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351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inux源码编译小记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10-01-03 19: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首先进行修改内核的步骤:
1.修改相应的c源文件
2.修改相应的Kconfig
3.修改相应的makefile  (如果添加了其他的源文件)
    然后开始内核的编译步骤:
------------------------------------------------------------------------
注:如果不是初次编译,那么要在第5,6步之间运行下面的命令
make dep   (检查编译过程中的依赖的文件和头文件的一致性)
make clean  (清除旧的目标文件)
------------------------------------------------------------------------
5. 首先make menuconfig,进行相关的配置,会生成内核配置文件
6. 然后运行make命令 (编译内核)
7. 运行make modules  (编译模块)
8. 运行make modules_install  (安装编译好的模块)
9. 运行 mkinitramfs -o /boot/initrd-2.6.30.img  /lib/modules/2.6.30(生成内核镜像文件)
10. 运行make install  (安装内核)
11. 接下来就是修改启动选项,将你所编译成功的内核加载到启动选项中:
   运行gedit /boot/grub/menu.lst
按照上面原来的内核的启动选项格式书写即可。
注意:
1.如果在第5步没有进行相关的其他配置(除了对自己编写模块的编译配置),那么最终生成的initrd文件会很大,比如我编译2.6.30.10的内核后就有57M多,而ubuntu系统自带的仅有8M多。
2. 不要把7,8,9,10的顺序颠倒,具体结果没试验。
3. 第10步将复制内核到boot目录,生成system.map。
4. 第11步中menu.lst的vmlinuz及initrd的具体名字要和运行9,10后在/boot生成相关的文件一致。
本文参考了http://blog.chinaunix.net/u2/73525/showart_2015506.html,在此感谢!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3/95128/showart_213842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