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968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CO UnixWare 7初级学习资料(2)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1
15-16赛季CBA联赛之北控
日期:2022-03-04 22:35: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03-25 21: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六章与磁盘和磁带有关的操作
有关软盘的操作:
软盘设备所使用的命名约定:
dsk表示块设备接口
rdsk表示裸(字符)设备,在format命令行中,使用软盘的裸设备文件。
f0指0号软驱,f1指1号软驱。
对于3.5英寸软盘描述信息:
3e   3.5英寸超高密度软盘(2.88MB)
3h   3.5英寸高密度软盘(1.44MB)
3d   3.5英寸低密度软盘(720K)
例如:
f015ht 指1.2MB的5.25英寸软盘
f03ht  指1.44MB的3.5英寸软盘  /dev/rdsk/f03ht
f03et  指2.88MB的3.5英寸软盘
使用命令getdev来确认设备的名字,命令:
getdev | pg      该命令将所有设备清单列在屏幕上。
要进一步对设备名字进行区分,可使用命令:
devattr –v diskette1
要观察一个特定软盘设备文件的属性,命令:
devattr –v /dev/rdsk/f03ht
格式化一块软盘,命令:
format –v /dev/rdsk/f03ht
其中,-v表示详细显示格式化信息。
有关磁带机的操作:
磁带机(无论是盒式带、9磁道磁带、8毫米磁带,事实DAT磁带)是一个字符设备,它们使用/dev/rmt目录下给出的设备名字。
/dev/rmt/ctape1    非重新拉紧倒带设备
/dev/rmt/ntape1    非重新拉紧、非倒带设备
/dev/rmt/rtape1     重新拉紧并倒带设备
/dev/rmt/nrtape1   重新拉紧非倒带设备
/dev/rmt/utape1    在设备关闭时不卸载
使用tapecntl命令可以重新拉紧磁带、倒带或抹掉磁带。如果在命令中没有指定磁带设备名字,则使用默认的设备/dev/rmt/ntape1。例如:
●使磁带机复位。这个选项初始化磁带机控制器,并把磁带置位到磁带开始处。命令:
tapecntl –r
●磁带倒带。这个选项将磁带移到起始位置。命令:
tapecntl –w
●抹掉磁带数据。这个选项从磁带开头到磁带结尾全部数据都抹掉。命令:
tapecntl –e
以上磁带机设备文件名没有出现在命令中,是因为使用了默认的磁带设备。如果要指定磁带机设备,比如,如果使用的是盒式磁带机,要重新拉紧磁带,使用命令:
tapecntl –t /dev/rmt/ctape1
tar命令:
tar命令不支持空目录的归档,不支持抽取数据时的文件扩展名,象其它非unixware 7系统归档时,难以实现。由tar命令所使用的默认设备被指定在/etc/default/tar文件中。该文件也包含了tar命令能够访问的其他一些设备,例如,archive8指向第一个磁带机。
通过对/etc/default/tar文件的编辑,可将系统中的磁带机变成默认的设备。例如,下列文件:
最底下一行为默认设备。
使用tar的几个例子:
●使用绝对路径名创建/etc/default的归档,该归档存放在默认的设备上:   tar cv /etc/default
●使用相对路径名创建/etc/default的归档,该归档存放在第一个软盘上,在/etc/default/tar文件中,它被标识为archive6:
cd /etc/default
tar cv6 *
●创建/etc/default的归档,把这个归档以/tmp/tarfile文件存放:tar cvf /tmp/tarfile /etc/default
●创建一个被符号连接的归档:
tar cvL6 /directory_name
其中,directory_name是要归档的目录名字。
使用tar命令观察归档的内容:
tar tv
tar tv6
tar tvf /tmp/tarfile
下面是从tar归档抽取数据的例子:
●从第一个软盘把整个归档恢复到/tmp目录下:
cd /tmp
tar xv6
●从第一个软盘把./login文件恢复到/usr/tmp目录下:
cd /usr/tmp
tarxv6 ./login
●从/tmp/tarfile恢复/etc/default/login文件,屏蔽绝对路径名并把文件恢复到/tmp目录下:
