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832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0706b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9-07-06 19: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http://hi.baidu.com/2maollm/blog/item/abc0a38f249b12edf01f3695.html
[转]FreeBSD环境下KDE桌面系统配置与使用
接触KDE时间越长,越觉得KDE的强大,使用KDE越多,越觉得自己掌握的东西太少。虽说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学习中更多的体会是别人
的点滴经验可以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也正是出于这个出发点,基于这几天论坛上“有组织、系统学习”的讨论,我弄了这个帖子,想法只有一个,就是与大伙一起
学习、交流,一起努力对“FreeBSD环境下KDE桌面系统配置与使用”的经验与网络资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整理与汇总,减少一些重复劳动。真诚期待大伙
参与,一起共享学习中的体会和使用上的经验!
主要范围是:
1、FreeBSD下KDE的安装
2、FreeBSD系统针对KDE的系统优化、配置
3、KDE的中文化配置
4、KDE软件介绍与使用配置
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1、相关网络资源汇总:对参与者推荐的网络资源进行汇总整理
2、问题汇总:对参与者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
3、Q&A集:对参与者分享的经验以及“提出问题”的答案,以及参与者所做的Q&A进行整理
以上是我的初步想法,欢迎大家对学习范围和内容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想法,如果没有脱离“FreeBSD环境下KDE桌面系统配置与使用”,可以酌情进行增补。
这项学习能否进行下去,说实话,心里没底。但只要有参与者,我都会按照这个想法对“参与者”推荐的网络资源及使用经验进行及时的整理和汇总,哪怕只是提问题。我很清楚,单凭我以个人的精力是无法使这个学习进行下去的,还请斑竹百忙中一起进行管理和修订。
好的建议
1、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新手,所以最好用图形化的工具来做事情。能用图形化手段达到目的的,尽量用图形化手段。而修改配置的方法,可以放在最后面说明   ——   lsstarboy
相关网络资源汇总
网站:
http://freebsd.kde.org/    FreeBSD下KDE移植项目主页
http://www.kdecn.org      KDE中国主页,上面有KDE的最新消息,以及“什么是KDE”“KDE的开发理念”“KDE软件介绍”等等
http://www.pcbsd.org/    PCBSD项目主页,FreeBSD+KDE的桌面系统
书籍、资料:
http://www.myswear.net/myswear/kde/KDE.pdf       KDE的世界“千里姑娘”写的《KDE综览》
http://www.myswear.net/forum/viewthread.php?tid=7613      KDE Free Qt基金会的主旨以及KDE/Qt授权
KDE文化:
KDE桌面环境截图:
我的KDE桌面截图      
FreeBSD下KDE的安装
FreeBSD 6.1下图形界面KDE和输入法SCIM安装(原创)          zqli   (LEO)
xorg7.2+kde3.5.6小结    lsstarboy
FreeBSD操作手册中关于KDE的说明    www.freebsd.org
Xorg安装小结                    zhanglianxiao         
安装中文桌面xorg,kde以及汉化、输入法                 zhanglianxiao     
FreeBSD6.2在VMware虚拟机中使用的一些经验总结
FreeBSD系统针对KDE的系统优化、配置
试析FreeBSD桌面系统中利用Fontconfig进行字体配置的运作原理(一)
试析FreeBSD桌面系统中利用Fontconfig进行字体配置的运作原理(二)
KDE的中文化配置
KDE中文化一般配置过程
为什么系统启动后SCIM的的标志为灰色 (已经解决)      FreeBSDchina Coolriver
打造FreeBSD中文桌面(KDE)        FreeBSDChina 闪客风云
推荐使用Skim输入法
KDE软件介绍与使用配置
KDE桌面环境Gnu调试程序gdb图形前端——KDbg        杜比环绕声2007-10-2 更新
FreeBSD+KDE下的双屏显示               lsstarboy提供
PCBSD 1.4 BETA 安装图例               杜比环绕声
KDE常用工具软件介绍(暂定名)        lsstarboy提供
KDE下FreeBSD ports管理软件--Kports      杜比环绕声
KDE应用程序-Kscope(源代码阅读软件)   杜比环绕声
SuperKaramba of KDE(桌面工具)        dangk
KDE下的系统监控软件                                杜比环绕声
KDM主题管理程序                                       杜比环绕声
一个网络监控小工具——knemo
KDE下打印机管理程序
提问汇总
FreeBSD下KDE的安装

