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005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GNU CC中的attribute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10-01-11 15: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GNU C的一大特色就是__attribute__机制。GNU C扩展的__attribute__ 机制被用来设置函数属性(Function   Attribute)、变量属性(Variable Attribute)和类型属性(Type Attribute)。        __attribute__书写特征是:__attribute__前后都有两个下划线,并切后面会紧跟一对原括弧,括弧里面是相应的__attribute__参数。        __attribute__语法格式为:      __attribute__ ((attribute-list))     其位置约束为:放于声明的尾部“;”之前。     一.函数属性(Function Attribute)    函数属性可以帮助开发者把一些特性添加到函数声明中,从而可以使编译器在错误检查方面的功能更强大。__attribute__机制也很容易同非GNU应用程序做到兼容之功效。GNU CC需要使用 –Wall编译器来击活该功能,这是控制警告信息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属性参数。   __attribute__ format     该__attribute__属性表示函数使用 printf, scanf 或 strftime 风格的参数,使用这类函数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格式串与参数不匹配,指定 format 属性可以让编译器根据格式串检查参数类型。该功能十分有用,尤其是处理一些很难发现的bug。         format的语法格式为:      format (archetype, string-index, first-to-check)    format属性告诉编译器,按照printf, scanf,strftime或strfmon的参数表格式规则对该函数的参数进行检查。        “archetype”指定是哪种风格;        “string-index”指定传入函数的第几个参数是格式化字符串;        “first-to-check”指定从函数的第几个参数开始按上述规则进行检查。     具体使用格式如下:    __attribute__((format(printf,m,n)))    __attribute__((format(scanf,m,n)))    其中参数m与n的含义为:     m:第几个参数为格式化字符串(format string);    n:参数集合中的第一个,即参数“…”里的第一个参数在函数参数总数排在第几,注意,有时函数参数里还有“隐身”的呢,后面会提到;在使用上,__attribute__((format(printf,m,n)))是常用的,而另一种却很少见到。下面举例说明,其中myprint为自己定义的一个带有可变参数的函数,其功能类似于printf:    //m=1;n=2    extern void myprint(const char *format,...) __attribute__((format(printf,1,2)));    //m=2;n=3    extern void myprint(int l,const char *format,...)__attribute__((format(printf,2,3)));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myprint是一个函数的成员函数,那么m和n的值可有点“悬乎”了,例如:    //m=3;n=4    extern void myprint(int l,const char *format,...)__attribute__((format(printf,3,4)));    其原因是,类成员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实际上一个“隐身”的“this”指针。(有点C++基础的都知道点this指针,不知道你在这里还知道吗?)这里给出测试用例:attribute.c,代码如下:    1:    2:extern void myprint(const char *format,...)__attribute__((format(printf,1,2)));    3:    4:void test()    5:{    6:   myprint("i=%d\n",6);    7:   myprint("i=%s\n",6);    8:   myprint("i=%s\n","abc");    9:   myprint("%s,%d,%d\n",1,2);    10:}    运行$gcc –Wall –c attribute.c attribute后,输出结果为:    attribute.c: In function `test':    attribute.c:7: warning: format argument is not a pointer (arg 2)    attribute.c:9: warning: format argument is not a pointer (arg 2)    attribute.c:9: warning: too few arguments for format    如果在attribute.c中的函数声明去掉__attribute__((format(printf,1,2))),再重新编译,既运行$gcc –Wall –c attribute.c attribute后,则并不会输出任何警告信息。    注意,默认情况下,编译器是能识别类似printf的“标准”库函数。   __attribute__ noreturn       该属性通知编译器函数从不返回,当遇到类似函数需要返回值而却不可能运行到返回值处就已经退出来的情况,该属性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警告信息比如未初使化的变量。C库函数中的abort()和exit()的声明格式就采用了这种格式,如下所示:    extern void exit(int)  __attribute__((noreturn));    extern void abort(void) __attribute__((noreturn));         为了方便理解,大家可以参考如下的例子:    //name: noreturn.c   ;测试__attribute__((noreturn))    extern void myexit();    int test(int n)    {         if ( n > 0 )                {                 myexit();                       /* 程序不可能到达这里*/                }         else                 return 0;    }    编译显示的输出信息为:    $gcc –Wall –c noreturn.c    noreturn.c: In function `test':    noreturn.c:12: warning: control reaches end of non-void function    警告信息也很好理解,因为你定义了一个有返回值的函数test却有可能没有返回值,程序当然不知道怎么办了!    加上__attribute__((noreturn))则可以很好的处理类似这种问题。把    extern void myexit();    修改为:    extern void myexit() __attribute__((noreturn));    之后,编译不会再出现警告信息。   __attribute__ const       该属性只能用于带有数值类型参数的函数上。当重复调用带有数值参数的函数时,由于返回值是相同的,所以此时编译器可以进行优化处理,除第一次需要运算外,其它只需要返回第一次的结果就可以了,进而可以提高效率。该属性主要适用于没有静态状态(static state)和副作用的一些函数,并且返回值仅仅依赖输入的参数。为了说明问题,下面举个非常“糟糕”的例子,该例子将重复调用一个带有相同参数值的函数,具体如下:    extern int square(int n) __attribute__  ((const));    ...                   for (i = 0; i     {             total += square (5) + i;    }              ...        通过添加__attribute__((const))声明,编译器只调用了函数一次,以后只是直接得到了相同的一个返回值。    事实上,const参数不能用在带有指针类型参数的函数中,因为该属性不但影响函数的参数值,同样也影响到了参数指向的数据,它可能会对代码本身产生严重甚至是不可恢复的严重后果。并且,带有该属性的函数不能有任何副作用或者是静态的状态,所以,类似getchar()或time()的函数是不适合使用该属性的。        __attribute__ unused     属性 unused 用于函数和变量,表示该函数或变量可能不使用,这个属性可以避免编译器产生警告信息。    __attribute__ section ("section-name")    属性 section 用于函数和变量,通常编译器将函数放在 .text 节,变量放在.data 或 .bss 节,使用 section 属性,可以让编译器将函数或变量放在指定的节中。例如:    ++++ include/linux/init.h    78: #define __init __attribute__ ((__section__ (".text.init")))    79: #define __exit __attribute__ ((unused, __section__(".text.exit")))    80: #define __initdata __attribute__ ((__section__ (".data.init")))    81: #define __exitdata __attribute__ ((unused, __section__ (".data.exit")))    82: #define __initsetup __attribute__ ((unused,__section__ (".setup.init")))    83: #define __init_call __attribute__ ((unused,__section__ (".initcall.init")))    84: #define __exit_call __attribute__ ((unused,__section__ (".exitcall.exit")))    连接器可以把相同节的代码或数据安排在一起,Linux 内核很喜欢使用这种技术,例如系统的初始化代码被安排在单独的一个节,在初始化结束后就可以释放这部分内存。         -finstrument-functions        该参数可以使程序在编译时,在函数的入口和出口处生成instrumentation调用。恰好在函数入口之后并恰好在函数出口之前,将使用当前函数的地址和调用地址来调用下面的profiling函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