cd /tmp
tar xvAf /tmp/tarfile /etc/default/login
cpio命令:
该命令在抽取数据时,允许使用文件名扩展。它提供一个ASCII头选项,使通过cpio归档的数据在不同平台之间具有更多的可移植性。与find命令组合使用,提供了高度可控制性和灵活性。例如:
●创建当前目录的归档,把这个归档存放在第一个软盘驱动器上,命令:
find . | cpio – vocBL –O /dev/rdsk/f03ht
●使用绝对路径名创建一个/etc/default的归档,把这个归档存放在第一个软盘上,命令:
find /etc/default | cpio – voBL –O /dev/dsk/f03ht
●创建/stand文件系统的归档,把这个归档存放在磁带上,命令:
cd /stand
find . |cpio – VOBL –O /dev/rmt/ctape1
观察cpio归档内容:
显示归档内容的的列表,命令:
cpio – Bitv –I /dev/device_name
显示第一个磁带机上cpio归档的内容,命令:
cpio – Bitv –I /dev/rmt/ctape1 | pg
要把文件系统的内容在打印机上输出:
cpio – Bitv –I /dev/rmt/ctape1 | lp
从cpio归档抽取数据:
●从一个通过绝对路径名创建的归档抽取全部文件,命令:cpio –vidumB –I /dev/rdsk/f03ht
●抽取具有绝对路径名的单个文件,命令:
cd /
cpio – vidumB –I /dev/rdsk/f03ht /etc/default/login
把数据拷贝到DOS文件系统:
DOS文件系统(字符设备)包括:
软盘        /dev/rdsk/f0t
            /dev/rdsk/f1t
硬盘分区    /dev/rdsk/c0b0t1d0p(1—4)
安装和拆卸DOS文件系统与对UNIX文件系统的操作完全相同。在命令行中总是使用文件系统的块设备名字。
要在/mnt目录上安装DOS软盘文件系统,命令:
mount –F dosfs /dev/dsk/f03ht /mnt
应该说明,在所安装的DOS文件系统上,不能运行DOS命令和DOS应用,要想执行DOS命令或运行DOS应用,必须从DOS分区引导DOS系统。
第七章    管理打印机
暂略(见后)
第八章 准备安装系统
UNIX分区:
在安装UNIX系统过程中,需要在硬盘上建立一个unix分区。一个硬盘最多可以划分四个分区。硬盘上的硬盘分区由分区表来描述。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当屏幕上出现有关分区的提示时,分区表的显示形式如下:
在分区表中,每个分区占一行,由8个字段组成。它们分别表示分区号、分区类型、分区状态、分区的起始柱面号、分区的结束柱面号、所占整个硬盘空间的百分比、整个硬盘所含柱面数和以MB为单位的整个硬盘容量。
硬盘的4个分区可以分别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这样,就构成了多个操作系统共享一块硬盘的情况。这些OS可以是UNIX(包括SCO UnixWare、SCO OpenServer或其它厂家的unix系统)、DOS、windows(含windows NT)及其它操作系统(如OS/2)。
在unix系统安装后,可以使用fdisk命令显示硬盘的分区表。任何一种unix系统,以及DOS系统都提供了这个命令。Fdisk命令还有创建、修改硬盘分区表的功能 。
交换区(swap slice)和转储去(dump slice)是在安装unixware时,在unix分区中应该创建的两“片”(slice)硬盘空间。交换区与系统的内存共同构成unix系统的虚拟存贮空间。
在unix系统运行过程中,进程在交换区与内存之间被换进、换出。转储区被用来存放系统的core文件。这两个区的大小,都是根据一定原则确定的。
1、交换区:该区的大小与系统所配置内存的数量有关。一般地,在较小规模的系统上,交换空间的大小应该是内存的2倍,内存数量越大,相应交换区也应该越大,但它们并非呈线性关系:
系统内存               对应交换区
16MB                    32MB
64MB           75MB
256MB                   200MB
1024MB                  430MB
4096MB                  1330MB
此表给出的是比较典型的参考值。需说明,这里给出的值没有将memfs文件系统(内存文件系统)的影响计算在内。内存文件系统需要占用系统内存,因此,如果加上内存文件系统所占空间,交换区应该比该表给出的值再大一些。
