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对于不同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差异,在技术人员看来除了叹息,不会有更多的情绪
,这样的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可是对于人为的差异,我总是痛恨不已,字节
序就是这样一个列子。
简单的说,字节序就是在处理数字时,机器和实际数字高低位顺序,也就
是:
数字:0x10 00 20
little-endian机器:20 00 10
big-endian 机器:10 00 20
这样的差异是由 CPU 决定的,当前流行的 cpu 据我所知IBM的power-pc
是 big-endian 的,其他基本是 little-endian 的。
这样的差别导致在异种平台交换数据时可能发生问题,当然在异种平台间交换数据是
一个敏感的问题,有很多方法可用,这里不讨论。不过在编程时,也会有这样的
问题,看一下这种情况:
结果:
- little-endian = 'B'
- big-endian = 'A'
复制代码 这个语句可以用来判断机器字节序.
如果在字节序不同的平台间的交换数据必须进行转换,比如对于 int 类型:
big-endian 写入文件
- int i = 100;
- write( fd, &i, sizeof(int) );
复制代码 little-endian 读出后
- int i;
- read( fd, &i, sizeof(int) );
- char buf[sizeof(int)];
- memcpy( buf, &i, sizeof(int) );
- for( i = 0; i < sizeof(int); i ++ )
- {
- int v;
- v = buf[sizeof(int) - i - 1];
- buf[sizeof(int) - 1] = buf[i];
- buf[i] = v;
- }
- memcpy( &i, buf, sizeof(int) );
复制代码 这仅仅是个列子,在异钟平台间直接传递二进制数据,即使不存在字节序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明智的方法,作
为可选的方式就是使用文本来交换数据,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字节序的问题。
很多的加密算法为了追求速度,都会采取字符串和数字之间的转换,在计算完毕
后,必须注意字节序的问题,在某些实现中可以见到使用预编译的方式来完成,
这样很不方便,如果使用前面的语句来判断,就可以自动适应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