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741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地安装Backtrack3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9-01-02 20: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先来粗略的介绍下Backtrack,它是目前最好的用于安全渗透(Security Penetration)的Linux发行版。
如果您还不了解的话,那么
请看此处
,具体的我也说不好。
关于这篇文章还得说一下。本来安装Linux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这个Backtrack是个LiveCD版,发行思路跟其他发行版有点不同(下面翻译正文会有原因说明);另外Wiki上面有安装方法的介绍,可是不适用最新的Backtrack 3,原来较早版本带着的一个图形界面安装脚本(bt-install.kmdr)在BT3上不见了。后来在一个伊朗人的博客上才找到了完整的安装方法,所以想在这里大体的翻译一下,供国内的朋友使用,有觉得翻译不准的可以参考
原文
。下面开始翻译。
++++++++++++++++++++++++++++++++++++++++++++++++++
本地安装BackTrack3
2008年7月12日
BackTrack3 于几周前发布了,相信很多人已经用上了。此版相比2甚至3-beta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很
多变化都是在背后的,比如升级了核心组件,软件,内核,KDE,内核模块等等。到处都有关于BT3的新闻报道。
这篇日志不是用来介绍BT3的,而是关于如何把它装在已经装有其他操作系统(Xp或者Vista?!)的硬盘上并
从之启动的,而不是从闪存或CD上。
BT3,跟其他的Live CD发行版一样,一直想让用户知道它就是一个Live发行版而已,而不是一个供你每天
使用的操作系统。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因为很少有用户能够把一个精简过的版本反过来扩展为一个稳定可靠的
能够用来工作的操作系统,这与它的设计初衷相悖,BT3也不例外。我已经收到了周围很多用BT2/3来处理
安全评估和渗透测试之外的事物的用户的问题报告。正缘于此,经过一些发展,目前:
BT3 Final没有内置的可以使自己从硬盘启动的脚本/选项/工具。
是的,原来BT3-Beta有一些那样的坏掉的脚本,可是现在就连它们也被拿去了 :)
下面是安装的步骤:
1、腾出至少4G的硬盘空间,为此你有可能删掉一个windows逻辑分区或者用第三方软件如Partition-Magic
来调整当前卷的大小。
2、用你自己喜欢的win32工具或者启动进入BT3后用'Qtparted'在空闲磁盘空间上创建Ext2/3分区。请不
要问我如何把一个卷格式化为Ext2/3分区,自己学去!
3、如果在上一步你没有启动BT3,那么现在启动;如果是启动进入系统后完成的上一步,那么现在重启,然后再一次用闪存或Live CD启动系统。
4、复制
BT3.kmdr
到'/usr/share/slax/'目录。这是你所需要的不见的安装脚本。尽管它只是一个包含
诸如'cp','chmod'命令的脚本,但是像我这种懒人更喜欢这种干净的,自动的方式。
5、确保Backtrack能够自动挂载你前面分出的Ext2/3分区,这可以通过执行'mount'命令查看。如果没有
的话,请手动挂载: 'mount /dev/hda7 /mnt/hda7' (译注:'/mnt/hda7'目录需手动即时创建)。
这里的'hda7'可能会因你自己的硬件和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如果你不知该用什么,请再次使用'Qtparted',
查看新创建的那个分区的名字,然后对它使用上面的'mount'命令。
6、用这个命令执行安装脚本:
'kmdr-excutor /usr/share/slax/BT3.kmdr'
7、在出现的图形界面上,"source"缺省的就是了。设置"Install Backtrack to"为你新创建的那个分区,比如我的是'/dev/hda7'."Write New MBR"也保持缺省(我的是'/dev/hda')。
8、根据你希望硬盘启动BT3的方式选择"Live"或者"Real"选项。如果设置为'Live'选项系统就会像从一个
闪存/CD启动一样。所有的东西都从原生的开始而且每次系统启动的时候都会进行硬件检测等一堆事情。如果
设置为'Real'顾名思义系统的安装和启动就和其他的常见Linux发行版一样。软件包('zml' 模块)在安装
