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816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inux下的IO端口和IO内存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9-03-10 11: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CPU对外设端口物理地址的编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IO映射方式,另一种是内存映射方式。
 Linux将基于IO映射方式的和内存映射方式的IO端口统称为IO区域(IO region)。
  IO region仍然是一种IO资源,因此它仍然可以用resource结构类型来描述。
  Linux管理IO region:
  1) request_region()
  把一个给定区间的IO端口分配给一个IO设备。
  2) check_region()
  检查一个给定区间的IO端口是否空闲,或者其中一些是否已经分配给某个IO设备。
  3) release_region()
  释放以前分配给一个IO设备的给定区间的IO端口。
  Linux中可以通过以下辅助函数来访问IO端口:
  inb(),inw(),inl(),outb(),outw(),outl()
  “b”“w”“l”分别代表8位,16位,32位。
 对IO内存资源的访问
  1) request_mem_region()
  请求分配指定的IO内存资源。
  2) check_mem_region()
  检查指定的IO内存资源是否已被占用。
  3) release_mem_region()
  释放指定的IO内存资源。
  其中传给函数的start address参数是内存区的物理地址(以上函数参数表已省略)。
  驱动开发人员可以将内存映射方式的IO端口和外设内存统一看作是IO内存资源。
  ioremap()用来将IO资源的物理地址映射到内核虚地址空间(3GB - 4GB)中,参数addr是指向内核虚地址的指针。
  Linux中可以通过以下辅助函数来访问IO内存资源:
  readb(),readw(),readl(),writeb(),writew(),writel()。
  Linux在kernel/resource.c文件中定义了全局变量ioport_resource和iomem_resource,来分别描述基于IO映射方式的整个IO端口空间和基于内存映射方式的IO内存资源空间(包括IO端口和外设内存)。
1)关于IO与内存空间:
    在X86处理器中存在着I/O空间的概念,I/O空间是相对于内存空间而言的,它通过特定的指令in、out来访问。端口号标识了外设的寄存器地址。Intel语法的in、out指令格式为:
    IN 累加器, {端口号│DX}
    OUT {端口号│DX},累加器
    目前,大多数嵌入式微控制器如ARM、PowerPC等中并不提供I/O空间,而仅存在内存空间。内存空间可以直接通过地址、指针来访问,程序和程序运行中使用的变量和其他数据都存在于内存空间中。
    即便是在X86处理器中,虽然提供了I/O空间,如果由我们自己设计电路板,外设仍然可以只挂接在内存空间。此时,CPU可以像访问一个内存单元那样访问外设I/O端口,而不需要设立专门的I/O指令。因此,内存空间是必须的,而I/O空间是可选的。
(2)inb和outb:
在Linux设备驱动中,宜使用Linux内核提供的函数来访问定位于I/O空间的端口,这些函数包括:
· 读写字节端口(8位宽)
unsigned inb(unsigned port);
void outb(unsigned char byte, unsigned port);
· 读写字端口(16位宽)
unsigned inw(unsigned port);
void outw(unsigned short word, unsigned port);
· 读写长字端口(32位宽)
unsigned inl(unsigned port);
void outl(unsigned longword, unsigned port);
· 读写一串字节
void insb(unsigned port, void *addr, unsigned long count);
void outsb(unsigned port, void *addr, unsigned long count);
· insb()从端口port开始读count个字节端口,并将读取结果写入addr指向的内存;outsb()将addr指向的内存的count个字节连续地写入port开始的端口。
· 读写一串字
void insw(unsigned port, void *addr, unsigned long count);
void outsw(unsigned port, void *addr, unsigned long count);
· 读写一串长字
void insl(unsigned port, void *addr, unsigned long count);
void outsl(unsigned port, void *addr, unsigned long count);
上述各函数中I/O端口号port的类型高度依赖于具体的硬件平台,因此,只是写出了unsigned。
(3)readb和writeb:
在设备的物理地址被映射到虚拟地址之后,尽管可以直接通过指针访问这些地址,但是工程师宜使用Linux内核的如下一组函数来完成设备内存映射的虚拟地址的读写,这些函数包括:
· 读I/O内存
unsigned int ioread8(void *addr);
unsigned int ioread16(void *addr);
unsigned int ioread32(void *addr);
与上述函数对应的较早版本的函数为(这些函数在Linux 2.6中仍然被支持):
unsigned readb(address);
unsigned readw(address);
unsigned readl(address);
· 写I/O内存
void iowrite8(u8 value, void *addr);
void iowrite16(u16 value, void *addr);
void iowrite32(u32 value, void *addr);
与上述函数对应的较早版本的函数为(这些函数在Linux 2.6中仍然被支持):
void writeb(unsigned value, address);
void writew(unsigned value, address);
void writel(unsigned value, address);
(4)把I/O端口映射到“内存空间”:
void *ioport_map(unsigned long port, unsigned int count);
通过这个函数,可以把port开始的count个连续的I/O端口重映射为一段“内存空间”。然后就可以在其返回的地址上像访问I/O内存一样访问这些I/O端口。当不再需要这种映射时,需要调用下面的函数来撤消:
void ioport_unmap(void *addr);
实际上,分析ioport_map()的源代码可发现,所谓的映射到内存空间行为实际上是给开发人员制造的一个“假象”,并没有映射到内核虚拟地址,仅仅是为了让工程师可使用统一的I/O内存访问接口访问I/O端口。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82249/showart_185767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