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219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禄堂功夫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6-09-24 09: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諸位先生都說希望多聽點
由孫門學人說點
孫先生的故事
以正視聽
談孫先生
當先了解孫先生
一是孫先生心慈 不喜傷人
研究武學 只如同研究生命科學
藝之高低 是要比較 否則無法問真
但非要殺人 傷人 敗人 跌人 辱人
二是孫先生瘦小斯文
此會影響其動手風格
孫先生武學當然是以形意為功底與實戰之根基
形意為虎
為正六合之本事

形意即六合拳
以六合故能整
形意善截撞人 功夫在腳之捷與縱
(以點凸即崩拳 以摸上即虎撲跌人
以雙崩即抖震顫冽勁殺人或跌人)
孫先生當不例外
都善長此技
只只此技日高 更在輕功提縱術上顯能

若諸君真懂形意真門
則當知形意虎之威在腳之能縱
能縱故能遠撲而不失六合
故曰六合大撞勁
古曰郭雲深 一虎撲之技 能達三丈遠
即說明其形意修學根基能縱之高
孫先生 能輕功 冠絕當代
以此亦可知其形意基本功能縱之高
形意能縱
打人成飛

沾身縱力
王薌齋 站立中打人成飛即此形意真傳之縱
此是基礎功
郭雲深 孫祿堂
都入輕功 即是此功之極高明

一般人以不懂形意
若真懂形意
看郭公 孫公之輕功提縱術即可明白
兩公形意真傳之高絕境
不必再求戰
(李存義公亦曾展示追縱之功夫 留下故事)
孫先生二十初
打南方高手北上較技
人飛跌即此技
八卦身法之能在能變
即變六合之能
無論如何變轉
六合整勁不失
故曰 龍
孫公以虎入龍
曰 虎龍變 龍虎變
龍術有二
一控捕人(如程挺華之技)
一點打人(如尹福之技)
孫公人瘦小 不捕人
   心慈 不點穴打人
   故變身中順勢沾摸人跌
   此為龍虎合參
外人見孫公都以閃躲人跌
(參國術名人錄 武林志篇)
故以為孫公較偏八卦
以為孫公不善擊人
此是不解孫公心慈 不傷人 不辱人之性情故
此是大超越也
壯晚年五十之後
復得太極之理
摸把勁已足 故曰手談已足
孫公五十之後
與武家訪之者即多
都不須比
手談即可
說拳理中 人手一伸沾
不見孫公動形
來之高人
無不氣血瞬間衝騰人昏幾欲仆
(若不拉回 人即非跌出 拉回卻顫欲昏仆)
無不拜服而去
外人未見勝敗
來訪之高人已知差距
顏面猶存

孫公能得當代武林諸賢讚嘆即此理
不打人身 不發人身 只一摸間 顫動人意及氣血
來者嘆服
卻不明所以
回去也以面子故 不肯對人說明
只讚嘆
孫先生高明 修為好
故此二十年
孫先生極少明顯跌人傷人之戰績
外人 俗人不解
總納悶
孫先生虛名乎
說到此
不解武學者
可能會罵 故神其說
廖白稍解
君參柳印虎與孫公推手篇
其心得即一證
君再參
今人 沈紀根與其自家徒孫
曰 一提 一推一拉回(極短之感)
其徒孫已腳腫成傷
此同理也
不過 沈先生對像為徒孫 震動為有形
故傷足
聽廖白一故事
廖白三年前某日訪一壽山宮保田八卦師兄弟
其人稱甲兄 修習三十餘年自許武癡
愧對家人 為武為一生之鍾情 今開館授徒
廖白訪之
同是壽山八卦徒
卻從未見面
只略聞名(怪事哉 一笑)
此兄如清幫洪幫之盤口
一一考試公保八卦 王師門下巨細
其時又來一友乙兄
亦是壽山八卦久修三十年之師兄
(曰根派入門者 稱三四十位 不廖白無名 一笑)
乙兄旁聽假兄對廖白之師門盤口