FreeBSD系统针对KDE的系统优化、配置
KDE的中文化配置

KDE软件介绍与使用配置

1、kde 下,怎么没有关机那一项??   已解答

Q&A集
FreeBSD下KDE的安装

FreeBSD系统针对KDE的系统优化、配置
如何启用KDE的移动存储设备即插即用功能            杜比环绕声
我在/etc/rc.conf中添加了如下指令,为什么系统启动时显示启动两次?     macafee提供,杜比环绕声整理
如何打开X混合扩展,KDE如何使用混合扩展
KDE的中文化配置
kdm与中文及输入法的问题           dangk提供
Q:用电驴下载和FireFox下载的文件,文件名中汉字部分全部显示乱码。在复制、改名等操作时,提示“找不到文件,你的文件可能不存在”。在console下,用通配符对文件进行改名,发现可以改名。说明这个文件没坏。        lsstarboy提供
Q:KDE有哪些地方和Windows不一样?          lsstarboy提供
Q:如何正确显示光盘的中文文件名?
locale和encoding的一些测试                        l杜比环绕声提供
KDE软件介绍与使用配置
FreeBSD环境下KDM的Q&A          杜比环绕声
Q:kde与Windows如何进行桌面共享?                lsstarboy提供
Q:KDE和Windows共享桌面,还有什么其它的方法?               lsstarboy提供
一、KDM配置文件
Q:KDM是什么?
A:简单的说就是KDE提供的登陆管理器,包括用户登陆与桌面环境选择两大部分。
Q:如何来启用KDM?
A:修改“/etc/ttys”文件的“ttyv8 行”,具体的修改是:
把安装默认的   ttyv8   "/usr/X11R6/bin/xdm -nodaemon"   xterm off secure
改成:        ttyv8   "/usr/local/bin/kdm -nodaemon"   xterm   on secure
Q:KDM都安装到哪里?
A:主程序文件都存放在“/usr/local/bin”目录下,KDM的配置文件存放在“/usr/local/share/config/config/kdm”目录下面。
Q:我为什么找不到KDM的配置文件?
A:
KDM的配置文件是在KDM第一次运行之后,才开始建立的。可以测试一下,在root账户中输入kdm,就会启动KDM,按ctrl+Alt+shift
+F1,可以切换回第一个终端。命令kdm其实是一个脚本,它做两件事儿,一个就是检测配置文件是否存在,不存在就运行genkdmconf生成配置文
件,如果存在就运行kdm-bin文件。kdm-bin是个可执行文件。
Q:KDM的主配置文件是哪儿个!
A:KDM的主配置文件在 /usr/local/share/config/kdm/ 目录下,文件名是kdmrc,利用这个配置文件可以定制KDM的很多方面。
Q:KDM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A:
KDM的实现与XDM有很多相同之处,KDM的启动,大致也分以下几个阶段。一个基本的前提是系统的X-window工作必须正常。KDM首先是运行在
root权限下,启动X服务器,然后运行setup脚本,进行一些初始化任务,然后进入登陆界面,用户信息验证之后,启动startup脚本和
session,当会话结束时运行reset脚本,回收资源,停止X服务器。
Q:Startx启动KDE,中文界面正常,为什么用KDM启动后,有些字会变成问号?
A:KDM启动时,尤其是csh,并不读取用户目录下的.cshrc文件,因此系统的locale并不是zh_CN,这会造成kde部分汉字显示为问号。
二、KDM登录窗口界面的相关设置
Q:KDM的图形化配置工具是什么?
A:控制中心-> 系统管理 ->登陆管理器
Q:如何修改KDM登录窗口的语言支持?
A:KDM登录窗口支持多种语言界面,默认是英语,可以修改为中文界面,可以在“控制中心“的图形设置界面上进行设置,也可以在kdmrc文件中第346行“Language“字段进行修改,如改成:
          Language=zh_CN
只要系统中包含中文字体,KDM的界面元素就可以显示中文。起码是下端的两个按钮是中文按钮。
[Copy to clipboard] [ - ]CODE:lsstarboy 修订:
A2:KDM登录窗口支持多种语言界面,默认是英语,可以修改为中文界面,可以在“控制中心“的图形设置界面上进行设置。方法是:“K菜单”->“系统管理”->“控制中心”->“登录管理器”->“外观”->“语系”,把语言改为“简体中文(zh_CN)。
修改登录语言还可以用修改配置的方法,kde的配置文件为/usr/local/share/config/kdm/kdmrc,详细配置可以参照其中的说明。
