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2141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AID与磁盘阵列] 惠普NetRaid-4M阵列卡阵列配置工具使用简介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01-15 11: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惠普4通道阵列卡4M,使用Adaptec的芯片,开机自检通过Ctrl+A进入配置工具;同时Ctrl+K是跳过阵列卡初始化步骤。
进入配置工具主菜单如下:


主菜单共有三个选项分别是:
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Container配置工具;
SCSISelect Utility——SCSI参数选择配置工具;
Disk Utilites——磁盘管理工具。
4M阵列卡在配置工具软件中所使用的名称描述与原有的阵列有较大区别,其中原有的逻辑盘(Logical Disk)在这里被Container所替代。原有的物理盘(Physical Disk)被Disk所替代。在配置逻辑盘的即Container的方法上与原来的配置方法有着截然的不同。

一、             配置Container
从主菜单里选择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界面如下:



与原有阵列卡所不同的是,在HP NetRAID 4M阵列卡配置Container时,需要首先对硬盘进行初始化,然后再配置Container。

1、 初始化硬盘
选择 Initialize  Drives进入初始化硬盘界面。
       在屏幕的下方有详尽的提示信息,使用INS键选择要进行初始化的硬盘,如果希望改变已经选择的硬盘,可以DEL键将所选择硬盘重新去掉即可。我们将所有的硬盘全部使用INS键选择到初始化的的一栏中,按回车键完成所有的硬盘选择过程。



       屏幕上会出现红色的警告信息,警告如果继续执行时程序将硬盘中的所有信息删除,在确保没有误配置的情况下,选择YES继续进行。
屏幕上会显示正在进行初始化硬盘的信息。
       在所有的硬盘的初始化完成后,程序返回到原有的管理界面。此时硬盘就绪,可以配阵列了。

2、配置Container(举实例说明)
从菜单中选择Create Container进入创建Container的配置界面。
       与初始化硬盘的界面很相像,通过INS键选择所要配置成为Container硬盘,如果有错误可以通过DEL键删除。




   本次测试中工程师首先选择了两个硬盘进行的配置,其用途是为了安装网络操作系统作准备。选择完毕后按回车键。
进入Container的属性配置界面,在Container的类型当中有三种选择,分别是卷集Volume



RAID 0 和RAID 1。其中卷集是4M阵列卡所单独具备的功能,在存贮数据时,数据存贮从所选择的第一块硬盘开始存贮,如果空间存满之后再从第二块硬盘继续存贮,其优点是所有的硬盘空间都可以使用,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不同容量的硬盘在进行阵列配置时,导致高容量硬盘的剩余空间无法使用,出现浪费。



(注:测试工程师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当使用不同容量的硬盘进行配置时,其大容量硬盘的剩余空间可以单独再配置成为新的Container,也同样可以保证硬盘空间的使用。)
测试工程师选择将Container配置成为RAID 1方式,便于安装网络操作系统,一旦出现某块硬盘损坏可以避免系统宕机。在选择完Container的种类之后,需要为这个Container输入一个标识,其名称可以任意确定,在此我们输入LD0,表示是第一个逻辑硬盘。
接下来会需要分别输入Container容量大小以及条带尺寸等信息,在高速缓存Cache的选择中共有三个选项:Enable when protected、Enable always、Disable

其中第一个选项是指在阵列卡有电池保护的情况下,高速缓存中数据不会丢失,就采用高速缓存。
第二个选项是是指无论有无电池保护均采用高速缓存,它的优点是硬盘的采用高速缓存后其性能有较好的保证,但当服务器出现停电时,其阵列卡中的数据会出现丢失。如果阵列卡带有电池保护,则不会出现数据丢失。
第三个选项是指不使用高速缓存,其优点是安全可靠,但硬盘的读写性能较低。
我们选择当有电池保护时使用高速缓存的选项。
所有参数选择完毕后,选项进入Done中,按回车键即可完成第一个Container的配置。
在回车后,屏幕会提示阵列卡正在进行硬盘的系统检验,检验完毕后,此阵列才具有数据冗余的功能。

在配置完第一个Container后,用剩余下的四块硬盘配置配置第二个Container。使用INS键将剩余的四块硬盘全部选中,可以看到被选中硬盘的一栏中有四块硬盘。按回车键进入属性配置界面。

在Container类型选择项中共有四个选择项,分别是卷集Volume,RAID 0 和RAID 1以及RAID 0/1。其中卷集是4M阵列卡所单独具备的功能,在存贮数据时,数据存贮从所选择的第一块硬盘开始存贮,如果空间存满之后再从第二块硬盘继续存贮,其优点是所有的硬盘空间都可以使用,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不同容量的硬盘在进行阵列配置时,导致高容量硬盘的剩余空间无法使用,出现浪费。
       HP NetRAID 4M阵列卡所支持的阵列级别是 0 、1、5、10和50五个级别。老版本的Firmware把RAID10写成RAID 0/1(见下图),不支持RAID 3和RAID30两个级别。

选择RAID 0/1回车,确定Container的类型。      在Container的标识栏中填写LD1,为第二个Container添加识别标志。
在Container容量选择项中缺省的容量是7.82GB,输入4,将物理硬盘的部分容量通过配置组合成为新的Container。通过测试证明4M阵列卡支持硬盘分割配置。在这一点上与原有的阵列卡功能相同。
       在条带尺寸Stripe Size的设置项中有四个选择项,分别是8KB,16KB,32KB,64KB。缺省的选择项是32KB。
在高速缓存的选项中选择Enable when protected。

二、             配置SCSI控制器参数
从主菜单选择“SCSISelect Utility”,进入SCSI配置工具界面。两个选项:
Controller Configuration和SCSI Configuration
1、 Controller Configuration

在控制器的配置界面中有磁盘写高速缓存以及阵列卡BIOS等几个配置选项,在使用4M阵列卡时,需要的Runtime BIOS选项设置为Enabled。以确保所配置的Container具有系统引导功能。

2、SCSI Configuration
在SCSI配置选择项中,可以看到共有四个通道可供选择,选择通道0回车。
在配置界面中有通道的ID配置,按回车可看到ID号码修改选择项,
还可以看到SCSI信息检测校验,通道的自动终结功能,以及SCSI设备配置界面。



选择SCSI Device Configurarion回车。
可以看到不同ID号设备的属性选择项。由于没有需要改变的属性,所以保持缺省配置即可。


三、             硬盘配置工具
从主菜单选择“Disk Utilities”进入硬盘配置工具。选择通道后界面如下:

在选择通道0回车后,可以看到通道0所连接的所有SCSI设备清单,在通道0上所连接的硬盘共有6块,ID号分别为0,1,2,3,8,9。其中ID5所显示的是硬盘支架的ID号码,ID7是4M阵列卡所使用的ID号。选择ID0硬盘回车可以看到对硬盘设备的配置选项。

可以看到有格式化硬盘和校验硬盘介质的两个选项,使用格式化硬盘选项可以以物理方式格式化硬盘,其效果如同进行了低级格式化。按ESC键可以推出配置界面。

按ESC键直到出现结束配置工具选项出现,选择YES退出配置程序。

总结:HP NetRAID 4M阵列卡具有非常灵活的配置功能,配置简单方便,界面直观,在所支持的阵列级别中与原来的阵列卡相比缺少RAID30 和RAID50两个级别,但由于多出了卷集配置和多重阵列配置选项,在使用不同容量硬盘进行配置时可以有效的使用所有硬盘容量,比原有的阵列卡在效能上有所提高。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59597/showart_46462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