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近来看了一些虚拟化存储的文档,有以下简单的认识,和各位dx探讨一下:
1、存储虚拟化可以做到,块级别虚拟化,所有存储的管理可以做到块级别;
2、考虑到性能差异,在做raid时,仅需将不同类型的磁盘放在同一“磁盘级别”中;(此处用同一级别是为了区分磁盘组的概念)
3、所有的raid可以在块级别实现,在同一“磁盘级别”中,可以同时存在RAID0、RAID1、RAID5、RAID6等多种RAID;
4、LV的占用存储资源完全做到,“按需存储”,即:同时做到,存储系统可以根据应用性能和空间两个方面的需求来为各个LV非配资源;
问题1:存储块是如何定义的,是可以像RAID条带时那样指定吗?4K、8K、64K、?
问题2:通用应用的block size要求有什么不同?如: unix系统oracle的log 卷,常采用512K的块?库文件呢?
问题3:存储系统如何管理这些块,按照文档所讲,这些块(有些产品是Volume或sub-volume)可以根据前端应用对数据块的访问统计,来决定这些块的存储方式;是否仅是在每个数据块的
metadata中加了一个标签,每次数据块被访问时,这个标签发生变化?
问题5、块级虚拟化甚至可以做到,一个LV可以跨多种磁盘类型?这一点相对于当前流行的SAN存储(CX,DS等)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