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755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inux USB驱动框架分析(二)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9-08-03 11: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好,了解过USB一些规范细节之后,我们现在来看看Linux的驱动框架。事实上,Linux的设备驱动,特别是这种hotplug的USB设备驱动,会被编译成模块,然后在需要时挂在到内核。要写一个Linux的模块并不复杂,以一个helloworld为例:
#include
#include
MODULE_LICENSE(“GPL”);

static int hello_init(void)
{
     printk(KERN_ALERT “Hello World!\n”);
     return 0;
}
static int hello_exit(void)
{
     printk(KERN_ALERT “GOODBYE!\n”);
}
module_init(hello_init);
module_exit(hello_exit);

这个简单的程序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写一个模块,MODULE_LICENSE告诉内核该模块的
版权信息,很多情况下,用GPL或者BSD,或者两个,因为一个私有模块一般很难得到社区的帮助。module_init和module_exit用于向
内核注册模块的初始化函数和模块推出函数。如程序所示,初始化函数是hello_init,而退出函数是hello_exit。
     另外,要编译一个模块通常还需要用到内核源码树种的makefile,所以模块的Makefile可以写成:
ifneq ($(KERNELRELEASE),)
obj-m:= hello.o#usb-dongle.o

else
KDIR:= /usr/src/linux-headers-$(shell uname -r)
BDIR:= $(shell pwd)

default:
     $(MAKE) -C $(KDIR) M=$(PWD) modules
.PHONY: clean

clean:
     make -C $(KDIR) M=$(BDIR) clean
endif
可以用insmod跟rmmod来验证模块的挂在跟卸载,但必须用root的身份登陆命令行,用普通用户加su或者sudo在Ubuntu上的测试是不行的。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7928/showart_201607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