2、转储区:对转储区进行适当配置,则可以完成任何数量系统内存,包括内存大于4GB时的转储。转储方式,既可以是正常转储(或称为完全转储,指物理内存的全部内容都被转储到硬盘上,并且可以使用crash命令对系统转储内存映象进行检查),也可以是选择转储(指仅把一些核心页面转储到硬盘上)。
下面是配置系统转储空间的计算方法:
正常转储:转储空间应该等于物理内存的大小。
选择转储:转储空间大小可以依物理内存空间大小分别确定。
●物理内存小于或等于32MB时:转储空间≥16MB
●物理内存大于32MB时,而小于256MB时:转储空间≥1/2*(物理内存数量)
●物理内存大于256MB:转储空间≥128MB+1/4*(物理内存数量-256MB)
例如,一个具有16MB内存的系统,它的转储空间应该是16MB;对于一个具有64MB内存的系统,转储空间应该是32MB以上;具有512MB物理内存的系统,应该有192MB以上的转储空间;具有1GB物理内存的系统,应该有320MB以上的转储空间。
创建UnixWare 7安装软盘:
1、在UnixWare系统上创建UnixWare系统安装软盘
1)在一个运行的UnixWare系统上,以root注册。把UnixWare Installation CD-ROM作为文件系统,安装在这个文件系统上。在root提示符下,敲入:
mount –F cdfs –r /dev/cdrom/cdrom1 /mnt
2)敲入命令:
cd /mnt/info/images
在这个目录下,包含了6个主要文件,分别是:
boot1.img 对应UnixWare7.1.1安装软盘1
boot2.img对应UnixWare7.1.1安装软盘2
hba.img对应UnixWare7 HBA软盘
magic.img 对应magic软盘,被用来对系统安装进行检测和排除故障,一般不需要。
netinst1.img 对应网络安装盘1
netinst2.img 对应网络安装盘2
如果要进行网络安装,则需要后面两张软盘。
3)将一个空盘插入系统的第一个软盘驱动器,对其进行格式化,敲入命令:
format –V /dev/rdsk/f03ht
4)被格式化的软盘仍然置于驱动器中,拷贝/mnt/info/images目录下的文件。在这个目录下,输入:
dd if=boot1.img of=/dev/rdsk/f03ht bs=32b
命令执行完后,屏幕提示:
90+0 records in
90+0 records out
表明UnixWare 7 系统的第一张安装盘创建完毕。
5)对所创建软盘的内容进行检查,看看文件拷贝是否有错误,输入:
sum –r /dev/rdsk/f03ht
命令执行结束,屏幕显示:
30990 2880 /dev/rdsk/f03ht
行首的两个数字分别表示软盘中文件内容的检验和(checksum)和块数(每512字节一块)。为了验证,可以把这一结果与文件/mnt/info/images/sums.txt中对应行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认为文件拷贝正确。在sums.txt文件中,分别给出了第2)步所列出的6个文件的检验和以及块数。
6)重复第3)、4)和第5)步创建其它所需要的软盘。最后拆卸光盘文件系统,输入:
umount /mnt
2、在Unix OpenServer系统上,创建UnixWare 7安装盘
1)将UnixWare Installation CD-ROM放入光驱,输入:
mount –f ISO9660 –r /dev/cd0 /mnt
2)输入:
cd /mnt/info/images
3)格式化软盘1,输入:
format /dev/rfd0135ds18
4)往已经格式化的软盘上拷贝所需要的文件,输入:
dd if=boot1.img of=/dev/rfd0135ds18 bs=32b
至此,第一张完成。
5)检查软盘拷贝的文件内容,输入:
sum –r /dev/rfd0
将结果和/mnt/info/images/sums.txt中的比较,看是否拷贝正确。
重复第3)、4)和5)步,创建其它所需要的软盘。
第九章 UnixWare 7系统安装
安装过程略。
如果系统安装已经完成,进入DCU(Device Configuration Utiliy)查看、增加或修改硬件设置。如果安装还没有完成,重新启动并进入DCU完成相应的操作。
测试鼠标:
可以使用mouseadmin命令对鼠标进行测试。步骤:
1)在控制台以root身份注册。
2)运行mouseadmin命令,在“#”提示符下敲入命令mouseadmin
3)在这个命令的菜单选项中,选择“T”,即:
Test your mouse configuration
4)敲回车键后,对鼠标的测试开始,屏幕上显示:
Please try using your mouse when the next screen appears.
