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137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pfw过滤规则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7-03-05 13: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ipfw过滤规则
      IPFIREWALL的过滤规则是由ipfw命令来设置的,例如下面的规则允许所有127.0.0.1的数据传输。
    # /sbin/ipfw add 1000 pass all from 127.0.0.1 to 127.0.0.1
      ipfw命令中,首先指定对这个规则的处理方式,ipfw add为向内核中的过滤规则中添加,此外,ipfw delete用于删除一条规则,ipfw list用于显示当前定义的所有过滤规则,ipfw flush将清除所有的过滤规则,而ipfw file用于从文件file中读取定义的过滤规则。
      此外,ipfw定义的规则都有自己的序号,其序号可以在处理方式之后指定,如ipfw delete 1000 就是删除第1000条过滤规则,内核中可以同时支持65535条过滤规则。有时可以不使用规则的序号,那么ipfw 就处理当前规则,而处理过一次规则之后,就立即将当前规则序号增加100,这样就对于添加过滤规则时十分方便,不必指定序号,ipfw add将每隔100添加一条过滤规则。
      每个过滤规则中,要首先给出这条规则的处理指令,allow指令(或者使用同义词pass, permit,accept)为许可某类数据包通过;deny指令(或同义词drop)为不允许某类数据包通过,将该类数据包丢弃; reject指令与deny指令有所不同,但它不是简单的将数据包丢弃,而是在丢弃原有数据包的同时,回应ICMP host unreachable,通知发送计算机不能通过它与目的计算机进行通信,这样就免得发起连接请求的计算机一直发送连接请求,造成不必要的数据流量。使用count指令能对该类数据包进行简单记数,这个功能主要用于对网络使用进行记帐。log指令用于将连接发送到系统的日志记录中。
      其中count和log指令与其他指令不同,其他指令都是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指令,因此每个数据包只要匹配这个指令,就立即将数据包或转发,或丢弃,不再进行其他处理,而count和log只是记录指令,只是将记录下这个数据包,而数据包本身还将继续受到其他过滤规则的处理。
      过滤规则的第二部分是规定数据包的协议类型,指定规则是用于处理哪种数据包的,FreeBSD可以处理TCP,UCP,ICMP 类型的数据,以及在/etc/protocols文件中定义的其他数据包的类型,上例中使用all ,匹配所有类型的数据包。对于TCP或UDP,还可以在后面定义地址时指定应用的端口号(可以使用数字或/etc/services 中定义端口名字),进一步增加过滤能力。
      过滤规则的第三部分是规定过滤规则适用的地址范围,这可以通过指定源和目的计算机的IP地址范围或数据包通过的网络界面来进行指定。
      
  • 用from规定数据包的来源地址,可以是主机地址或网络;
      
  • 用to规定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可以是主机地址或网络;
      
  • 用in或out规定数据包是流向本机,还是向外发送的;
      
  • 用via、recv、xmit规定数据包经过、接收、发送的网络介面,rece可以是接收本地发送的数据包,而xmit一定是向外发送,因此应该和out选项合用;
      例如:屏蔽任何来自192.168.1.5的数据的指令为:
    # ipfw add deny all from 192.168.1.5
      而许可来自192.168.1.0网络上的远程登录的指令为:
    # ipfw add allow tcp from 192.168.1.0/24 telnet
      应用过滤规则的顺序是按照过滤规则的序号,从小到大进行匹配,一旦一个数据包匹配一个过滤规则,就立即按照该规则转发或丢弃,不再需要继续考虑以下的规则(count和log规则除外)。因此在前面的例子中,192.168.1.5 就不能使用telnet连接,因为首先碰到的是不允许的规则,如果两个命令次序相反,则它就能够进行telnet连接。
      最后一条过滤规则,第65535条规则,缺省被设为”deny all from any to any”时,为不允许对任何连接,此时在没有定义其他规则之前,不允许所有的网络连接。但是编译内核时使用IPFIREWALL_DEFAULT_TO_ACCEPT 选项,就能将这条规则改为”allow all from any to any”,允许转发不符合其他规则的所有数据。这两种不同的设置属于两种不同的考虑方式,一种适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系统中,缺省情况不允许外界连接,另一种主要限制部分节点的访问,缺省情况允许任意网络连接,普通系统使用这样的设置更多些。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6825/showart_253413.html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