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位于怀柔雁栖镇与延庆四海镇交界的火焰山上海拔1141米,山峰上的九眼楼是明代长城中建筑规模和形制最大的一座敌楼,它比司马台的望京楼还要高出155米,是北京长城段中地势最高的一个敌楼。因楼体为青砖砌筑,每边并排9个箭窗,故当地百姓称它为“九眼楼”。 “九眼楼”,也叫“九孔楼”,为明长城中枢机要敌楼,是长城敌楼之最。敌楼以“眼”(箭窗)划分,有单眼、双眼、三眼等。整个长城以三眼到五眼为最多。每一侧有九个箭窗的仅此一例。它以连接内外长城,敌楼规模之大,题诗碑刻之多而在万里长城中独领风骚。
《北京市延庆县地名志》记载说:“九眼楼为明嘉靖二十(公元1543年)巡抚都御使王仪建,中间有大小红门,西至岔道羊头山,东至四海冶,长160华里,设五口,红门左右修墩14座。九眼楼在该边垣最东端四海乡石窑村南5里火焰山,高7.8米,有九个了望孔连接三道边墙,四海若有警,南山边垣举炮火,顷刻可以达居庸关。”这条记述告诉我们,九眼楼距今已有450多年了。同时也告诉我们,它重要的军事意义。
敌楼为正方形双层建筑,空心结构。现存一层,高度为7.8米,每边为13米,了望孔高1.65米,宽0.5米,内有宽1.2米的环形通道,供守城将士来往巡视。九眼楼下部砌石条,上部用白灰砌青色城砖,构建十分坚固而壮美。楼下西侧有小平台,为军士集中的场地。平台北侧,有砖砌的台阶,沿台阶可达楼南门。楼顶为砖砌券拱式结构,楼内宽大,可住兵储器,向北开两窗,四面各有一门,门高两米,阔1.2米,出入极便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