Q:如何修改KDM的欢迎辞。
A:如同Windows一样,KDM登录窗口启动时,也有对应的欢迎词,比如“欢迎进入FreeBSD的世界“等等,这个欢迎词是可以在”控制中心“中的登录管理器和kdmrc中进行设置的,而且在kdmrc中设置拥有很大的灵活性,如同他的注释所说的那样,
          # - %d -> current display
          # - %h -> host name, possibly with domain name
          # - %n -> node name, most probably the host name without domain name
          # - %s -> the operating system
          # - %r -> the operating system's version
          # - %m -> the machine (hardware) type
          # - %% -> a single %
具体欢迎词的设置在GreetString行(325行)
例如:GreetString=Welcome to %s %r World
在freebsd 6.2上,大致的显示是 “Welcome to freebsd   6.2 World“
欢迎辞也支持中文或者其他的语言,但要正确显示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安装中文字体,一个是root环境变量locale要设置为中文。
Q:KDM界面元素还可以配置哪些?
A:
籍由“控制中心”的“登录管理器“和kdmrc文件,还可以控制登录界面可能显示在左侧用户名列表,以及密码框回显的星号个数(默认是输入一位显示一个*
号,也可以设置成输入一位显示三个星号,或者干脆不回显),在标志区显示时钟还是图片,以及登录界面上的字型、字体大小,登录窗口背景以及登录窗口的风格
等等界面元素。当然还有许多功能,以后继续介绍。
三、KDM的具体配置
Q:如何打开root登录?
A:默认情况
下,root登录是禁止的,主要的原因是X本身的安全性以及防止系统设置被修改,“控制中心”中要配置“登录管理器”是需要root权限的,如果你登录的
用户和root是一个组的,登录管理器中会出现一个“管理员模式”的按钮,由此可以进入root进行设置,所以root登录并没有什么必要。但KDM在
kdmrc中提供了一个配置行,可以对其进行配置,允许root登录。
具体位置是:AllowRootLogin行,大致在248行。
AllowRootLogin=true 就可以允许root登录。
Q:登录窗口右侧的会话选择是如何工作的?
A:首先,在会话选择中所能看到的具体的窗口管理程序,是KDM自动检测系统已经安装的桌面环境决定的,例如启动KDE,就会加载KDE桌面环境,初始定义在
          /usr/local/share/apps/kdm/sessions/kde.desktop
会话选择也有以下三个选项:default,failsafe和custom,这三个登录选择的定义在下面的文件中:
          /usr/local/share/config/kdm/Xsession
这是Freebsd的具体目录,其他环境有所不同。
通过这个Xsession可知,default就是运行startkde,failsafe运行的是xterm终端,custom加载用户目录下的.xession文件。
建议: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新手,所以最好用图形化的工具来做事情。能用图形化手段达到目的的,尽量用图形化手段。而修改配置的方法,可以放在最后面说明。
QUOTE:kdmrc文件中第346行“Language“字段进行修改,如改成:
          Language=zh_CN
只要系统中包含中文字体,KDM的界面元素就可以显示中文。起码是下端的两个按钮是中文按钮。
实际上这个可以在“控制中心”->“登录管理器”里面设置。我觉得可以改为:
QUOTE:KDM登录窗口支持多种语言界面,默认是英语,可以修改为中文界面,可以在“控制中心“的图形设置界面上进行设置。方法是:“K菜单”->“系统管理”->“控制中心”->“登录管理器”->“外观”->“语系”,把语言改为“简体中文(zh_CN)。
修改登录语言还可以用修改配置的方法,kde的配置文件为/usr/local/share/config/kdm/kdmrc,详细配置可以参照其中的说明。
同时,还建议把和登录有关的Q&A放在一个里面。或者干脆分章节来写。
QUOTE:原帖由 lsstarboy 于 2007-7-21 10:29 发表

