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2256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Mware 环境下OpenBSD 4.5以及Gnome 2.24的安装[第九期]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9-06-05 10: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ChinaUnix网友:OraBSD
Part I OpenBSD 4.5的安装
1.什么是OpenBSD
  OpenBSD是一个自由的、基于4.4BSD的支持多种平台的类UNIX操作系统。OpenBSD项目组致力于可移植性、标准化、正确性,前瞻的安全性和完整的加密技术。OpenBSD支持SVR4(Solaris)FreeBSD,Linux,BSD/OS,SunOSHP-UX下大多数程序的二进制仿真运行。
2.VMware下安装OpenBSD的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面列出笔者这次实验的安装环境:
硬件环境: ASUS X50Mseries F5M 笔记本,
内存:2.5GB
CPU:AMD Truion64 2.01GHz,
显存:256MB,
硬盘:80GB
软件环境: Windows XP SP2
VMware 6.5.1
DAEMON Tools Lite 4.30.3(即虚拟光驱,可以不用,后面我会说明)。
OpenBSD安装介质:install45.iso
OpenBSD官方网站下载的ISO镜像文件,
下载地址:ftp://ftp.openbsd.org/pub/OpenBSD/4.5/,在里面选择您需要的平台版本,本次安装使用的AMD64版本。所以进入amd64,ftp://ftp.openbsd.org/pub/OpenBSD/4.5/amd64/,下载install45.iso到本地磁盘即可。
3.OpenBSD的安装
  VMware的安装很简单,网上也很多相关教程,由于不是本文主题,所以就不做介绍了。下面进入主题。
  鼠标左键单击windows桌面左下角“开始菜单”,将光标移至“程序”->“VMware”->“VMware Workstation”,鼠标左键单击打开VMware软件。如图01所示:
01
  然后鼠标左键单击“New Virtual Machine”,即“新建虚拟机”。出现如图02所示界面:
02
  为了方便我们自己设置,我们选择“Custom(advanced)”,鼠标左键单击那个小圆点。然后鼠标左键单击“Next>”,即“下一步”。出现如图03所示界面:
03
  这里我们选择安装6.0版的,因为6.0版的虚拟机更节省资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OpenBSD如果在VMware6.5版的虚拟机下安装会出现一些未知设备(缺少相关虚拟设备驱动),虽然没什么影响,但是看着不爽。为了使得看起来完美,还是选择6.0的好。在这里多说两句,VMware6.5就是修补了一些6.0版本的重大漏洞,技术上并没有多大提升,只是增强了3D显示功能,意义不大,反而更加消耗内存,内存低于2G的朋友还是推荐选择虚拟一个6.0的。见图04
04
然后鼠标左键单击“Next>”,即“下一步”,见图05
05
  在这里我们看见“Install from”(安装来源)下面有三个选项:1.“Install disc”选项就是选择光盘安装的,购买了OpenBSD光盘的朋友可以选择这个选项(购买OpenBSD的安装光盘能够支持OpenBSD项目的继续发展,也使得我们以后能够继续使用OpenBSD这个优秀的操作系统);另外,安装了虚拟光驱而使用ISO镜像文件的朋友也可以使用这个选项,前提是您已经开启了虚拟光驱软件,并且加载了OpenBSD的安装ISO文件,关于虚拟光驱的操作我在后面介绍。2.“Install disc image file(iso)”,如果选择系选项的话,就不要虚拟光驱了,具体操作详见后面。3.“I will install the operating system later”,即在创建了虚拟机后在安装,这里我们选择此选项。然后鼠标左键单击“Next>”,即“下一步”,见到图06
06