的过程中会被解压到硬盘,这样在安装完后配置和使用系统也会更为惬意。请听我的劝告,选择'Real'安装。
9、点击"INSTALL"然后离开桌前,喝杯咖啡,或者做一些你认为比死慢的安装过程还要费时的消遣 :)
不要担心系统"挂掉",安装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10、完成以后,是使你的系统能够硬盘启动BT3的时候了。你肯定想要和现在的系统多重启动(我假设你用
的是Win XP)。好的。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所需做的是'chroot'到新的Ext2/3分区并安装"lilo"到
"MBR",这样就完成了。但是BT3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一些已知的/鸡巴原因,普通的'chroot'过程是不行
的,那只会在安装"lilo"到MBR的过程中产生乱七八糟的问题。下面才是正确的做法。
首先,运行这两条命令:
'bt~# mount --bind /dev/ /mnt/hda7/dev/'
'bt~# mount -t proc /proc /mnt/hda7/proc/'
现在我们通过执行 'chroot /dev/hda7/'命令来转换到我们新的Ext2/3分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我们现在安装"lilo"作为我们的引导器。
10、改变"/etc/lilo.conf"的内容如下所示的那样。但是需要提出警告的是你需要更改下面的配置
与你自己的系统相符。比如你的系统挂载的是"/dev/sda"而不是"/dev/hda"的驱动器,那么改变它
以和你的系统匹配。傻子都知道该怎么弄!
"lilo.conf"的内容应该是这样的:
"
boot = /dev/hda
compact
prompt
timeout = 50
change-rules
reset
default=MS-Windows_XP
vga=0x317
image =  /boot/vmlinuz
root = current
label = "BackTrack3"
read-only
other = /dev/hda1
label = "MS-Windows_XP"
table = /dev/hda
"
你可以用'nano'或'vim'来做上面的更改,比如'nano /etc/lilo.conf'.
11、保存了新的"lilo.conf"以后,在终端运行'lilo'命令,然后会提示说以成功安装"lilo"到"MBR".
成功了!退出"chroot"(译注:通过'exit'命令)然后重启系统,你就会看见默认的红色的奇丑无比的
"lilo"菜单了 :)

**通常情况下,如果你走错了一步的话你会发现已经找不着windoz的引导菜单了,觉得再也运行不了
windoz了,不用慌。安装lilo的时候很容易弄乱MBR.如果你因此或者其他原因不再想用lilo了的话,
下面教你怎样恢复:
找一个Windoz安装(引导)CD/软盘,然后引导进去古老的运行良好的Ms-Dos提示符。新的可引导
Windoz安装CD并不行,因为它会直接启动Windoz安装程序。找一个旧点的,或者直接创建一个启动引导
CD/软盘,或者从因特网上下载一个。这个引导盘可以让你进入到MS-Dos以后执行‘FDISK’程序。
启动到Dos以后,运行'fdisk.exe /MBR'.下次重启后,一切又回到了从前。
如果你不喜欢我写的这些的话,这里是另一个告诉你如何在硬盘上安装BackTrack3的文档。我要再一次
警告我不对您因为遵照上面这些步骤而对您系统造成的损坏不负任何的责任!请不要恢复此日志抱怨说
您没搞定!您自己选择是否要冒险!
S.HAMID KASHFI ,4:36AM.
++++++++++++++++++++++++++++++++++++++++++++++
译后记:
事实上我自己并没有硬盘安装,而是安装在UBUNTU下的VirtualBox上。
本来我可以直接写写主要步骤,但是我觉得这样把原作完全的翻译一遍是对原作者的尊重。
这也是我翻译的第一篇文章,还真是累!当然我也要说,我不能保证自己翻译(说)的完全对,
不对您自己的选择做任何的保证!
                                                            lijian
                                                         2009年1月2日 8:20PM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82396/showart_176900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