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Ctrl + Alt + [F1] ~ [F6] :文字接口登入 tty1 ~ tty6 终端机;
Ctrl + Alt + [F7] :图形接口桌面。
由文字接口变到图形接口,哈哈!修改一下 /etc/inittab 这个档案
[root@test root]# command [-options] parameter1 parameter2 ...
指令 选项 参数(1) 参数(2)
说明:
0. 上面的指令与参数之下达中,字母的大小写代表意义不同:
1. command 为指令的名称,例如变换路径的指令为 cd 等等;
2. 中刮号[]并不存在于实际的指令中,而加入参数设定时,通常为 - 号,
有时候完整参数名称会输入 -- 符号;
3. parameter1 parameter2.. 为依附在 option 后面的参数,
或者是 command 的参数;
4. command, -options, parameter1.. 这几个咚咚中间以空格来区分,
不论空几格 shell 都视为一格;
5. 指令太长的时候,可以使用 \ 符号来跳脱 [Enter] 符号,
使指令连续到下一行。
简单好用的计算器: bc
设置小数位数scale=number
date时间日期
cal日历
正常关机步骤
观察系统的使用状态:如果要看目前有谁在在线,可以下达 who 这个指令,而如果要看网络的联机状态,可以下达 netstat -a 这个指令,而要看背景执行的程序可以执行 ps -aux 这个指令。使用这些指令可以让你稍微了解主机目前的使用状态!当然啰,就可以让你判断是否可以关机了(这些指令在后面 Linux 常用指令中会提及喔!)
通知在线使用者关机的时刻:要关机前总得给在线的使用者一些时间来结束他们的工作,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使用 shutdown 的特别指令来达到此一功能。
正确的关机指令使用:例如 shutdown 与 reboot 两个指令!
所以底下我们就来谈一谈关于这个关机的正确指令用法啰!
- 将数据同步写入硬盘中的指令: sync
- 最正确的关机指令: shutdown
- 重新开机: reboot
- 关机啰: halt
如果解决扇区错乱和忘记root密码的问题
开机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
扇区错乱:
在开机的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硬盘可能有坏轨或扇区错乱(数据损毁)的情况,这种情况虽然不容易发生在稳定的 Linux 系统下,不过由于不当的开关机还是可能会造成的,原因可能有:
- 最可能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断电或不正常关机所导致的硬盘磁道错乱, VBird 就曾经发生过多次因为跳电,家里的主机又没有安装不断电系统,结果就导致硬盘磁道错乱了!
- 硬盘使用率过高也是一个可能的原因,例如你开放了一个 FTP 服务,里面有些数据很有用,所以一堆人抢着下载,如果你又不是使用较稳定的 SCSI 接口硬盘,仅使用 IDE 接口的硬盘,虽然机率真的不高,但还是有可能造成磁道错乱的(这个问题其实在 Windows 系统下更容易发生哩!)。
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也可能很困难,如果您的根目录『/』并没有损毁,那就很容易解决,如果根目录已经损毁了,那就比较麻烦!
- 如果根目录没有损毁:假设你发生错误的磁盘区块是在 /dev/hda7 这一块,那么在开机的时候,屏幕应该会告诉你: press root pass word or ctrl+D : 这时候请输入 root 的密码登入系统:
- 在光标处输入 root 密码登入系统,进行单人单机的维护工作;
- 输入 fsck /dev/hda7 (fsck 为指令, /dev/hda7 为错误的磁盘区块,请依你的情况下达参数),这时屏幕会显示开始修理硬盘的讯息,如果有发现任何的错误时,屏幕会显示:clear [Y/N]?的询问讯息,就直接输入 Y 吧!
- 修理完成之后,以 reboot 重新开机啰!
- 如果根目录损毁了:一般初学者喜欢将自己的硬盘只划分为一个大区块,亦即只有根目录,那硬盘区块错乱一定是根目录的问题啰!这时你可以将硬盘拔掉,接到另一台 Linx 系统的计算机上,并且不要挂载(mount)该硬盘,然后以 root 的身份执行 fsck /dev/hdb1 (/dev/hdb1 指的是你的硬盘装置名称,你要依你的实际状况来设定),这样就 OK 啰!
