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双机软件有两种方式:
其一,是阵列柜方式双机。就是我们知道的HA软件,它要依赖磁盘阵列柜作为公共数据存储,数据就存放在阵列柜上。双机切换的时候把阵列柜的使用权限转移至备用机。
其二,是纯软件方式双机。因为没有磁盘阵列柜,所以在HA软件的基础上,多出了数据同步软件。因为没有公共存储,数据是存放在服务器自身的硬盘上的,如果没有数据同步软件,那么故障切换的时候,备用机没有得到时实的数据,所以用户数据就会有丢失的风险。数据同步软件的使用,将主机上的数据时实的复制到备用机上,故障切换时,备用机上的数据才可以得以保留最新数据,避免数据丢失。
磁盘阵列方式双机,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重点说一下纯软件方式双机。
目前纯软件方式双机中的数据同步软件已经做到了增量和差量的同步能力,可以大量的节省同步时间,这样也更稳定。因为没有磁盘阵列柜,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也是纯软件方式双机被大量采纳的原因。但纯软件方式双机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既然是通过网络时实复制,那么不可以避免的就存在了数据延时问题,对网络的稳定性也将是一个考验。
一般通过网络拷贝数据,如果有10G的数据量,通过100M网络大概要复制30分钟——40分钟,纯软件中的数据同步软件大概要40分钟左右。在数据同步的过程中,主机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双机的正常使用,而且同步中主机故障,备机是不能正常接管应用的,因为数据没有同步完,就会出现丢失数据的危险。且同步时,不允许主机关机和做切换操作操作的。如果数据量无限增大,同步的时间也会越发的长了,同步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因为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如果数据同步达到3-4个小时的时间,那么基本上,也就别再考虑纯软件方式了。
虽然数据同步软件已经可以做到增量和差量的同步,单同步软件进行判断的时候,为了能保证主机和备用机的数据一致,往往会做全同步,并设计一些策略,不允许未同步完就进行切换。强行切换的后果,会导致双机应用的终止或数据的丢失。所以同步时间越短,出现差异的几率也越小。那么也就要求同步的数据量不要太大,否则就影响了整个系统的稳定。
最合适的数据同步大小一般说来是10G左右。当然20G也可以,要看使用者的容忍程度来确定。如果达到100G的数据同步量,那么使用磁盘阵列柜方式双机吧,否则将大大增加双机系统的不稳定性。
使用者还会问到,如果双机在正常情况下,主机上传的数据的时候,突然宕机,备机是否会获得宕机前的所有数据?这要分两种情况:一,如果主机宕机前,备机未能获取到上传来的数据。那么这时候未获得的数据肯定是丢失的。为什么?因为计算机发展到现在的程度,也无法避免RAM中的数据在掉电的时候会丢失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那投入的资金也是可观的,那将不在是双机要考虑的问题。二,主机宕机前,备机获取了时实的数据。这时候,备机上的数据和主机是一致的。
很多情况下,异常情况下宕机可能丢失的数据是很小的,或者是不会丢失的。丢失的数据也可以通过终端查询,再补充完整。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0196/showart_21442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