  在图06,我们鼠标左键单击“Guest Operating system”(客户操作系统)下面“other”(其他)左边的小圆圈,表示选中“other”(其他),然后再在“version”点鼠标左键单击那个倒三角的下拉按钮,选择“Other 64-bit”,然后鼠标左键单击“Next>”,见图07所示:
07
  为了方便我们以后快速找到需要的虚拟机,在“Virtual machine name”(虚拟机名字)下面的方框里把名字改为“OpenBSD 64-bit”OpenBSD 64位);然后在“Location”下面确定虚拟机创建在磁盘中的路径,即创建位置。可以手动输入具体位置,如果没有相应文件夹的话,它会自动创建,也可以点击右边的“Browse”(浏览)选择具体路径,参见图08
08
然后鼠标左键单击“Next>”(即”下一步”)。见图09
09
因为我的笔记本是单核的,所以在“Processor”下面的“Number of processor”里选择“One”,然后鼠标左键单击“Next>”(“下一步”)。出现如图10所示界面:
10
Memory(内存)大小可以自己设置,随时可以修改。在这里我选择了512MB。内存大小选择4MB的整数倍。然后选择“Next>”(“下一步”)。参加图11
11
下面设置虚拟机的联网方式,这个也可以在以后随时修改。在这里我们选择使用NAT(默认)方式。
★★★说明:VMware联网的几种方式:
use bridged networking:
这种方式使得虚拟机系统拥有1个和真机系统(是指与虚拟机系统同在一台电脑上的真实环境中的系统)不一样的IP地址,从而与网路上的任何电脑互相通信,默认使用虚拟网卡VMnet0
us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这种方式使得虚拟机系统拥有1个和真机系统一样的IP地址,实现虚拟机系统和真机系统互相通信.虚拟机系统可以访问网路上的其他电脑,而网路上的其他电脑不能访问虚拟机系统,默认使用虚拟网卡VMnet8
use host-only networking:这种方式只实现虚拟机系统和真机系统互相通信,不能与网路上的其他电脑通信,默认使用虚拟网卡VMnet1
注:为了节约时间,以上说明来自互联网。其实VMware自带的帮助文档里也有详细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参考。
下面接着进行,选择“Next>”(“下一步”),见图12
12
选择默认设置,直接下一步,见图13
13
依然是下一步,见图14
14
下一步,见图15
15.
注意,为了创建虚拟磁盘节约时间我选择了4GB的虚拟磁盘大小,此处视您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今后要在OpenBSD里安装更多应用软件或者Gnome之类的重量级桌面,至少准备6GB硬盘。为了提升性能,我们选择“Allocate all disk space now”,并且为了便于Windows作磁盘碎片整理(因为虚拟机创建的虚拟磁盘全是碎片文件,如果选择一个8GB大小或者更大的虚拟磁盘并且又不分割成单个2GB大小文件,而您的硬盘(虚拟机所在硬盘分区)不够大的话,到时候作磁盘碎片整理都不行,Windows做磁盘整理时,被整理的盘分区至少需要该盘15%的剩余空间),也为了方便今后移动文件,将虚拟磁盘分割成个2GB大小,选择“Split virtual disk into 2 GB files”,然后进行“Next>”(“下一步”),见图16
16
下一步,见图17
17
  此处是选择的最后一步,如果没有需要改动的话,就鼠标左键单击“Finish”开始创建虚拟机了。
附:上面不是有个“Custom Hardware”(自定义硬件)么?选择它可以添加硬盘,并口,串口之类的虚拟硬件设备。当然,也可以通过它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设备,比如那个软驱“Floppy”就没有什么用处,呵呵。还有一个就是那个“Power on this virtual machine after creation”选项,没必要选,这样更自由^_^
OK,基本设置搞定,开始创建虚拟机吧。看看创建过程,图18
18
创建好后如图19所示:
19
OK,下一步就是真正的安装过程了。
前面我们提到选择安装介质的问题。现在我作如下回答:
19上面可以看到一个“Edit virtual machine settings”(编辑虚拟机设置项),鼠标左键单击此处。见图20
20
鼠标左键单击选择“Hardware”选项卡下面的“CD/DVD(IDE)”,就会出现右边的界面,在“Device
   Status”(“设备状态”)处选择“Connect at power on”(“开机连接”);在“Connection”下选择“Use physical drive”(“使用物理驱动器”,并设置为“Auto detect”(“自动检测”),此处如果对于没有安装虚拟光驱的朋友来说就选择”Use ISO image file”(“使用ISO 镜像文件”),并浏览“Browse”你硬盘上OpenBSDinstall4.5.iso文件所在位置,选中。图20中还有一个“Add”(“添加”)和一个“Remove”(“移除”)按钮,这就是用来添加或者移除虚拟硬件设备用的。
★★★★★特别说明:在创建玩虚拟磁盘后,因为全是碎片文件,最好先对硬盘做一个碎片整理,然后再开始安装OpenBSD。在安装完OpenBSD后,做一个Snapshot(快照,相当于windows中的ghost,一键还原)就磁盘碎片整理一次,根据我的经验,如果今后一次性整理的话,基本上就无法整理了。硬盘上全是碎片文件看起来很不爽是不是?^_^★★★★★
  在安装OpenBSD应该先做一下虚拟磁盘的规划,最好先拿一支笔和一张纸记录下来。因为有4G空间,我们作如下规划:
wd0a / root分区,256MB
wd0b /(swap) 交换分区,256MB
wd0d /tmp 临时文件分区,256MB
wd0e /var 256MB,如果要做web服务器或者邮件服务器的话,这个区就要大一些,因为数据库都安装在这个去。
wd0f /usr 用户区,2GB。这个区要很大,因为OpenBSD安装后,它的基本文件都在这个区,以后添加其他软件也都安装在这个区。
wd0g /home 家分区(这样翻译真难听-_-)1GB
注:上面的wd0a,wd0b之类的名字可以先不管。只作简要说明,wd表示IDE硬盘,0表示第一块硬盘,a,b,d表示第一、二、三个分区。为什么没有wd0c呢?这个去默认为安装windows程序系统使用的,OpenBSD不能使用。
  下面我们使用虚拟光驱加载OpenBSDISO镜像文件开始安装,加载文件的方法就不用我说了吧。在加载了ISO文件后,鼠标左键单击“Power on this virtual machine”按钮或者鼠标左键单击VMware菜单来“Edit”下面那个绿色的按钮,打卡虚拟机。如图21所示:
注:从图21开始我将使用VMwareCapture Screen功能截图。
启动虚拟机,加载安装介质,开始安装
参见图21
21
这里回暂停5s,可以直接按回车,或者让它自己继续运行,后面我回提到。下面见图22
22
完成初始化后进入安装界面,
Root on rd0a swap on rdob dump on rd0b
Erase ^?,werase ^W,kill ^U,intr ^C,status ^T
(I)nstall,(U)pgrade or (S)hell? i Enter
输入i后,按Enter键确认,进入下一步,见图23
23
为了节省篇幅,能在一幅图里显示的我就放在一幅图里,这样减少了图片的使用。
这一步会选择终端类型(Terminal type[vt220]是默认的,直接回车确认;
  接着是kbd( mapping?(“L”for list) [none] kbd就是keyboard,(8)是在manual手册里的所属部分,不用管,这里就是选择键盘映射模式),默认的为[none],可以直接回车,因为我们中国都是用的美式键盘,不会有问题的。这里用列出所有国家的键盘映射模式,我选择了一个us,然后回车确认;
然后在“Proceed with install?[no]”后输入 yes 或者y,回车确认开始安装;
然后选择可用的磁盘[wd0],回车确认;
  然后问是否使用wd0整块磁盘来安装OpenBSD,默认为[no],如果您还要在此虚拟磁盘上安装其他系统的话就回车。这里我们选择整块磁盘,输入yes,回车确认;
下面进入图24所示内容,开始设置磁盘(Setting up disks
24
在提示符“>”后输入 help,回车确认,会显示图上方的磁盘设置所有可用的命令。