- 如果硬盘整个坏掉:如果硬盘实在坏的离谱时,那就换一颗吧,如果不愿意换硬盘,那就重灌 Linux 吧,并且在重灌的时候,于 Format 项目中,选取『error check』项目,只是如此一来,format 会很慢,并且,何时会再坏掉也不确定!最好还是换一颗吧!
预防的方法:
- 妥善保养硬盘:例如:主机通电之后不要搬动,避免移动或震动硬盘;尽量降低硬盘的温度,可以加装风扇来冷却硬盘;或者可以换装 SCSI 硬盘。
- 划分不同的磁盘区块:如果诸位看官还记得的话,应该知道 Redhat 安装的方法可以分为四五种,有 upgrad, Server, Workstation 等等的,这些咚咚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磁盘划分的不同啦!通常我们会建议划分下列的磁盘区块:
这样划分有些好处,例如 /var 是系统预设的一些数据暂存或者是 cache 数据的储存目录,像 e-mail 就含在这里面。如果还有使用 proxy 时,因为常常存取,所以有可能会造成磁盘损坏,而当这部份的磁盘损坏时,由于其它的地方是没问题的,因此资料得以保存,而且在处理时也比较容易!
忘记 root 密码:
常常有些朋友在设定好了 Linux 之后,结果 root 密码给他忘记去!要重新安装吗?!不需要的,你只要以单人维护模式登入即可更改你的 root 密码喔!不过,目前的开机选单主要有 LILO 与 Grub 两种,这两种模式并不相同,有必要来说明一下:
- LILO:
您只要在出现 Lilo 选单的时候,输入:(请注意,如果是 Red Hat 7.0 以后的版本,会出现图形接口的 lilo ,这个时候请按下 [Ctrl] + x 即可进入纯文字接口的 lilo 啰!)
以进入单人单机维护模式(即为 run-level 1 ),然后再输入 passwd 这个指令,就可以直接更改 root 的密码啰!同时,如果图形接口无法登入的时候,也可以使用此一方法来进入单人单机的维护工作,然后再去修改 /etc/inittab 改变一下登入的预设模式,如此一来就可以在下次开机的时候以文字模式登入啰!同时请注意!如果您在设定启动的名称的时候,已经改变了启动的名称,例如我都喜欢在名称之后加上核心码,例如:Red-Hat-2.4.7,这个时候我就必须在 boot: 底下输入:
boot: Red-Hat-2.4.7 -s 或者是:
boot: Red-Hat-2.4.7 single 另外,您可能会遇到 Lilo 的开机问题,这个时候建议您先参考一下底下这一篇讨论,未来还会再次提到 lilo 的设定问题!
关于 Lilo !
- Grub:
grub 做为开机档案,要进入单人维护模式就比较麻烦一些!请回到
上面的图示
中查看一下,关于 grub 的图标,看到该图标的底下有些说明对不对!?对啦!这个时候,请按下『 e 』进入编辑画面,这个时候,你的画面会有点像底下的样子:
root (hd0,0)
kernel /boot/vmlinuz-2.4.19 root=/dev/hda1 此时,请将光标移动到 kernel 那一行,再按一次『 e 』进入 kernel 该行的编辑画面中,然后在出现的画面当中,最后方输入 single :
kernel /boot/vmlinuz-2.4.19 root=/dev/hda1 single 再按下『 Enter 』确定之后,按下 b 就可以 boot 看看啦! 关于 LILO 与 grub 我们会在后面继续加以介绍,这里先有概念即可!不过,并非所有版本的 Linux 皆可使用此一方法!例如 OpenLinux 就无法进入单人维护模式,因为他的单人维护模式『仍然需要输入 root 的密码!』哇!真是可怕吶!这个时候怎么办?呵呵!别担心,现在你还不会,看完了后面几个章节之后,您就一定会啦! ^_^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84443/showart_191904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