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inux目录详解(RHEL5.4)
linux有四种基本文件系统类型:
--普通文件:如文本文件、c语言源代码、shell脚本等,可以用cat、less、more、vi等来察看内容,用mv来改名;
--目录文件:包括文件名、子目录名及其指针,可以用ls列出目录文件;
--链接文件:是指向一索引节点的那些目录条目,用ls来查看时,链接文件的标志用l开头,而文件后以"->"指向所链接的文件;
--特殊文件:如磁盘、终端、打印机等都在文件系统中表示出来,常放在/dev目录内;
可以用file命令来识别。
linux系统中,所有的文件与目录都是由根目录/开始,不是以/开头的就是相对路径;
.:表示当前目录,也可以用./表示;
..:表示上一级目录,也可以用../表示;
~:代表用户自己的宿主目录;
/:处于Linux文件系统树形结构的最顶端,我们称它为Linux文件系统的root,它是Linux文件系统的入口。所有的目录、文件、设备都在/之下,它是Linux文件系统最顶层的唯一的目录;
一般建议在根目录下面只有目录,不要直接存放文件;根目录是linux系统启动时系统第一个载入的分区,所以启动过程中用到的文件应该都放在这个分区中,其中/etc、/bin、/dev、/lib、/sbin这5个子目录都应该要与根目录连在一起,不可独立成为某个分区;
/bin:存放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的linux基本操作命令;(目录中多是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
/dev:设备文件目录,虚拟文件系统,主要存放所有系统中device的相关信息,不论是使用的或未使用的设备,只要有可能使用到,就会在/dev中建立一个相对应的设备文件;设备文件分为2种类型: 字符设备文件和块设备文件(目录中基本上都是设备文件,如硬盘设备文件/dev/sda)
/dev/console:系统控制台,也就是直接和系统连接的监视器;
/dev/hd:IDE设备文件;
/dev/sd:sata、usb、scsi等设备文件;
/dev/fd:软驱设备文件;
/dev/tty:虚拟控制台设备文件;
/dev/pty:提供远程虚拟控制台设备文件;
/dev/null:所谓"黑洞",所有写入该设备的信息都将消失,如当想要将屏幕上的输出信息隐藏起来时,只要将输出信息输入到/dev/null中即可;
/home:默认存放用户的宿主目录(除了root用户)
/home/~/.bashrc:提供bash环境中所需使用的别名;
/home/~/.bash_profile:提供bash环境所需的变量;一般先执行.bashrc后,才会再执行.bash_profile;
/home/~/.bash_history:用户历史命令文件,记录用户曾经输入过的所有命令;(默认为1000条,可以通过HISTSIZE变量更改)
/home/~/.bash_logout:当用户注销的同时,系统会自动执行.bash_logout文件,如果管理员需要记录用户注销的一些额外记录、动作或其他信息,就可以利用这个机制去完成;
/lost+found:当系统在运行时,有时会无法避免宕机、断电或不正常重启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系统重新启动时,发现某些文件写入未完成或其他问题产生,一般会使用fsck进行文件修复,而这些被修复或救回的文件,就会被放在这个目录下,只要是一个文件系统,系统就会自动在该文件系统所在的目录下建立"lost+found"目录
/misc:自动挂载服务目录,对应autofs服务;
/proc:虚拟文件系统,此目录是kernel加载后,在内存里面建立的一个虚拟目录,有专属的文件系统,主要提供系统一些实时的信息,此目录下不能建立和删除文件;(某些文件可以修改)
/proc主要作用可以整理为:
--整理系统内部的信息;
--存放主机硬件信息;
--调整系统执行时的参数;
--检查及修改网络和主机的参数;
--检查及调整系统的内存和性能;
/proc下常用的信息文件有:
/proc/cpuinfo:cpu的硬件信息,如类型、厂家、型号和性能等
/proc/devices:记录所有在/dev目录中相关的设备文件分类方式
/proc/filesystems:当前运行内核所配置的文件系统
/proc/interrupts:可以查看每一个IRQ的编号对应到哪一个硬件设备
/proc/loadavg:系统"平均负载",3个数据指出系统当前的工作负载
/proc/dma:当前正在使用的DMA通道
/proc/ioports:将目前系统上所有可看到的硬件对应到内存位置的分配表的详细信息呈现出来
