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180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信总线、通信系统与通信系统测试方案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7-10-24 14: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07-10-18
    通信系统的设计中,一般会用到一些高速总线的技术,这也是在通信系统硬件系统设计中应该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之一。主要有三种总线技术:PECL (Positive Emitter-Coupled Logic)、LVDS (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s)、CML (Current Mode Logic)。在进行通信系统设计的时候,高速总线往往采用其中的一种,它们一般用在高速的背板总线上面,但是,在单盘的设计中往往要做到这些高速总线和低速总线的转换,因为他们和常用的TTL/CMOS无论从电平和工作方式(差分对)都不一样。
    主要的以太网媒体接口有:MII RMII SMII GMII
    所有的这些接口都从MII而来,MII是(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的意思,是指不用考虑媒体是铜轴、光纤、电缆等,因为这些媒体处理的相关工作都有PHY或者叫做MAC的芯片完成。
    MII支持10兆和100兆的操作,一个接口由14根线组成,它的支持还是比较灵活的,但是有一个缺点是因为它一个端口用的信号线太多,如果一个8端口的交换机要用到112根线,16端口就要用到224根线,到32端口的话就要用到448根线,一般按照这个接口做交换机,是不太现实的,所以现代的交换机的制作都会用到其它的一些从MII简化出来的标准,比如RMII、SMII、GMII等。
    RMII是简化的MII接口,在数据的收发上它比MII接口少了一倍的信号线,所以它一般要求是50兆的总线时钟。RMII一般用在多端口的交换机,它不是每个端口安排收、发两个时钟,而是所有的数据端口公用一个时钟用于所有端口的收发,这里就节省了不少的端口数目。RMII的一个端口要求7个数据线,比MII少了一倍,所以交换机能够接入多一倍数据的端口。和MII一样,RMII支持10兆和100兆的总线接口速度。
    SMII是由思科提出的一种媒体接口,它有比RMII更少的信号线数目,S表示串行的意思。因为它只用一根信号线传送发送数据,一根信号线传输接受数据,所以在时钟上为了满足100的需求,它的时钟频率很高,达到了125兆,为什么用125兆,是因为数据线里面会传送一些控制信息。SMII一个端口仅用4根信号线完成100信号的传输,比起RMII差不多又少了一倍的信号线。SMII在工业界的支持力度是很高的。同理,所有端口的数据收发都公用同一个外部的125M时钟。
    GMII是千兆网的MII接口,这个也有相应的RGMII接口,表示简化了的GMII接口。

2007-10-23
    现代的传输系统很多被设计成机架式的结构,其中主要涉及到几种单盘:交叉盘、业务盘、公务盘、时钟盘、网管盘、控制盘等。交叉分为低阶交叉和高阶交叉,高阶和低阶主要是针对业务大小来讲的,比如如果是vc4的交叉,那么就是高阶交叉,如果是vc12的交叉,那么就是低阶交叉。但是,为了节省机框资源,SDH设计中很多将两种交叉放在同一块单盘中。业务盘的种类很多,一个SDH设备的多样化主要也是体现在这里。业务盘主要有各种速率的光盘,比如155M、622M、2.5G、10G、以太网盘等,这些单盘都要通过背板总线连接到交叉盘。烽火的公务盘现在集成了许多其它的功能,最明显的各种保护倒换的功能现在都集成到了公务里面。公务盘另外一个用途是提供公务电话,这个功能在SDH出现的时候就有了,它主要用于工程开通用。公务执行的保护操作有:低阶通道保护、高阶通道保护、两纤复用段保护、盘保护四种。他们主要由软件实现,部分的功能却只能由硬件实现。时钟盘给SDH的各种业务和交叉系统提供精准的时钟。在SDH传输系统中,时钟盘和交叉盘是非常重要的两种单盘,因为他们是实现传输系统各种各样的业务的基础,所以,在SDH传输系统中无一例外的将这两种单盘进行备份设计,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随着现代系统中智能化需求的提升,网管盘也逐渐加入了备份式设计的行列,网管盘相当于SDH设备的眼睛,没有这个东西,SDH设备相当于一个瞎子,无法控制,也不知道设备的状态。网管盘的设计也是越来越复杂了,其中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单盘里面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也是逐年提升,SDH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网管盘相当于一个分布式系统了。控制盘是ASON系统中独有的内容,主要是为了业务处理的智能化而引入的。

    下面是中国电信城域汇聚交换机测试方案,很不错的学习资料,从一个网站上面下载的,有时候我总有一个感觉,学习一门技术最好、最快、最便捷的手段就是搞到这个技术的详细的测试方案:
   
http://blogimg.chinaunix.net/blog/upfile/071024144910.rar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3760/showart_40664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