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49
|
作者:袁萌
实际上,Cohen先生的“开源商业模式已经失败”文章一经发表,立即招来无数反对声音,在1~2天之内,就有2,430篇新文章引用此文,而且多半持批评意见。
12月1日,美国《商业周刊》(网络版)“开源软件模式已经濒临崩溃”(OpenSource: The Model is Broken,byStuartCohen,12月1日)一文,不说其中译文翻译之蹩脚,其内容之误译、错译不少,真害死人。中译文作者也不管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就单独地翻译此文,叫人莫名其妙,稀里糊涂,不知事实真相,影响极坏(此文被国内媒体引用728次)。12月2日,发表的中译文更为糟糕,这里不想提了。这是什么回事情?
11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本刊女记者RachaelKing的一篇特别报告,题为:“开源模式:经济萧条中的一线希望”(原文OpenSource: A Silver Lining in the EconomicSlump),主题是说,尽管股价下跌,企业IT支出锐减,但是,开源软件企业的销售却在猛增(booming)。记者King例举了两个实例:1、JasperSoft业绩分析公司;2、Asterisk网络电话公司。JasperSoft的主打产品是“业绩分析软件”,这是一款真正的开源软件(即允许自由地再分发)产品,其程序源代码的开发在全球范围内有9万多开发者和志愿者参与,经历了很长时间逐步得以完善。实际上,JasperSoft公司只有80名全职员工,对该软件产品的代码开发过程所做的贡献并不多。JasperSoft的具体做法是,基本软件免费,支持服务(或者,附加一些新特性)收费,而且支持服务所需的年费要比其他商业软件产品竞争对手低许多(节省85~90%的费用)。比如,今年10月份,JasperSoft产品的自由下载量超过30次,付费用户总数高达9,000人(企业),分布在96个国家。这是因为JasperSoft的经营运气好吗?显然,不是。King女士的结论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开源软件企业更加具有耐受力(endurance)。至于Asterisk网络电话公司(典型的开源企业),人们不难想象的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紧缩IT开支,当然更加欢迎网络电话业务。
12月1日,美国《商业周刊》(网络版)有意安排了一篇反对的声音(作品),即前《世界开源实验室》(即OSDL)的创办人,后来离开OSDL自己创办“协同软件公司”的StuartCohen先生的上述文章,一正一反,便于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讨论,分清是非,提高认识。不料我国某些记者有意闭起眼睛,只看一个方面,不管另一方面,如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大呼小叫,反对开源,招惹眼球。实际上,Cohen先生的“开源商业模式已经失败”文章一经发表,立即招来无数反对声音,在1~2天之内,就有2,430篇新文章引用此文,而且多半持批评意见。反对方的主要论点是,StuartCohen先生的论点根本不符合客观事实,比如:SugarCRM、Alfresco、Pentaho、Hyperic以及MySQL等都是一些很成功的开源企业,它们虽然成不了巨无霸,但是,它们肯定是一些生命力极强的耐寒(指抵抗经济低迷的能力)企业。我始终纳闷,我国业界一有风吹草动,必定有人立即跳出来反对开源。开源究竟怎么你了?一说自由软件,有人就像要挖他祖坟一样,商业软件的毒素简直太深了!
[ 本帖最后由 Send_linux 于 2009-2-12 11:1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