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我不知道答案,只是一直在怀疑这个问题。
qt3到qt4无可后非,商业公司行为。按照trolltech(现在应该是nokia)的说法,qt4到qt5不会发生像3-4这样规模的api变化。
但KDE从3到4的付出是否值得总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
每次kde大版本变化,都会导致一批优秀程序死掉,比如kdetv(kwintv),这个程序在kde2时达到顶峰,kde到3后再也没有出过stable版本。
kde3到kde4,最大的工作是迁移而不是改进(当然,迁移过程中也有改进,但更多的是迁移),除了plasma之外,关键是,Plasma或者说Desktop gadgets方式是对是错到目前也没有一个产品来验证,至少vista失败了,虽然不仅仅因为这个,到目前为止,桌面上放的最多的还是quick launcher而不是gadgets,Windows如此,Mac也是如此,虽然Mac有个dash board,但那不是默认方式,而且,桌面大部分时间被窗口遮挡,上面放什么都只是偶尔看一眼而已。
说到组件迁移,代价就太大了,qt3到qt4虽然感觉上没有变,但很多类、接口都发生了变化,虽然有了更好的graphics实现和其他设计,但代码迁移过程中实际上并不顺利,大量的KDE组件,直到kde 4.1之后才迁移过来,而且,稳定性凡是使用KDE4的都知道。
可用是一回事,真正用又是一回事。比如knotes,原来kde3那个不规则大头钉就没有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实现同样的功能,并不是创新,而是要用qt4 API重写一遍,开发者的选择是先不实现,以后再说。
而kded, kdeinit之类讨论过多年,用户想去掉的东西到现在还是存在,并且被KDE程序严格依赖,很多轻量级桌面用户拒绝在他们的桌面环境下使用KDE程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启动一个gtk/gnome程序,启动的就是程序自己,而启动一个KDE程序,后面一串东西都被启动了,即使你的桌面环境不是KDE。
当然,KDE4有了很多的改进,比如使用shared-mime-info了,以后系统中不需要gnome一套,kde一套mime定义了。比如system tray符合freedesktop规范了,这样,不会在发生某些kde程序的托盘在某些桌面环境无法dock的问题了。比如,有了solid,nemopuk,phonon之类的设计了,这些都是框架性的东西,都是不错的。至少对KDE是这样,其他的桌面环境就不用考虑了,我从来不认为会有人在其他环境使用KDE的框架性实现,依赖太高了,至少需要一个qt4,还要一堆kde library。所以,一个不奇怪但看上去很奇怪的事情是KDE会用gnome的一些开发库,gnome从来不用KDE的,这是跟dependency有关系的,比如libxml之类的。
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想想一个商业公司在运转kde3到kde4这样的项目变化时会做出什么选择,估计微软一定会说no,google或许也会。
这一切都要看付出和收获而定。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72995/showart_177361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