/proc/kcore:系统上可以检测到的物理内存,主机内存多大,这个文件就有多大
/proc/kmsg:在系统尚未进入操作系统阶段,把加载kernel和initrd的信息先记录到该文件中,后续会将日志信息写入/var/log/message文件中
/proc/meminfo:记录系统的内存信息
/proc/modules:与lsmod命令查看到的模块信息完全一致
/proc/mtrr:负责内存配置的机制
/proc/iomem:主要用于储存配置后所有内存储存的明细信息
/proc/partitions:这个文件可以实时呈现系统目前看到的分区
/proc/数字目录:数字目录很多,它们代表所有目前正在系统中运行的所有程序
/proc/bus:有关该主机上现有总线的所有信息,如输入设备、PCI接口、PCMCIA扩展卡及USB接口信息
/proc/net目录:存放的都是一些网络相关的虚拟配置文件,都是ASCII文件,可以查看(与ifconfig、arp、netstat等有关)
/proc/scsi:保存系统上所有的scsi设备信息(包括sata和usb设备的信息)
/proc/sys目录:存放系统核心所使用的一些变量,根据不同性质的文件而存放在不同的子目录中,可以通过/etc/sysctl.conf文件设置和更改其默认值;变量时实时的变更,有很多设置很象是开关,设置后马上生效;
/proc/tty:存放有关目前可用的正在使用的tty设备的信息
/proc/self:存放到查看/proc的程序的进程目录的符号连接,当2个进程查看proc时,这将会是不同的连接;主要便于程序得到它自己的进程目录;
/proc/stat:系统的不同状态信息;
/proc/uptime:系统启动的时间长度;
/proc/version:系统核心版本;
/sbin:系统管理相关的二进制文件存放在这个目录下,一些可执行文件普通用户只具备较小的权限;(多数管理命令默认只有管理员可以使用)
/srv:默认为空,主要用于存放一些软件的配置文件,某些软件可能会把配置文件默认存放在这个目录下,多数都是/etc目录下,此目录没有被具体的定义;
/tftpboot:远程启动tftpserver的根目录,这个目录只有安装了tftp-server软件后才会产生;
/usr:安装除操作系统本身外的一些应用程序或组件,一般可以认为linux系统上安装的应用程序默认都安装在此目录中;
/usr/bin:一般用户有机会使用到的程序,或者该软件默认就是要让所有用户使用才会放在该目录中;
/usr/sbin:一些系统有可能会用到的系统命令,与/sbin比起来,都是一些较次要的文件;
/usr/etc:自行安装或非系统主要的配置文件目录;
/usr/games:只要是电脑游戏相关的软件,就都安装到这个目录;
/usr/include:存放的文件都是一些系统中用户所会使用到的C语言header文件,保存的都是".h"的文件;
/usr/kerberos:kerberos是一种安全机制,让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支持kerberos机制系统上的部分资源;
/usr/lib:存放一些函数库、执行文件及连接文件,特别的是,存放在这里面的文件都是不希望直接被用户或shell脚本所使用的文件,在/usr/lib中有非常多的子目录,每一个软件都有其各自所需的函数库;
/usr/libexec: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及文件夹应该都可以放置在/usr/lib下;
/usr/local:linux系统中安装的共享软件程序最好的方式是安装在/usr/local下,按照linux标准目录结构,新建立的软件都应该放在/usr/local下;
/usr/local/bin:存放软件执行文件的目录;
/usr/local/sbin:同样存放软件执行文件的目录,但此目录专门针对系统所使用的文件;
/usr/local/lib:软件相关的函数库;
/usr/local/share:当文件性质不好归属时就会放在此,man手册就放在这个目录下;
/usr/local/src:所安装软件的源代码放置在此;
/usr/share:此目录都是一些共享信息,最常被用到的就是/usr/share/man这个目录,/usr/share里的信息时跨平台的;
/usr/share/doc:放置一些系统帮助文件的地方;
/usr/share/man:manpage的文件存放目录,也是使用man查看手册页时查询的路径;
/usr/src:主要储存内核源代码的文件;
/usr/X11R6:存放一些X windows系统的相关文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