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218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usb通信基础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10-22 11: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USB通信的基础(转摘)
枚举过程的个人体会:
USB设备通信的重点是控制传输阶段的枚举过程,即对EP0部分编程,此部分结合MCU数据手册非常重要,要弄清楚EP0_CSR各标志位如何使用,这部分花了我不少时间。对于枚举过程,每个步骤要记住3个阶段:设置 – 数据(可无,可多个包) – 状态,每个阶段又分3个包:令牌 - 数据 - 握手。我们所要关心的时数据阶段及数据包部分,而状态阶段及握手包部分是结合MCU手册编程使得硬件自动实现。

下面转载USB相关基础知识:

USB的重要关键字:
  1、端点:位于USB设备或主机上的一个数据缓冲区,用来存放和发送USB的各种数据,每一个端点都有惟一的确定地址,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如输入端点、输出端点、配置端点、批量传输端点)
  2、帧:时间概念,在USB中,一帧就是1MS,它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包含了一系列总线动作,USB将1帧分为好几份,每一份中是一个USB的传输动作。
  3、上行、下行:设备到主机为上行,主机到设备为下行

USB的传输线结构:
一条USB的传输线分别由地线、电源线、D+、D-四条线构成,D+和D-是差分输入线,它使用的是3.3V的电压(注意哦,与CMOS的5V电平不同),而电源线和地线可向设备提供5V电压,最大电流为500mA。

USB数据格式:
USB数据是由二进制数字串构成的,首先数字串构成域(有七种),域再构成包,包再构成事务(IN、OUT、SETUP),事务最后构成传输(中断传输、并行传输、批量传输和控制传输)。数据在USB线里传送是由低位到高位发送的。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域、包、事务、传输,请注意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域:是USB数据最小的单位,由若干位组成(至于是多少位由具体的域决定),域可分为七个类型:
  1、同步域(SYNC),八位,值固定为0000 0001,用于本地时钟与输入同步
  2、标识域(PID),由四位标识符+四位标识符反码构成,表明包的类型和格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里可以计算出,USB的标识码有16种,在USB1.1规范里面,只用了十种标识码,USB2.0使用了十六种标识码,标识码的作用是用来说明包的属性的,标识码是和包联系在一起的,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数据包的类型,数据包分为令牌包、数据、握手包和特殊包四种,标识码分别有以下十种(1.1规范):
令牌包 :
0x01 输出(OUT)启动一个方向为主机到设备的传输,并包含了设备地址和标号
0x09 输入 (IN) 启动一个方向为设备到主机的传输,并包含了设备地址和标号
0x05 帧起始(SOF)表示一个帧的开始,并且包含了相应的帧号
0x0d 设置(SETUP)启动一个控制传输,用于主机对设备的初始化
数据包 :
0x03 偶数据包(DATA0),
0x0b 奇数据包(DATA1)
握手包:
0x02 确认接收到无误的数据包(ACK)
0x0a 无效,接收(发送)端正在忙而无法接收(发送)信息
0x0e 错误,端点被禁止或不支持控制管道请求
特殊包 0x0C 前导,用于启动下行端口的低速设备的数据传输
  3、地址域(ADDR):七位地址,代表了设备在主机上的地址,地址000 0000被命名为零地址,是任何一个设备第一次连接到主机时,在被主机配置、枚举前的默认地址,由此可以知道为什么一个USB主机只能接127个设备的原因。
  4、端点域(ENDP),四位,由此可知一个USB设备有的端点数量最大为16个。
  5、帧号域(FRAM),11位,每一个帧都有一个特定的帧号,帧号域最大容量0x800,对于同步传输有重要意义(同步传输为四种传输类型之一,请看下面)。
  6、数据域(DATA):长度为0~1023字节,在不同的传输类型中,数据域的长度各不相同,但必须为整数个字节的长度
  7、校验域(CRC):对令牌包和数据包(对于包的分类请看下面)中非PID域进行校验的一种方法,CRC校验在通讯中应用很泛,是一种很好的校验方法,至于具体的校验方法这里就不多说,请查阅相关资料,只须注意CRC码的除法是模2运算,不同于10进制中的除法。