Strike the ENTER key when ready:
5)敲回车键,屏幕上出现“X”,敲击鼠标按扭,测试停止。
6)敲入字符“E”,退出mouseadmin命令。
增加新的鼠标:
如果鼠标测试不成功或现有鼠标不工作,可能需要增加另外类型的鼠标。使用mouseadmin安装一个新的鼠标。在此种情况下,必须两次进入和退出mouseadmin命令,第一次进入这个命令删除现有鼠标,退出后,再次进入这个命令是为了增加一个新鼠标。
下面是删除一个鼠标的步骤:
1)以 root注册
2)运行mouseadmin,在“#”下,敲入mouseadmin
3)在这个命令的采单选项中,选择“R”,即Remove a mouse
4)敲入字符“E”,退出mouseadmin命令。
5)再次运行mouseadmin命令,在“#”下,敲入mouseadmin
6)在这个命令的菜单中,选择相应的选项增加鼠标。可以在下面三个字符中选择:
B 增加一个总线型鼠标,需要敲入IRQ。
P 增加一个PS2型鼠标,需要指定与鼠标相关联的控制台设备名字。
S 增加一个串行鼠标。
7)选择“E”,退出mouseadmin命令。
8)对所配置的鼠标进行测试。
视频卡:
可以用以下命令知道系统中安装的视频卡的类型:
/usr/vin/X11/videoHelp
该命令可以从视频接口卡的ROM中读出厂商特定的字符串。这个字符串描述了接口卡的类型、厂商名字等。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配置视频卡:
Scoadmin video configuration manager
也可通过ScoadminàHardwareàVideo Configuration Manager配置。
在改变分辨率之前,应特别注意,如果选择了不正确的分辨率,有可能无法再返回系统的正常状态,万一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同时按下:
Ctrl-Alt-;
退出X server。如果显示不能返回正常的状态,则必须重新引导系统了。
在系统安装后,可是使用DCU来配置硬件。在root用户下,敲入命令:
/sbin/dcu
也可以ScoadminàHardwareàDevice Configuration Utility (DCU)运行DCU。
第十章    系统安装后管理
建立应急恢复软盘的介质可以是:
●两张已格式化的1.2MB、5英寸(96tpi,每道15个扇区)软盘。
●两张已格式化的1.44MB、3.5英寸(135tpi,每道18个扇区)软盘。
创建应急恢复软盘:
在UnixWare 7系统上,使用emergency-disk命令,创建系统的应急恢复软盘,步骤如下:
1)以root注册
2)对选好的两张软盘进行格式化。例如,要格式化1.44MB,使用命令:
format –v /dev/rdsk/f03ht
3)在格式化的软盘上作好标记,包括系统的名称、应急盘创建日期和序号。
4)核实一下,看看系统是否还有活动帐户。要求在没有活动帐户的情况下进行。
5)shutdown系统,进入单用户模式。可以使用命令:
shutdown –g10 –y –i1
6)确定在哪个文件系统中创建应急恢复介质。要求这个文件系统必须至少具有30MB的自由空间。要判断可用自由空间,使用命令:
/sbin/dfspace
7)敲入下面的命令,建立第一张应急恢复软盘:
/sbin/emergency_disk –d pathname diskette
其中,pathname是文件系统的名字,diskette是软盘1或软盘2。例如,要在/home文件系统中创建diskette1,使用命令:/sbin/emergency_disk –d /home diskette1
8)把已格式化的软盘插入驱动器,按回车键。每创建一个应急恢复软盘大约需要15分钟。
9)出现提示时,从驱动器中取出已经做完的软盘。
10)重复第8步和第9步制作第二张应急恢复软盘。
11)把已做好的软盘放置在安全的地方。
创建应急恢复磁带:
用于可能的检测。它可以被用来恢复系统和存放在介质上的系统配置数据。在创建应急恢复磁带后,仍然建议使用cpio命令或其它工具周期性的对系统进行后备。
它包括的内容为(UnixWare 7.1.2以上版本不包括NetWare服务部分):
●标准的UnixWare 7文件系统
●NetWare目录服务(NDS)master部分(如果其在系统上被安装)
●NetWare SYS:定义在系统上的卷(如果其在系统上被安装)
使用命令emergency-rec创建系统的应急恢复磁带,步骤:
1),以root在控制台上注册
2)核实系统上是否有正在活动的帐户,要求除root外,没有其它用户在系统上注册。
3)shutdown系统,进入单用户模式,使用命令:
shutdown –g300 –y –i1
