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业务的发展常常会导致许多单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工作站数量越来越多,管理单一的大型网络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如果将一个单一的大型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通过对每个子网进行单独管理,可以明显地提高整个网络的性能。
要划分子网就需要计算子网掩码和分配相应的主机块,尽管采用二进制计算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但如果采用十进制计算方法,计算起来更为简便。经过长期实践与经验积累,笔者总结出子网掩码及主机块的十进制算法。
一、明确概念
在介绍十进制算法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些概念。
类范围:IP地址常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X.Y.Y.Y,在这里,X在1~126范围内称为A类地址;X在128~191范围内称为B类地址;X在192~223范围内称为C类地址。比如10.202.52.130,因为X为10,在1~126范围内,所以称为A类地址。
类默认子网掩码:A类为 255.0.0.0; B类为 255.255.0.0; C类为
255.255.255.0。当我们要划分子网用到子网掩码M时,类子网掩码的格式如下:A类为 255.M.0.0,B类为255.255.M.0,C类为255.255.255.M。M是相应的子网掩码,比如255.255.255.240。
十进制计算基数是256(下面,我们所有的十进制计算都要用256来进行)。
二、变量说明
1.Subnet_block指可分配子网块大小,表示在某一子网掩码下子网 的块数。
2.Subnet_num是可分配子网数,指可分配子网块中要剔除首、尾两块,是某一子网掩码下可分配的实际子网数量Subnet_num=Subnet_block-2。
3.IP_block指每个子网可分配的IP地址块大小。
4.IP_num指每个子网实际可分配的IP地址数。因为每个子网的首、尾IP地址必须保留(一个为网络地址,一个为广播地址),所以它等于IP_block-2,IP_num也用于计算主机块。
5.M指子网掩码。
表示上述变量关系的公式如下:
M=256-IP_block
IP_block=256/Subnet_block或Subnet_block=256/IP_block
IP_num=IP_block-2 Subnet_num=Subnet_block-2。
6.2的幂数。大家要熟练掌握2^8(256)以内的2的幂代表的十进制数(如128=2^7、64=2^6等),这样可以使我们立即推算出Subnet_block和IP_block的数目。
三、举例说明
现在,通过举一些实际例子,大家可以对子网掩码和主机块的十进制算法有深刻的了解。
1.已知所需子网数12,求实际子网数。
这里实际子网数指Subnet_num,由于12最接近2的幂为16(24),即Subnet_block=16,那么Subnet_num=16-2=14,故实际子网数为14。
2.已知一个B类子网的每个子网主机数要达到60×255个(约相当于X.Y.0.1~X.Y.59.254的数量),求子网掩码。
首先,60接近2的幂为64(26),即IP_block=64;
其次,子网掩码M=256-IP_block=256-64=192,最后由子网掩码格式B类是255.255.M.0得出子网掩码为255.255.192.0。
3.如果所需子网数为7,求子网掩码。
7最接近2的幂为8,但8个Subnet_block因为要保留首、尾2个子网块,即 8-2=6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47101/showart_463446.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