础上做的bookmark其实是不能保证数据完整性的时间点,这等于飞康不用Agent直接对镜像数据做快照,是不能完全等同100%保证完整性的快照的。而且RecoverPoint的镜像、时间点的管理远没有飞康的灵活,可以说效果上有点像早期的飞康解决方案。 原帖由 airlvgvig 于 2009-6-12 13:32 发表 http://bbs2.chinaunix.net/images/common/back.gif
cdp要求比较苛刻。飞康的cdp和emc的recoverpoint略有了解。感觉不想资料宣传的那么好用。实际部署的事情需要关注的问题比较多。
不知道楼主做什么系统的容灾?veritas的产品或者数据复制软件可能会更好。
可能备份相对用户了解得多些,所以您这样说,但实际我个人认为备份产品的要求那才叫繁琐和苛刻。CDP技术绝对是灾备技术的革命性技术,备份的意义日后会越来越趋向去做磁带永久归档保存。 原帖由 wolfheader 于 2009-5-21 15:58 发表 http://bbs2.chinaunix.net/images/common/back.gif
热备果然麻烦,改天试一下:em17:
热备如果通过自己写脚本当然麻烦,而且日后维护也得不到保障。如果快照不是用snapshot agent来做达到数据库和CDP控制器的联动,在复杂环境下厂商的PS费用是不会少收你的。所以很多对数据库不太懂的存储工程师往往在这个地方打马虎眼。
这两种技术差别大了!!
两种产品的实现原理完全不一样其带来的结果也完全不一样。。 可以用连续数据复制(CDR)技术来实现容灾,还可以达到应急库的一个作用 原帖由 webzsm 于 2009-6-3 13:30 发表 http://bbs2.chinaunix.net/images/common/back.gif
是不是也是属于cdp 技术?
这个和上面几个相比又如何呢?
snapmirror属于DR技术,不属于CDP,虽然CDP也是DR中的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