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127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HSDPA 3G时代“香馍馍”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6-08-21 10: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HSDPA业务的现场演示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来自厂商的对于3G的炒作,少了许多。在3G的三大体系(WCDMA、CDMA 2000、TD-SCDMA)中,WCDMA无疑是最具强势的一支力量,这其中, HSDPA(High Speed Download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又是“热点中的焦点”所在。


  尽管运营商仍然试图采用小灵通的道路,先斩后奏,但是由于WCDMA所涉及的利益和要害过大,主管部门强行叫停势所必然。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不仅厂商们一直极力鼓吹的WCDMA风潮低迷下来,甚至影响到除TD-SCDMA之外的所有3G话题。
  HSDPA缘何火热?
  在2006年西班牙巴塞罗拉的3GSM大会上,现场演示HSDPA,几乎成了所有系统级电信参展商的必备项目。
  截至2006年3月28日,全球部署的3G网络的国家已经达到84个,一共拥有194个3G网,其中WCDMA网络就有101个。随着WCDMA网络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商用部署,HSDPA产业链的商用化准备成熟,部署HSDPA已成必然。一些运营商(5个)网络已经开始部署HSDPA,主要为Vodafone的德国网络、科威特的Vataniya电信、奥地利的Mobilkom、美国的Cingular-AT&T Wireless、英国的Manx电信等。
  沃达丰品牌的HSDPA上网卡
  HSDPA本身的提出,是为了解决3GPP R99版本中的接入带宽问题,而在3GPP R5版本中得到了全面的阐释和确定。根据R5版本,HSDPA能够在理论上实现高达14.4Mbps的下载速率。在过去的两年中,各个电信运营商,包括爱立信、朗讯、北电、上海贝尔阿尔卡特、NEC、华为、中兴通讯等公司,都先后在各种展览场合演示其HSDPA技术。尽管,从客观来讲,这些厂商所展示的方案中,无论是速率,还是环境模拟和终端模拟,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HSDPA因此而获得的受关注程度甚高,已经“沸腾”起来。
  即使是国内厂商,也在HSDPA上闪现亮点。例如中兴,该公司已在多个场合成功演示了下行速率达到10.8Mbps的HSDPA方案。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中兴和华为都在可商用的WCDMA终端上有所举措。例如2005年12月,和记黄埔采购了超过30万部的ZTE F866三波段手机,而华为则最近与沃达丰签署协议,将为沃达丰在全球的21个国家提供3G手机(使用沃达丰品牌),而这一协议所涉及的产品将在2006年9月开始投放市场——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能提供相关芯片的厂商已经有多家,然而中兴、华为的这两种手机还是采用了高通芯片。
  随着3G手机的大面积铺货,数据业务和高速下载将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需求。尽管使用HSDPA仍然无法达到固网的传输速率,但是对于通常的多媒体应用,HSDPA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了。举例而言,当前的2.75代手机(GPRS或CDMA 1X)所能提供的带宽相对于HSDPA来说,是非常小的,但这已经促使运营商非常想将多媒体业务运营起来。目前,在实际环境中,通过GPRS传输的视频流量只在100Kbps以内,而CDMA 1X也只能保持在150Kbps以内;而在电信方案提供商的现场演示中,HSDPA的单个用户接入带宽已经可以达到10Mbps以上;即使在实际应用环境中,根据不同的计费策略和服务品质,额外付费用户还是可以非常容易获得500Kbps以上的接入带宽的,而普通用户也能够获得稳定的超过150Kbps的接入带宽。
  在如此大的移动带宽条件下,运营商利用移动网络所能提供的业务种类,和现有2G/2.5G/2.75G相比,将是几何级或称为爆炸式的增长。也难怪运营商对HSDPA如此热衷了。
  HSDPA可“承前启后”?
  随着HSDPA在终端芯片上有所突破,运营商开始“敢于”将HSDPA引入到商用网络中。
  目前已经提供,以及宣称将要推出HSDPA终端芯片的厂商已经很多,包括德州仪器、飞思卡尔、杰尔系统、爱立信移动平台在内的数十个厂商,已经可以提供最高3.6Mbps终端速率的HSDPA芯片。根据3GTodaycom上公布的资料,包括美国的Cingular在内的5家运营商,已经在其网路中推进HSDPA服务,爱立信也在2006年3月25日宣布,有4家运营商部署了该公司的HSDPA商业服务。根据高通公司的一份资料,目前全面部署HSDPA商业应用的运营商,只有4家运营商。所以我们相信,在近一段时间内,会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将HSDPA从试验阶段过渡到商业应用阶段。
  需要指出的是,3.6Mbps的终端连接速度,仍然还停留在芯片能力上,而在实际的应用中,例如Cingular就准备在2006年内部署HSDPA应用,向用户提供最高位1.8Mbps的接入服务(大部分是采用PC卡方式的无线接入)。而在另一个升级中,奥地利Mobilkom集团从2006年1月开始部署HSDPA应用,则更为野心勃勃,该运营商试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为用户提供比1.8Mbps的3G PC卡快4倍的下载速率。不过有专家指出,即使Mobilkom能够迅速在网络容量和网络接入上达到如同方案提供商所宣称的水平,在终端芯片上仍需要时间等待可实现性。
  尽管HSDPA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充满了争论,特别是业务类型不足的困扰,使得WCDMA网络运营商在面对“何时部署HSDPA”时还心有犹豫,但是从根本上,运营商对HSPDA充满兴趣,并且最后必然会部署HSDPA。在国内,尽管运营商已经停止WCDMA的外场测试工作,然而在运营商的实验室里,对于HSDPA的研究和测试仍然在继续。
  运营商冀望通过HSDPA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便利:
  第一、使移动网络获得能够与固网接入相抗衡的带宽。尽管移动接入和固定宽带接入相比,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劣势,但是移动性的优势也是相对于固定宽带很明显的优势,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移动运营商希望通过提供足够的带宽,以提升其数据业务,而并非单纯地和固定网络宽带接入进行竞争。
  第二、便于多媒体业务的全面展开。通过HSDPA,移动宽带业务的部署成为可能。同时,也只有在移动宽带的基础上,基于移动网路和移动终端的多业务部署才能够成为可能。
  第三、HSDPA也成为向融合过渡的重要手段。对于全业务运营商来说,尽管IMS在2005年取代软交换而成为走向业务融合的更优选择,但是运营商仍然必须在完成移动网络接入带宽达到一定阶段的程度上,才能确保将IMS引入到实际探讨的阶段上来。实际上,现阶段固定运营商对于IMS的兴趣,显然要高于移动运营商,原因也正因为固定运营商没有、也不需要考虑HSDPA问题。
  链接:HSDPA
  HSDPA,即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是WCDMA在无线部分的增强与演进。由于3GPP R99版本中的WCDMA只能提供最高2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尽管满足了IMT-2000对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要求,但对于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的开展,存在过大瓶颈。因此,3GPP在R5协议制定过程中,为满足上/下行数据业务不对称的需求,提出调制解调算法,即HSDPA。与HSDPA对应的上行技术,为HSUPA;目前,大多数厂商能够演示的HSUPA,上传速率大概在5Mbps左右。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1968/showart_15825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