  然后在提示符“>”后输入a a,前面一个a表示创建磁盘分区的命令,后面一个a是表示磁盘分区序列;偏移量(offset)不用管,在大小(size)后面输入大小256m,m表示MBG表示GB,这里不区分大小写。FS type是文件系统(file system)的意思,默认[4.2BSD],回车确认就是,其他不管。在挂载点(mount point)处输入 / 表示根分区。后面的照着我们在前面部分规划的输入。创建b分区的时候文件系统类型是默认交换分区(swap),回车确认就是,不要去修改。
下面进入图25
25
分区做好后,输入 p m显示分区情况,然后输入w,回车,q,再回车。w表示写分区表,q表示退出。
下面进入图26
26
上图中间部分有个确认,一直按回车,之道出现循环[/tmp]后输入done,回车确认。
然后开始下一步,输入yes,回车确认。进入图27
27
见上图27,开始设置系统主机名(Setting system hostname,随便您,这里我们输入:xiechangjun,回车确认;
下一步问是否配置网络(Config the network?[yes])默认为是,直接回车确认;
  然后出现可用的网络接口卡 em0,并问初始化那一块网卡,因为这里只有em0,所以直接回车确认。这里,如果您虚拟了两块网络接口卡的话,它会显示出来,您随便选择一块可用的就行;
  后面一直回车到(IPv4 address for em0?(or ‘none’ or ‘dhcp’)[dhcp],因为是虚拟机,采用DHCP获得IP最方便,所以我们选择使用DHCP方式获得IP),直接回车确认。然后您就会看到网卡em0 获取了IP,并绑定到 192.168.150.130 。关于DHCP的原理请查看其他资料或者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在此不再赘述。
下一步询问IPv6的设置,这里不使用,全部根据默认[no]的设置直接回车确认就行。
进入图28
28
  如上图28所示,依次回车一直到密码设置(Password for root account?(will not echo),就是为root账户设置密码,虽然是虚拟机,但是为了养成好的系统管理习惯,还是要设置密码,注意,这里您输入的密码不会显示任何内容。当您输入完后,回车确认,然后进一步确认输入密码,以保证两次输入的一致性,然后回车确认。
  开始选择安装介质,根据我们此次实验所设置的环境,加载介质(Location of sets?(cd disk ftp http or ‘done’)[cd],我们直接回车确认,后面依次回车。
下面进入图29
29
见上图29Set name? (or ‘done’)[bsd.mp],这一步询问我要选择安装那些组件,我们先选择所有,输入all,回车确认,进入图30
30
  是不是所有的组件都选上了?因为我的笔记本是单核的,而bsd.mp那个文件支持多核计算机用的,在这里用不着,输入 –bsd.mp,回车确认。这里,需要添加什么就输入“+文件名”,不需要什么的时候就输入“-文件名”。就如前面的“-bsd.mp”,如果要加上的话就为“+bsd.mp”
至于各个组件的作用请见http://www.openbsd.org/faq/faq4.html,这里不赘述。
进入图31
31
在做好最终选择后,输入done,回车确认。
进入图32
32
  上图32的上面部分就是安装的过程,自动的,不用管,看看就行了。^_^安装完成后又有一个Location of setscd disk ftp http or ‘done’[done],因为不再有其他需要,直接回车确认。后面根据您的需要,输入yes或者no,确认就是。如果今后要使用图形界面的话,设置X Window System那里必须是 yes
然后设置时区(What timezone are you in?(‘?’ for list),默认为[Canada/Mountain],我们在中国,肯定得另外设置,输入?,回车确认,进入图33
33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在最后那里输入 Asia/,回车确认。下面进入图34
34
根据情况,输入Chongqing,回车确认,系统提示时区设置好了(Setting local timezone to ‘Asia//Chongqing’…done.)。
  到此步骤就算是安装完成了了。最后需要重启系统,输入reboot或者 halt都行,然后回车确认。大功告成!