應該沒假
只功夫學到否
來試手
壽山師兄弟試技 喜看手功 掌功(鷹爪力)
乙兄伸手高舉沉力擗下
廖白柔手 摸之輔之
其人驚欲跌出中 廖白微拉回
故只一震來回爾
其人驚坐良久不言
後開始教訓廖白 武德
足足東罵西罵近一小時
甲兄 旁東支西應以解尷尬
只知道乙兄已吃虧 卻不知敗啥處
為何乙兄 惱修成怒 卻不知其根
只不斷找碴一直怨罵
廖白只一直說是 是 師兄說的是
一貳小時後
話題轉開
乙兄心情漸復平復
廖白問乙兄
為何生氣
廖白只一沾摸爾
乙兄明言
當接手之瞬 後腦頓感一昏 欲仆
甲兄也沒看出
乙兄以為 廖白高明卻故意傷之
廖白喊冤
實是高估乙兄功夫
一滑顫怕乙兄跌出  即時拉回爾
只乙兄三十年功夫無根力
故此
此與沈紀根傷徒孫腳腫 與孫師與諸高手手談氣血奔騰
同一種手法
對手功力不同 功夫粗細不同爾
孫先師之高
冠絕當代

二十多年間(五十到其十三)
都只手談
來訪者即探服而去
孫師絕高
故能恰到好處
沈紀根老與廖白都是初得
故功夫淺 控制不良
(兩人故事之對像也非孫先師
成大名後 當代功夫極高極多之武家)

不可同日而語

不以此二粗淺例說明
諸君無法了解
孫師如何服當代眾賢
以為神說也
無非沾控間 一滑顫 拉回
孫師高絕境
彷彿無動
以極高速之能為

初者 顫腳
二者  顫腦
三者顫脊椎
四者顫人神氣 氣血
    廖白解說孫先師三時段功夫
    若說 孫先師當年手談對象 則不必言也
        aa3廖白2003.2.17
只孫先生慈
不喜傷人辱人
故除極年輕時
曾以虎撲 單雙崩拳跌人外
很快的 以另修習八卦掌而改變戰法
      
上文說到
內家三拳合一 沾顫之法術
初者 顫腳
二者  顫腦
三者顫脊椎
四者顫人神氣 氣血
   廖白解說孫先師三時段功夫
一班人喜聽
說神槍李書文一掌打死對手
聽此
極度驚懼而見其威烈
誠然
高手對高手
還能猛虎硬爬山
破門進身中
一掌斃命
此高之一階
以能輕破高手之門戶 稱高
柔掌"瞬"如剛掌即可   稱一階
瞬者 取得此控機一瞬即可取命
眾人喜看
班侯 王薌齋發人極速滾跌
此高之二階
能破人門戶
沾粘定位位得正之瞬
猛烈一抖震(炸)(冽)
此整冽之能為
以整勝故稱高
以冽故受者滾跌 飛跌
此控人之瞬比一例前者久一點
眾以為
能此為高
此藝
楊家參代 歸班侯之冽技
為太極五境爾(稱太極十三境)
諸君少聽楊祿禪 健侯如此烈勁跌人
卻稱
楊健侯至太極六境
楊祿禪修至 太極八境
(但聲名反因班侯之烈 而楊家楊大名

仍仁者之高
非凡俗能懂也)
內家高境三階
勝人控人不傷人
如楊家祿禪 健侯之輕跌人
  董海川 程挺華 李存義之補跌人
  如郭雲深之半式崩人跌(半者改冽崩為控推)
至孫祿堂師
  融家之學
  摸而微顫昇內外家高手其人神氣氣血爾
  以融三家
   站前賢肩膀上
  故更高
  無相 更慈
諸君或以為上述諸家不能抖震跌人
非也
以上述諸大家古賢
即顫人手到猛烈跌之程度
則受者
豈跌爾
其腦 其脊 其神氣崩裂
豈能命全
非不能為也
楊班侯 王薌齋之烈
高者之初門爾
入道者 以慈故 不復為
高之高者
已高
能柔跌人或 跌成不跌
若學班侯 王欀齋用技
其烈震之速
已不能全護人生命也
曰慈 曰高妙 曰道
故不復冽勁高人
     廖白解說內家沾控得人各程刺技法
   aa3 廖白2003.2.17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4455/showart_17577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