建议: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新手,所以最好用图形化的工具来做事情。能用图形化手段达到目的的,尽量用图形化手段。而修改配置的方法,可以放在最后面说明。
实际上这个可以在“控制中心”->“登录管理器”里面 ... ...
同时,还建议把和登录有关的Q&A放在一个里面。或者干脆分章节来写。
你的修改建议我已经更新了。
建议不错,我已经放到“发起贴”里面

这个Q&A我会逐渐增补图片
Q:KDE有几种安装方式?
A:根据FreeBSD的软件安装方式,可以分成ports安装和package安装。在package安装方式中根据取得软件包的方式,又可以分为本地安装和远程安装。
Q:KDE刚入门,应该用哪种安装方式?
A:建议用packages安装方式,如果系统可以稳定的访问互联网,建议用远程安装方式。如果不能访问互联网,则只能采用本地安装方式!
Q:在那儿可以找到KDE的软件包
A:首先KDE软件包是以 .tbz   结尾的文件,其次KDE软件包是由很多个 .tbz 文件组成。再次KDE软件包有很多的版本。这造成了一定的复杂性。
如果系统使用的是FreeBSD 6.2 release,KDE软件包在第二张光盘上(6.2-RELEASE-i386-disc2.iso),利用sysinstall进行安装,是最简便的方法,建议刚刚入门者使用。
如果系统是FreeBSD 6 stable,则没有组织好的KDE软件包,可用的KDE软件包都在FreeBSD的Ftp服务器上。建议采用远程安装方式,这种方式会自动下载需要的软件包,自动安装。但需要配置好网络连接。
Q:如何利用FreeBSD 6.2 release光盘安装KDE?
A:有两种安装方法,但安装之前要做好以下事情:
    1、确保光盘的完整性,下载的光盘镜像要进行校验,对刻录好的光盘也要进行校验。
    2、确保系统有足够的磁盘空间,KDE软件安装大致需要200M-300M的空间
    3、确保系统光驱能够正常读取光盘上的数据
    4、建议安装KDE之前,先安装好xorg这个软件包,xorg软件包在第一张光盘上
    第一种方法:
    用root账户登陆FreeBSD,运行sysinstall命令
(待续)
又写了一点,但是不好用Q&A的形式,先放这儿吧。
链接地址:http://blog.chinaunix.net/u1/38866/showart_344789.html
从windows转到KDE来的,可能一开始会不习惯,想找几个在windows里用的比较的顺手的软件。这里就推荐几个:
一、“我的电脑”->“系统”
从windows过来,可能要习惯性地找“我的电脑”,我的电脑里,基本上可以找到系统的一切。在KDE的世界里,这个变了名字,叫做“系统”了,当然,位置还没变,还在桌面的左上角。
当然,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把它改名为“我的电脑”,但是,改名的时候注意哦,在windows中,单击名称可以改名,但是在KDE中,单击是打开程序。
当然这个鼠标行为是可以改掉的,KDE中还有很多在windows中不可能改的东西都可以改。(这是后话,先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
进了“我的电脑”了,咦?C盘和D盘到哪儿去了?对不起,这是Unix,没有C盘和D盘的概念,在Unix中,所有的文件,都是统一在根(root,用
“/”表示,斜杠,不是DOS里的把斜杠)目录下面的,不论你有几个硬盘,所有分区都在根(/)下面。而在根(/)下面,有几个目录是必须有的,你自己想
建目录,最好别在根下面建,到/home里建最好,因为那个是你自己的地盘。
注意看两个地方:菜单栏和下半部分左边。菜单栏可以折行。左边部
分显示了本机常用的资源,从网络到设备。在Unix中,还要有个概念,就是所有的设备也是一个文件,所以,没有“系统设备”那一个说明,看系统中有什么设
备,到/dev/里面看一下就行了。可能一开始看懂,接触多了就能看懂一部分,到看懂所有的设备文件,就成为“大师”了。^_^
在最右边,还有一个kde的图标,这个表示开启一个新的窗口。(下面的图里面没显示出来)
其它的方面,都和windows下差不多,注意默认情况下,单击是打开程序,而不是选择。

