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2065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职业规划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9-04-30 16: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看到的两篇挺有意思的文章,转过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职业生涯规划从我是谁做起前些天遇到一个人,见面没说几句就开始抱怨自己的工作:每天早8点到晚8点,全年无休,赶上工作紧张的时候,还要通宵达旦;每天下了班直接往床上倒,第二天早上一睁眼就赶紧奔赴单位,可怜的休息时间只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挣钱少,酒吧KTV之类的娱乐场所绝少涉足,一年一次的旅游更是想都不敢想……
  “你说我这是为了什么啊?!”他滔滔不绝,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表述当中,“为人民服务呗!”
  我打断他:“想过没有,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工作?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他愣了一下,好像没有料到我会突然这么说。“我现在根本谈不上什么生活,也不知道想要什么。我做这个工作7年了,基本上与社会脱节,除了它,我也做不了其他的,又不可能从零开始,放下身段去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竞争,只好如此。”
  就这样,他一直陷在漩涡里,挣扎,却又不知道怎么爬出来。
  其实,关于职业生涯和发展,处在不同阶段的人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困惑。例子比比皆是:高考志愿该报金融、生物、外语还是新闻?即将毕业,该考研还是该找工作?在职场混战几年之后发现并不称心,是不是该换个行业试试身手?
  在不久前进行的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上,北森公司咨询总监朱伦说, 职业规划 的意义就在于突破障碍,开发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所谓障碍,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有,比如,不知道什么工作是“好工作”;想跳槽,但又留恋现有环境,舍不得抛弃;不够了解自己,又尚未开始这方面的探索等等。至于自我实现,通常与价值观相关,就是那些让我们觉得有意义、幸福、有成就感的事情。
  可以说,选择了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而这一切,都要从自我认知开始——我是谁?我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是什么?我的资源有哪些?我对自己的期待以及家人对我的期待是什么?
  很难想象,让一个刻板严谨的人去做艺术设计,把一个率性自在的人关在实验室里搞科研,或者派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去完成一件按部就班的程式化工作。
  了解自己,这问题说起来简单,可几乎所有人穷极一生也找不到完整的答案。活动中,朱伦介绍了一个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方法:个人成就事件——
  回忆一下,从小到大,哪些事情是让你觉得很有成就感的?花一点时间,找出10个,把它们写下来。寻求朋友的帮助,向他/她简要描述这些事件:它是什么,为什么会让你觉得有成就感,在事件中你的感受如何,它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之后你们可以一起来分析一下,从你的描述中是否可以归纳出某种共性。举个例子,你总是喜欢处理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这会让你觉得很满足;或者你很在意周围人的评价,得到别人的赞赏会令你信心百倍;还有,你是不是习惯于从助人中得到乐趣;再或者,承受重压、完成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后的你总是神采飞扬……
  这些特质,很可能就是你的兴趣、性格、能力所在,体现了你的价值观,甚至成为你“人生的主题”。
  之后要做的是对职业有所了解。朱伦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生涯人物访谈。寻找几位在某一领域内工作了两三年的人,对他们进行采访:这个职业具体是做什么的,它对从业者有什么能力要求,时间安排,晋升途径,收入状况等等。需要强调的是,有两个问题是在访谈中必须涉及的:第一,这个职业你喜欢它什么,不喜欢什么;第二,以我目前的状况如果从事这个职业,你有什么建议。
  现在,当你对自己的特质足够清晰,又对一些行业有了客观详细的认识之后,就可以试着进行决策了——把自己的特质、对工作的期待和职业要求进行匹配,并根据现实情况,确认哪些标准是可以降低的,哪些是必须坚持的。
  当然,没有任何一个决策能做到万无一失,但经过上述有意识的规划过程,至少可以保证我们把犯错误的几率降到最低。

每个人的职场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或多或少的遇到困难,而转型——是很多人都会做出的选择,在看似南辕北辙的职业道路上,怎样算好自己手中的牌,让转型胜算更大呢?职场中的“过来人”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看清职业愿景——转型的目标是否离初衷更近?
  刘浩,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其后取得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物理学硕士以及耶鲁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随后,通过了美国纽约和加州的律师资格 考试 ,并进入了美国著名的律师事务所davis polk wardwell工作。2000年至今,负责orchid asia holdings公司在中国的许多投资项目,如: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葆婴/摇篮集团(babycare)、携程(ctrip)、易趣(eachnet)等。2002年11月担任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
  牛津大学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三种人:第一种人,有目标而且把它写出来;第二种人,有目标而已;第三种人,走一步看一步。10年后,在追访中发现,第一种人的成就远远超过第三种人。有清晰的职业愿景,才能让你在发现机会后果断转身。刘浩就属于这一种人,从儿时梦想做物理学家,到物理硕士,律师,投资人再到CEO,刘浩的每一步都有他的思想在里面。他在2002年底义无返顾地选择了由投资人成为职业经理人,完成了从“老板”到“打工者”的转变。
  在接受智联专访间的专访时候,他说:“做投资人与做企业管理者,从中得到的满足感是完全不同的。贯穿投资人的职业生涯中会接手几十个、上百个项目,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自己直接参与管理的程度不大,相对来说,企业成功带来的满足感,价值体现也不那么强烈。而做公司需要比做投资冒更大风险,要通过个人努力造就一个品牌,建设一支团队,会影响到许多人的职业生涯,事业成功了,得到的满足感是别的东西无法替代的。”刘浩基于这些认识而选择了CEO的职位。的确,对于想转型的每个人来说,转型就意味着放弃、妥协和新的奋斗的开始。但凡事“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弃现有的光环,就离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近了一步。
  从优势出发保持良好心态——将优势扩大化
  莫慧兰,五岁开始练体操,11岁进入国家体操队,1997年退役。作为运动员,她曾经是中国体操的领军人物,并且在高低杠上曾以“莫氏空翻”震惊世界。现在,她是凤凰卫视《奥运强中强》节目的主播。
  当智联专访谈到她从运动员向主播的转型历程,莫慧兰说:“小的时候顺其自然,其实父母没有对我有一个很好的规划,那时候喜欢,就练了,练到了专业,就想着不能半途而废,坚持继续练,坚持不懈,最后获得了冠军。当时只有记者这个行业了解的,退役之后就去学新闻,没事跟运动员出去旅游,觉得是一个挺好的行业。当然也比较幸运,一路走到了新闻行业当中来。”08奥运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不仅需要懂体育,更需要懂传媒,而莫慧兰通过学新闻,同时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自己在体育方面的优势,那么她的成功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职业转型忠告:
  1.不要感情用事。
  2.不要在低谷选择转型。
  3.不要追求一时的稳定和舒适而拒绝转变。
  4.转型要主动,而不要被动。
  5.成功的转型是将自己已有的优势扩大化,而不是从零开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