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882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输学习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7-08-10 15: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现在是个讲究融合的时代,什么东西都在往这方面靠。传输协议朝ip方面靠;传送网考虑建立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统一网T-MPLS或者PBT等;业务的传送也是,NGN和IMS现在也是非常火爆的概念。整个通信行业也许等到3、5年,会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做了,因为我们这批IT工作者自己掘了自己的坟墓,不晓得多少人要下岗。    大环境下,融合是必然的趋势,5至10年,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应该考虑一下我们的个人发展方向了。我觉得做一些关注民生的小设备不失为一个方向。

    回到技术的主题:
    汇报工作:转岗一个月了,因为以前没有做过传输,一直在研究传输领域的一些概念,主要也是关注sdh传输相关的一些东西,比如mstp、gfp、lcas、虚级联等等,其中也有很多其它的服务的一些概念,比如RPR、以太网、ATM、FR等等。项目组新的任务主要围绕T-MPLS。T-MPLS是ITU-U提出的构建新一代统一传输体系的关键技术,现在这种相关的技术有PBT等。不晓得为什么,我们公司很多技术选型都似乎跟最后的主流技术有点差别,比如接入网的ftth,现在流行的是gpon,可是我们公司这么多年来一直做epon。不关我们公司,我们国家有时候也是如此。比如,现在全世界主流wimax,我们国家偏偏有一个mcwill;国际主建wcdma,中国有td-CDMA。IT建设和标准一团迷雾,有时候真希望有个人能够指点一二。

    MPLS:个人认为是IP和ATM技术的一种结合。IP协议,特别是它的路由协议配置灵活,能够自动寻址、找到目的路径,所有的交叉配置都是自动完成的。但是因为ip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必须有软件做这方面的事情,所以,它的转发效率非常的低。ATM正好相反,它的交叉、路径寻址都非常麻烦,很多需要手工配置,远远不及ip的灵活,但是,他的转发是基于二层的,可以用硬件来实现,转发效率非常的高。这里要解释什么是二层、什么是三层的概念。
问题:1.为什么需要二层(数据链路层),二层有什么用途;
一切为了通信。自从人类发明计算机,开始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以来,通信这个名词随之伴随而来。这是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有太多的问题,人们对这个领域提出了太多的想法,太多的愿望,而现实的通信网络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于是通信行业迅速发展。而今的通信行业,从大学的人才培养,到大量通信设备供应商、通信运营商、以及大量的通信芯片开发商,这里集成了太多的产业,聚焦了人类太多的希望,这还是一个人类的社会,人类社会在通信的领域到底会要求到一个什么程度,只有人类自己才知道。但是,现在可以说,人类对随时随地通信的需求不可能迅速实现,这个过程至少还要持续10年,这个领域还是会大有作为。其实,通信的最终发展在满足人类随时随地的通信需求的时候,中间已经带来了非常多的其它问题,那就是维持这些随时随地通信的设备的维护,它们是需要人去维护的,而且,它们也存在老化的时间,这些问题,人类不可能回避,也回避不了。所以、现在的通信设备生产厂家在做设备的时候,会将很多的精力放入设备运营商的可维护性上面。
回到二层的概念。最初的计算机互连局限于点对点的互连,即计算机对计算机。简单的通信,在物理层次上可以简单的搭建一个串并、并串转换器,然后在软件上做一些流控,其余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可以用软件慢慢解决。这种通信在简单、可行,实验室内的计算机互连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时候的很多问题在实验室内解决,因为它没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通信行业发展至今,有四个民用产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视机、有线电话、手机、计算机。其实,电视机这个东西对技术的推进还没有后面三个重要,现在往往提到一些iptv,其实对大众老百姓来说,他们并不关心这些,他们三三两两聚到一起,能够看到一个盒子在播放节目就很开心了。电话机带动了第一代通信的革命,程控交换机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打电话而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在运动的时候拨打电话,这是手机出现的第一动力,由此,出现了基站、出现了蜂窝技术、出现了pdh、出现了光传输、出现了sdh。计算机的大量普及真正使人们认识到了随时随地的通信,认识到了智能,认识到了什么是高科技,以及它带来的便利。人们的很多需求出现了,最容易理解得到的是电脑看电影,听音乐,看书。计算机是一种文化,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计算机从出现,到它的普及,它就是一种智能,而且它的这种智能能够被大众所控制。因为最初的设计,它就是一种存储执行的工作模式,它很符合人类的学习过程,因为人类也是先认识世界,在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计算机也一样,它可以编程,可以编出智能,这些智能可以方便人类的思维。方便人类社会的活动、自我维护、自我保护是计算机发展的一种文化,很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都是围绕这个方向走的,ip协议栈是个典型的例子。在这里,我还是没有讲到2层是什么,其实只所以二层模型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在联大型网络的过程中发现了太多的问题,所以为了方便,他们将网络分成了一层一层,就象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层,职务分层一样简单,因为上层的只要和接近的一层打交道,一层
做一层的事情,这样理解就很简单了。
传输最底层的实现是将二进制的比特流编码(调制)成模拟、数字信号通过电、光、电磁波的形式在电缆、绞线、光纤或大气上面传输,这个过程少不了,虽然最底层,但是任何传输模式都需要。传输另一个需求是端到端的可靠传输。因为长距离的传输肯定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中间可能有不同的传输媒介、或者不同的传输协议,这些都要保证端到端的可靠的传输。最后一个便是选路,即从一个地方将数据传送到另外一个地方,数据该如何走。所以,任何时代的协议都会围绕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和改进。正因为现代社会建设的通信网络都是大型的网络,这三个方面的任何一个都少不了,所以现代网络属于就将端到端的可靠连接叫做二层了。
有时候,你会想,我们为什么要二层,我们只要三层行不行?从上面的分析,显然是不行的。
      2.为什么要实现二层的交换,为什么不直接都用3层交换;
其实直接用三层交换,不用二层交换也是可以的,关键是但是现在又有很多网络,他们的连接很短,仅仅局限在端到端,比如办公室,他们没有必要选路,所以很多时候,只是用二层的交换机。其实当初局域网为了节省物理资源,干脆做成了总线的形式,一条总线上挂载多个计算机,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而且人类社会对物理资源的过渡消耗并不是很敏感,所以计算机的交换全部用交换机来作了。另外一点,二层交换做的事情比较少,很多关键的东西可以用asic硬件实现,所以在局域网内大部分用交换机。
      3.internet、intranet中为什么要局域网;
局域网只是小范围内端到端的连接,它不需要象广域网中间经过多次的转发。局域网可以用总线实现,也可以是交换机实现。比如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普遍采用小型交换机互连。大型企事业单位的电话系统也有程控交换机。
      4.交换机分哪些种类,为什么要用到交换机
主要用于小范围的端到端连接。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3760/showart_35750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