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Linux在PC机引导过程
![]()
开机/重置后,系统自检,BIOS到CMOS找引导设备(光驱,硬盘,USB设备等)。
PC机一般使用硬盘作为引导设备,BIOS将硬盘的第一个扇区(512字节)调入内存,MBR剖析图如下
![]()
GRUB
STAGE1加载完成后,STAGE1加载GRUB
STAGE1.5,可以识别文件系统,读取/boot/grub/menu.lst文件。加载内核,和initrd文件,GRUB
STAGE2 完成。
现在linux
kernel获得系统的控制权,由于在系统引导时候,可要使用一部分设备的驱动如,网卡,SCSI设备,RAID,LVM,或者rootfs
是在网络文件系统(NFS),USB设备等原因。为了提高系统引导过程的灵活性。引入了临时根文件系统,即initrd或者initramfs,前者是一个文件系统(ext2,cramfs),后者是initramfs。后者有比前者有很多的灵活性,详细稳定请参考Documentation/filesystems/ramfs-rootfs-initramfs.txt。
如果有initrd存在,kernel会加载initrd或者initramfs,进行系统硬件初始化等工作,然后mount真的根文件系统,在改变临时的根文件到真的文件系统,然后运行/sbin/init进程。initrd和initramfs实现方法不同(参见initrd和initrainitramfs区别:区别:)。以上过程由/linuxrc(initrd),/init(initramfs)实现。
如果没有initrd,内核安装根文件系统,运行/sbin/init进程。init的配置文件是/etc/inittab,init进程是用户空间(user
space)的第一个进程(PID=1),所有其他应用程序都是它的子进程。init完成硬件配置,网络等初始化,启动对应运行级别的应用,运行getty启动终端等待用户登录。依照时间顺序起过程如下。
系统配置(硬件参数配置,时钟,文件系统检测,设置主机名等),初始化。Debian,
si::sysinit:/etc/init.d/rcS,这条语句表示,系统初始化时候运行脚本/etc/init.d/rcS,脚本的内容是按数字顺序(如相同按字母升序)运行/etc/rcS.d/下面的脚本,K字母开头的是/etc/rcS.d/Knum_something
stop,S字母开头是/etc/rcS.d/Snum_something
start。类RedHat的系统是si:S:sysinit:/etc/rc.d/rc.sysinit。
启动缺省的运行级别,起启动过程如上所述,Debian: l3:3:wait:/etc/init.d/rc
3,RedHat:
l3:3:wait:/etc/rc.d/rc
3。
启动getty,打开虚拟终端等待用户登录。Debian: 1:2345:respawn:/sbin/getty
38400 tty1,RedHat:c1:12345:respawn:/sbin/agetty
38400 tty1。
说明:系统配置(sysinit)初始化在init -b
时不运行。init的运行级别一般为(0-6),0:关机,1(S):单用户;6:重启。其他为多用户环境。图行界面的登录由相应运行级别的脚本启动实现如/etc/rc3.d/gdm等。除以上任务,init还有设置ctrl-alt-del的响应,电源响应等。详细过程请参考man
inittab,init,getty,login。
到此,linux的启动过程结束,用户可以在虚拟终端(virtual
console),显示管理器(Display
Manager)登录。应用的运行级别配置工具:类RedHat:chkconfig
例子:列出服务的运行级别
chkconfig
--list name,增加服务
chkconfig
--add name,
删除服务 chkconfig
--del name
指定运行级别启动或者关闭
chkconfig
--level level_number
name
on|off|rest, Debian:update-rc.d:例子:
update-rc.d
apache2 start 25 3 . stop 09 0 1 6
.(设置apache2在运行级别3启动顺序是25,在运行级别0,1,6停止,顺序是09) ;update-rc.d
-f apache2 remove(删除apache2的系统启动); update-rc.d
apache2 defaults(设置apache2在运行级别2345启动,016关闭)。
说明:
initrd和initramfs区别:
- initrd
是个单独的文件,使用ram
disk 而initramfs已经链接到内核文件中使用root_fs。
- initrd
是压缩的文件系统通常是ext2,其创建过程中要使用dd,mkfs等命令,所以需要将ext2编译到内核中,引导时候使用ram
disk。而initramfs是压缩的cpio包,内核在引导过程中将其导入到root_fs(一种ramfs或tmpfs)不需要外加的文件系统模
块。
- initrd使用/linuxrc执行系统初始化,不是init,其过程复杂;initramfs使用init执行初始化,后使用exec最后的init替换自己。
在系统转入第二个阶段引导时:initrd需要pivot_root
到最后的根文件系统,然后umount
ramdisk;initramfs是用新的根文件系统覆盖安装自己,然后chroot。
总之initramfs优于initrd。详细文档可可参见:内核文档Documentation/filesystems/ramfs-rootfs-initramfs.txt,或者解压以上两种中间引导文件,查看linuxrc和init脚本。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6566/showart_201224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