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贴此文档,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原帖由 bwater 于 2009-1-13 18:14 发表 ![]()
我在redhat as4上按文档配置了双网卡绑定
[RH] #more /proc/net/bonding/bond0
Ethernet Channel Bonding Driver: v3.0.3 (March 23, 2006)
Bonding Mode: fault-tolerance (active-backup)
Primary Sla ...
RHEL支持在内核级实现将多个物理网卡帮定为一个逻辑bonding设备,通过把多个物理网卡帮定为一个逻辑设备,可以实现增加带宽吞吐量,提供冗余。
为了创建一个bonding设备,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创建文件ifcfg-bond<N>,N是一个数字,例如0。
该文件内容对不同类型网卡的帮定都是一样的,例如以太设备。唯一的区别是DEVICE=应该是bond<N>,下面是一个示例文件:
DEVICE=bond0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NETWORK=192.168.0.0
NETMASK=255.255.255.0
IPADDR=192.168.0.11
USERCTL=no
一旦创建了bonding接口,bonding设备包含的网卡设备必须进行配置,在配置文件中添加到MASTER=和SLAVE=,所有网卡的配置文件都是类似的,例如一个bonding设备帮定了两个网卡,eth0和eth1的配置文件可能如下:
DEVICE=eth<N>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MASTER=bond0
SLAVE=yes
USERCTL=no
在本例中,把<N>替换为网卡编号。
为了激活bonding设备,必须加载内核模块,在RHEL4和RHEL3下加载模块的过程稍有不同。
RHEL4
为了确保在bonding设备在启动时模块被加载,在/etc/modprobe.conf中添加如下内容:
install bond<N> /sbin/modprobe bonding -o bond<N> miimon=100 mode=0
替换<N>为设备编号,例如0。
注:我做的时候,就是按上述文档操作(文档非原创),如果文档中有错误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