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2889 | 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reeBSD] 有感于PC-BSD的PBI:我的思想和行为遵循BSD协议 [复制链接]

unidos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06-10 16: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论坛徽章:
0
2 [报告]
发表于 2008-06-13 17:27 |只看该作者
佩服。

论坛徽章:
0
3 [报告]
发表于 2008-06-13 23:22 |只看该作者
GPL的初衷是好的。只不过,好心能不能办好事,这得后来再看

论坛徽章:
0
4 [报告]
发表于 2008-06-13 23:46 |只看该作者
好事坏事天下事  
好人办了好事
好人自认为是好事
坏人觉得好人是在办坏事
坏人做了坏事
坏人自认为是好事
好人觉得坏人是在办坏事
好人办了坏事
好人自认为是坏事
坏人觉得好人是在办好事
坏人办了好事
坏人自认为是好事
好人觉得坏人是在办坏事

[ 本帖最后由 ppabc 于 2008-6-13 23:48 编辑 ]

论坛徽章:
0
5 [报告]
发表于 2008-06-14 01:22 |只看该作者
A good system can turn the ghosts to humans, while a bad system can turn humans to the ghosts.

论坛徽章:
0
6 [报告]
发表于 2008-06-14 15:20 |只看该作者
我早就想这个问题了,类UNIX系统不能流行,通用的应用程序少是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一个原因就是很难解决软件的依赖关系,每次装软件的时候,不是说少这个库就是少那个包,烦死个人啊。windows里面我们装软件什么时候听说过少这个少那个的?

论坛徽章:
0
7 [报告]
发表于 2008-06-14 17:53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ylints 于 2008-6-14 15:20 发表
我早就想这个问题了,类UNIX系统不能流行,通用的应用程序少是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一个原因就是很难解决软件的依赖关系,每次装软件的时候,不是说少这个库就是少那个包,烦死个人啊。windows里面我们 ...

在*BSD/linux出现少库的问题,因为我们使用的一个软件的各个部分可能不是一个个人/组织/项目开发、维护的,你得到的改平台的软件包可能有他所需要的库,也可能没有。实际上ports就是干这个的,他会检查是否软件需要的存在适当版本的库以及程序,如果不存在,就到某些网站去下载,然后编译、安装。
我觉得ports用起来实在是太方便了。

论坛徽章:
0
8 [报告]
发表于 2008-06-15 10:17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unidos 于 2008-6-10 16:26 发表
.
    源码编译好还是二进制包好呢?
    PC-BSD弄了个PBI,说是集成了所安装软件的依赖包。
    其实他还少了一步,就是应当给编译器增加个打包功能,将所有的依赖包都打包进去。
这样BSD包就跟MS的一样流 ...



  1.     源码编译好还是二进制包好呢?
  2.     PC-BSD弄了个PBI,说是集成了所安装软件的依赖包。
  3.     其实他还少了一步,就是应当给编译器增加个打包功能,将所有的依赖包都打包进去。
  4.     这样BSD包就跟MS的一样流行了。
  5.     Unix-like OS不流行恐怕跟编译器的打包功能的缺失有某种关系吧。
  6.     Windows下因为经济利益的关系,软件作者基本上不会发布源码,所以只能发布二进制包。
  7.     这样说来,二进制包最初是利益的需求啊。
  8.     因为Unix-liker们把利益看的很淡,所以可能压根没想去搞什么二进制包。
复制代码


类Unix系统环境下的软件,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可移植性”和“可定制性”,一方面是由于不同的unix系统实现上细微的差别造成的,另一个方面也是灵活运用的需要,而且类unix系统有个“轮子不重新造两遍”的哲学,所以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为了适应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应用需求,只能以源代码方式。

在这一点上,与Windows的单一平台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作为一种实际情况,Windows软件的开发,也是需要一些开发环境支持的,正如楼主所说,无论微软还是borland,或者其他的一些开发工具,一次安装可以解决类似头文件、库等等开发元件的集成问题。但作为特殊应用,有些还是需要另外的安装支持库。

要求类Unix提供这样一种开发环境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类unix系统的开源开发工具,诸如 kdevloper 也是可以满足部分需求的,但由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一些自由软件、开源软件项目本身的优胜劣汰,想用一个大框框把所有的支持环境都打包进去,不现实,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有些库,很可能永远用不到,而有些库,只是用到了其中的一些接口功能。

因此现在的框架是确保基本环境完整,然后按需进行安装。而对应的封装包都是由类Unix发行商专门根据需要提供的。他们利用自己的封装格式和软件包依赖解决机制来确保应用环境和开发环境。

在解决软件包之间的依赖关系上以及二进制封包上,FreeBSD已经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机制,利用ports系统来解决依赖问题,如果要从事这个平台开发的话,就有必要熟悉这个ports系统和,它可以提供相当多的帮助。

论坛徽章:
0
9 [报告]
发表于 2008-06-16 11:23 |只看该作者
ports? 那限于网络條件。对于不具备互联网环境的人来说,如果你想装一个软件,发现少某个包,去公网机器下这个包,装上,发现少另外一个包,又下,而这个包又依赖更高的包,,,,,,,,如此如此,你要在目标机器和公网机器上来回跑多少次?

windows好像不存在这个问题。
ports不适合某些生产环境。

并且这个问题存在于所有的类UNIX系统,

[ 本帖最后由 kylints 于 2008-6-16 11:2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