OpenBSD的基本设置即操作,见图35
35
  见上图35,这是重启后开机的第一个画面,我们可以看见有一个“boot>”提示符,系统会在那里暂停5s(默认时间长短,可以自己修改),这里是让我们选择登陆模式,进入单用户模式就从这一步开始,在“boot>”后面输入 boot –s,表示进入单用户模式。在这里我们先不管,只是介绍一个进入单用户模式的方法。直接回车就是,或者等待5s,让系统自己启动。
下面我们看图36
36
  36已经进入到登陆界面了。在login:后面输入用户名root,回车确认,然后输入我们在前面设置的密码,回车确认就可以登陆了。
注意:这里只是实验环境,为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建议以后新建一个常规账户登陆,需要使用超级用户(root)权限的时候再用su命令进入超级用户,使用完后用exit命令退出超级用户回到常规用户。
进入图37
37
  成功登陆系统后会有一个欢迎界面。在选择终端类型(Terminal Type?[vt220])那里直接回车确认即可。
注:此时的命令提示符是“#”,表明是以root角色登陆的,如果是以普通角色登陆的话,命令提示符就会是“$”
  下面我们使用df –h命令查看一下当前磁盘使用情况,以验证我在前面说的话。df disk free的意思,-h 选项是“Human-readable" output”的意思。其他选项可以使用OpenBSD系统自带的manual手册。在命令提示如“#”后面输入man df,回车确认即可。显示页面支持键盘上的PageUp,PageDown键。
  因为OpenBSD默认没有开启NTPDNetwork Time Protocol daemon)实用程序同步网络更新本地系统日期时间。所以日期时间会不准确。使用date命令查看当前系统日期时间,明显不对。那么我们就势必想更新日期时间。使用rdate –n time.windows.com,回车确认即可,更新成功后会如图37所示显示处正确的日期时间。rdate(set the system's date from a remote host),即从远程主机设置本地系统的日期。
再简单介绍一下FTP的使用,仍如图37所示,在命令提示符“#”后面输入:
ftp ftp.openbsd.org 回车确认。进入图38
38
成功连接远程FTP服务器后,会如图38所示提示输入用户名(Name(ftp.openbsd.org:root),
  在后面键入用户名ftp或者anonymous,回车确认即可,这是匿名用户登陆,密码为空,直接回车确认。关于FTP使用的详细教程请查询互联网资料。我这里给出这个例子只是给初学者一个感官上的认识。下面进入图39
39
  如图39所示,登陆远程FTP服务器成功后,会有一个欢迎画面。由于这不是本教程的主题,所以我们先断开连接,退出FTP,进入下一个环节。使用close命令关闭连接,exit或者bye命令退出FTP服务器。
40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使用pkg_add命令安装程序的过程,该过程如图40所示。注意有大小写区分噢!
#export PKG_PATH=ftp://ftp.openbsd.org/pub/OpenBSD/4.5/packages/amd64/ ①
#pkg_add –v bzip2-1.0.5.tgz ②
  上面①是设置pkg_add命令将要安装的文件所在的远程服务器路径;②就是使用pkg_add开始安装,-vverbose)选项是显示详细过程的意思。后面出现了一些错误,是我的网络问题,不过正好借助这个问题说明pkg_add使用程序会反复试探网络连接,直到安装成功为止。关于pkg_add使用程序的更多介绍,请查看OpenBSD系统自带的manual手册。查看方法:man pkg_add,回车确认。
  到此,关于OpenBSD的基本安装以及简单的介绍就结束了。相信读者已经大致了解了OpenBSD的安装过程。要想熟悉整个过程,最关键的一步还是自己动手,亲自安装,我只是在这里做一个引导,也算是为初学者做了一点点贡献吧,献丑了O(∩_∩)O~最后说一句:学习,动手实践是关键。勤使用manual手册,多Google


[ 本帖最后由 八重樱 于 2009-6-5 10:0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