4)给每个磁带做标记,包括系统名字、创建应急磁带的日期和磁带顺序编号。
5)将第一盒磁带插入磁带机。
6)既可以使用下面的第7步创建应急恢复磁带,也可以使用下面的第8步创建应急恢复磁带。
在下述情况下使用第7步:
●在系统上仅安装了一块硬盘,整个UNIX分区被后备。
●所使用的磁带机必须有能力在一条磁带上后备整个UNIX分区的内容。如果在系统上拥有多块硬盘或者虽然只有单个硬盘,但不满足使用第7步建立应急磁带的条件,则使用第8步。
在第8步中使用emergency-rec命令创建应急恢复磁带时,后备的内容包括:
●第一块硬盘上全部UnixWare 7分区。
●来自第二块硬盘上的/home、/home2和/var文件系统(如果在第二块硬盘上保存有这些文件系统的话,则完成它们的后备)。
如果在系统上安装了NetWare服务,后备的内容还包括:
●SYS:NetWare Server的卷服务。
●在系统上定义的任何master NDS部分
7)把单个UNIX分区后备到第一个磁带机上,使用命令:
/sbin/emergency_rec –e ctape1
8)把多个硬盘或不满足第6步所提出标准的单个硬盘后备到第一个磁带机上,使用命令:
/sbin/emergency_rec ctapee1
9)从磁带机中取出最后一盒磁带。
10)把应急恢复磁带与应急恢复软盘一起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备以后使用。
如果使用了第8步,还需要对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门的后备:
●那些不在第一块硬盘上的UnixWare7文件。
●保留在除第一块硬盘外,其它硬盘上的/home、/home2文件系统。
●保存在第一块硬盘上的其它SYS卷服务。
创建应急恢复磁带的关键命令emergency,当运行这个命令带有-e选项时,它使用的是dd命令完成数据从硬盘到磁带的备份;当运行emergency完成多盒磁带的备份时,它使用的是cpio命令。
要创建整个系统的应急恢复磁带,往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以一个UnixWare 7企业版系统为例,要后备这样的系统(不包含附加的软件)大约需要1小时40分钟。
明确:对整个系统的完整后备需要使用emergency命令;而对系统某些变化部分的后备,则应该使用cpio命令。
如果硬盘的VTOC被破坏,使用应急软盘恢复是不可能的,此时,需要使用应急磁带。
安装系统上的全部软件包和集的有关信息都存放在/var/sadm/install/contents文件中,这个文件也被称为软件安装数据库。Pkginfo命令可以被用来查寻这个文件的内容。使用install和remove命令可以手动的对这个数据库文件进行修改。使用以下命令可以显示软件包的信息:
pkginfo –l
包的暂存:spooling常常被称为假脱机。可把spooling理解为“暂存”,将软件包暂存,而不是安装它,这是把软件从介质读到系统中的一种方式。暂存一个包,实际上是把这个包的部件(components)从安装介质上拷贝到一个存储目录下,在这个过程中不起任何有关包的安装动作。
使用命令pkgadd完成一个软件包的暂存。如果命令中没有指定存放这个软件包的目标目录,那么这个软件包将被拷贝到系统默认的/var/spool/pkg目录下。
例如,要把CD-ROM上的一个包暂存到/var/spool/pkg目录下,可以使用命令:
pkgadd –d cdrom1 –s package_name
如果要把这个包暂存到不同的目录下,比如,/tmp目录,使用命令:
pkgadd –d cdrom1 –s /tmp package_name
软件包的格式:
●文件系统格式(filesystem format):在安装或暂存这个包或集时,只能从块设备读。
●数据流格式(datastream format):这种格式由一个头和一系列归档文件构成。可以从任何裸设备读。
在这两种格式间可以使用pkgtrans命令进行变换。而能否进行转换取决于/etc/device.tab文件的完整性。该文件决定一个设备是否支持数据流格式到文件系统格式的转换或者文件系统格式到数据流格式的转换。
使用pkgadd命令暂存软件包时,如果出现下列错误信息:
UX:pkgadd:ERROR:unable to transfer to filesystem format use the –s option to transfer package in datastream format
这表明,使用pkgadd命令不能以数据流格式传送文件系统格式的包。此时,可使用pkgtrans命令传送文件系统格式的包并把它拷贝到/var/spool/pkg目录下。例如,要将一个称为nws的包从CD-ROM暂存到目录/var/spool/pkg中,使用命令:
pkgtrans cdrom1 /var/spool/pkg nws
拷贝保护策略(Copy Protection Polecy):
针对网络环境而言。即在网络环境上不允许有同一系统的拷贝存在(指的是license,而不是介质)。这个的核心是一种机制,检测出同一网络中重复使用的产品系统号(即重复的license),并使网络功能失败。与这个策略相关的守护进程在系统中共有三个:
/etc/sco-cpd
/etc/ifor-pmd
/etc/ifor-sld
ifor_pmd守护进程是在每次系统引导、初始化过程中被启动并持续运行。它依次启动ifor_sld(shrink-wrapped license daemons)守护进程和sco_cpd(copy protection daemon)守护进程。sco_cpd守护进程核查license杂网络上是否唯一。这三个进程身份特殊,绝对不能将它们杀死。否则,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行。如果将它们杀死,它们会自动地重新启动。
如果SCO系统检测出重复使用的系列号,将根据接收到的广播,把这一信息送到/dev/console上显示并写到/var/adm/syslog文件中。
Linux兼容性:
本节涉及的是在lxrun使用程序的引导下,如何在UNIX系统上运行linux的应用程序。这也是目前UNIX系统运行linux程序的通行做法。这里仅介绍在UnixWare 7系统上linux的兼容性问题。在UnixWare 7中包括了一个linux包(不同于UnixWare 7.1.2以上版本中的LKP)。有了这个包,就可以在UnixWare 7运行大量的linux应用程序。
在UnixWare 7系统上,lxrun包包含了lxrun使用程序和ld-xrun.so共享目标程序。此外,在UnixWare 7系统上还包括lxrunlib包,它包含了运行linux应用程序所需要linux库。
在UnixWare 7运行系统上,大多数的通用linux库都是可用的,它们被存放在/usr/lib/linux下。这个目录中包含了PATHMAP文件,加载程序(loader)使用它把linux库调用变换为UnixWare 7库调用。
在UnixWare 7系统上所支持的linux应用,限制在如下的几个linux版本:
●Red Hat 4.2
●Red Hat 5.1
●OpenLinux 1.2
其它linux版本的应用没有测试过,因此,那些未经过测试的linux应用在UnixWare 7系统上可能不工作。
安装linux应用:从UnixWare 7的Installation Update CD-ROM上安装linux运行包(即lxrun),可以在系统初始安装时选择安装这个包,也可以在UnixWare 7系统安装后安装这个包。安装linux应用的注意选项:
●在安装任何linux应用前,总是先安装lxrun包。
●某些linux应用的运行依赖于gtar和gzip实用程序的安装。这两个实用程序位于Skunkware CD-ROM上。
●在linux-ROOT目录下安装linux应用,这个目录位于/usr/lib/linux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的路径名都能正确地被变换。
运行linux应用:在UnixWare 7系统上有两种方法运行linux二进制码程序。传统的方法是lxrun命令后面跟着这个二进制码程序。比如命令:
lxrun hello
执行这个命令后,lxrun加载程序将可执行程序hello装入内存。这是运行a.out格式的二进制程序的唯一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ld-lxrun.so加载程序运行linux二进制程序。要做到这一点,要求要运行的linux二进制程序必须是一个elf格式的二进制程序。
创建在线文档资料查询索引:
在安装了UnixWare 7的全部软件和文档资料后,必须使用命令config-search命令创建查询索引。这个过程将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不过这个命令可以在后台运行(命令后跟&)。在终端窗口中,敲入命令:
/usr/man/bin/config_search –f &
如果仅查询英文在线文档资料,则输入命令:
/usr/man/lib/config_search –f –L en_US.ISO8859 –l &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31/showart_50808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