二、”记事本”->“kedit“,“UltraEdit”->“Kate”
进了系统,也许第一件事就是打几个字过过瘾了。在windows中,最简单的是“记事本”,在KDE中,则是“K菜单”->“实用工具”->“编辑器”->“Kedit 简单文本编辑器”。
这个编辑器,只有最简单的功能。基本上和“记事本”差不多。想要点高级点的功能,那就看一下“K菜单”->“实用工具”->“编辑器”->“Kate
 高级文本编辑器”,这个功能多了很多,但是,不要把它等同于”写字板”。“写字板”可以进行简单的文字编辑,改一改字体、颜色、大小什么的。这个
“Kate”可不能,想要实现那个功能,去看“koffice”。这个“Kate”是个编辑器,那么它编辑什么呢?最善长的就是源程序,你写的C、
JAVA、PERL等程序,都可以在这儿写,说白了,就相当于“UltraEdit”之类的工具,但是不具备16进制编辑。
既然提到16进制编辑,那么KDE下用什么来实现16进制编辑呢?在“K菜单”->“实用工具”->文件->“KHexEdit”,这个功能比“UltraEdit”还要强大哦!(当然,某些方面,^_^)
对了,在Unix里面,你可能要面对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中文编码。也许你意识不到在Windows里还有编码的事,但是在Unix里面,就不行了,如果编码不对,将显示乱码。“Kate”就可以让你切换字符编码。设置的地方在”工具里面“。
三、“开始菜单”->“K菜单”及“任务栏”
进来半天了,还没仔细看一下“开始菜单”和“任务栏”吧。如果你用习惯了“WindowsXP”的“开始菜单”,你可能又觉得“K菜单”不习惯了。“K菜单”和Windows2000的开始菜单差不多,功能也相似,感觉就像是只换了一个图标而已。
“任务栏”也差不多,只有两个地方不太一样:第一个就是多了“一、二、三、四”字样,第二个就是最右边多了个小小的箭头(不仔细看还看不到!)。
“一、二、三、四”表示是四个“虚拟桌面”,你最多可以设置到20个桌面,在每个桌面上可以运行不同的程序,每个桌面还可以单独命名,比如把它们命名成
为“上网”、“打字”、“电影”、“程序”、“图片”……这样,在干大活的时候,就不至于在桌面上堆满乱七八糟的窗口了。
“任务栏”最右边,是一个小箭头,按一下,看下效果。怎么样?吃了一惊吧!“任务栏”没有了!看你怎么操作计算机!不过没关系,再点一下仅余的一点点小箭头,任务栏又回来了。
这个有什么用呢?搞过多媒体的都知道,干活的时候,经常嫌屏幕小了,多了这么一行屏幕空间,有很多时候也是非常有用的。“寸屏寸金”啊!
也许你觉得这个跟“自动隐藏”差不多,其实它也可以“自动隐藏”的,在“任务栏”的空白处或栏交界处“右击”->“配置面板”,打开看一下,肯定吓你一
跳,这里面有很多Windows里不可以想像的选项,比如说把“任务栏”变短变窄,注意:可不是windows意义上的变窄哦!
多在里面逛逛吧!你会发现,KDE里,比Windows里更自由!
四、“画图”->“KolourPaint”,“Photoshop”->“Krita”
想画个图试试吗?“K菜单”->“图像”->“KolourPaint 绘图程序”。这个绘图程序应该比Windows里自带的“画图”功能更多一些。
经常有人说,Windows的“画图”仅仅是初学者的学习之地,而"KolourPaint”则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按下“ctrl+M”(或菜单“图像”
-“更多效果”),可以调出“更多效果”面板,这里,可以有“柔化”“亮度”“对比度”等简单的功能,如果不是进行大的修改,一般的图片都可以在这儿进
行。
谈到图像,马上就想起PhotoShop来。Unix下面没有Photoshop(更正:这提法其实不对,因为Mac系统就是
FreeBSD,但是普通意义上讲还可以说得通),想用Photoshop的强大功能怎么办呢?那么就试试krita吧,打开路径是:“K菜单”->“图
像”->“Krita 绘图和图像编辑”,这个图像功能更强大一些,包括很多滤镜在内。由于本人不是图像狂热爱好者,所以也没法试用所有功能,但是,对于
一般人来说,虽然跟不上 Photoshop,平时用应该足够了。具体用法,还是去看一下帮助吧,可能开始会不习惯。
[待续]
Kscope,KDE桌面环境应用程序,主要功能就是源代码阅读,提供了很好的界面和易操作。如果要阅读Linux,Freebsd的原代码,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工具软件。可以和windows下的source insight媲美。目前的稳定版本是1.4.3。
软件界面:

这个软件提供了非常多的功能,支持源代码阅读项目建立和管理,支持多种方式的查找,软件界面所提供的“查询窗口”“符号窗口”“文件列表”窗口,提供了非常多的信息。
这个软件的主页是:
http://kscope.sourceforge.net
目前这个软件还没有提供po文件,只能使用英语界面。但是各项功能非常容易理解。
这个软件在使用的时候,首先要进行的是“设置”,提供自动设置功能,查找后台支持程序。
    setting—>configure kscope
第二步是建立项目
    project—>new project
第三步是建立项目的索引数据库
    cscope—>rebuild database
    重建数据库的时间跟项目代码文件数量有关,这个索引数据库建立之后,就可以使用cscope强大的索引、查找功能了!
在freebsd下,这个程序的ports目录是:
/usr/ports/devel/kscope
最近的ports提供的是kscope 1.4.3,稳定版本。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34109/showart_198776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