二、包:由域构成的包有四种类型,分别是令牌包、数据包、握手包和特殊包,前面三种是重要的包,不同的包的域结构不同,介绍如下:
  1、令牌包:可分为输入包、输出包、设置包和帧起始包(注意这里的输入包是用于设置输入命令的,输出包是用来设置输出命令的,而不是放据数的)
其中输入包、输出包和设置包的格式都是一样的:
SYNC+PID+ADDR+ENDP+CRC5(五位的校验码)   
(上面的缩写解释请看上面域的介绍,PID码的具体定义在上面)
帧起始包的格式:
SYNC+PID+11位FRAM+CRC5(五位的校验码)
  2、数据包:分为DATA0包和DATA1包,当USB发送数据的时候,当一次发送的数据长度大于相应端点的容量时,就需要把数据包分为好几个包,分批发送,DATA0包和DATA1包交替发送,即如果第一个数据包是DATA0,那第二个数据包就是DATA1。但也有例外情况,在同步传输中(四类传输类型中之一),所有的数据包都是为DATA0,格式如下:
SYNC+PID+0~1023字节+CRC16
  3、握手包:结构最为简单的包,格式如下
SYNC+PID

三、事务:分别有IN事务、OUT事务和SETUP事务三大事务,每一种事务都由令牌包、数据包、握手包三个阶段构成,这里用阶段的意思是因为这些包的发送是有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的,事务的三个阶段如下:
  1、令牌包阶段:启动一个输入、输出或设置的事务
  2、数据包阶段:按输入、输出发送相应的数据
  3、握手包阶段:返回数据接收情况,在同步传输的IN和OUT事务中没有这个阶段,这是比较特殊的。
事务的三种类型如下(以下按三个阶段来说明一个事务):
(1)IN事务:
令牌包阶段——主机发送一个PID为IN的输入包给设备,通知设备要往主机发送数据;
数据包阶段——设备根据情况会作出三种反应(要注意:数据包阶段也不总是传送数据的,根据传输情况还会提前进入握手包阶段)
  1) 设备端点正常,设备往入主机里面发出数据包(DATA0与DATA1交替);
  2) 设备正在忙,无法往主机发出数据包就发送NAK无效包,IN事务提前结束,到了下一个IN事务才继续;
  3) 相应设备端点被禁止,发送错误包STALL包,事务也就提前结束了,总线进入空闲状态。
握手包阶段——主机正确接收到数据之后就会向设备发送ACK包。
(2)OUT事务:
    令牌包阶段——主机发送一个PID为OUT的输出包给设备,通知设备要接收数据;
    数据包阶段——比较简单,就是主机会设备送数据,DATA0与DATA1交替
    握手包阶段——设备根据情况会作出三种反应:
  1)设备端点接收正确,设备往入主机返回ACK,通知主机可以发送新的数据,如果数据包发生了CRC校验错误,将不返回任何握手信息;
  2) 设备正在忙,无法往主机发出数据包就发送NAK无效包,通知主机再次发送数据;
  3) 相应设备端点被禁止,发送错误包STALL包,事务提前结束,总线直接进入空闲状态。
(3)SETUP事务:
    令牌包阶段——主机发送一个PID为SETUP的输出包给设备,通知设备要接收数据;
    数据包阶段——比较简单,就是主机会设备送数据,注意,这里只有一个固定为8个字节的DATA0包,这8个字节的内容就是标准的USB设备请求命令:
    标准的USB设备请求命令是用在控制传输中的“初始设置步骤”里的数据包阶段(即DATA0,由八个字节构成),请看回问答四的内容。标准USB设备请求命令共有11个,大小都是8个字节,具有相同的结构,由5个字段构成(字段是标准请求命令的数据部分),结构如下(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字节数,首字母bm,b,w分别表示位图、字节,双字节):
    bmRequestType(1)+bRequest(1)+wvalue(2)+wIndex(2)+wLength(2)
各字段的意义如下:
bmRequestType:D7D6D5D4D3D2D1D0
D7=0主机到设备
=1设备到主机;
D6D5=00标准请求命令
    =01 类请求命令
    =10用户定义的命令
    =11保留值
D4D3D2D1D0=00000 接收者为设备
          =00001 接收者为设备
          =00010 接收者为端点
          =00011 接收者为其他接收者
          =其他  其他值保留
bRequest:请求命令代码,在标准的USB命令中,每一个命令都定义了编号,编号的值就为字段的值,编号与命令名称如下(要注意这里的命令代码要与其他字段结合使用,可以说命令代码是标准请求命令代码的核心,正是因为这些命令代码而决定了11个USB标准请求命令):
0) 0  GET_STATUS:用来返回特定接收者的状态
1) 1  CLEAR_FEATURE:用来清除或禁止接收者的某些特性
2) 3  SET_FEATURE:用来启用或激活命令接收者的某些特性
3) 5  SET_ADDRESS:用来给设备分配地址
4) 6  GET_DEscriptOR:用于主机获取设备的特定描述符
5) 7  SET_DEscriptOR:修改设备中有关的描述符,或者增加新的描述符
6) 8  GET_CONFIGURATION:用于主机获取设备当前设备的配置值(注同上面的不同)  
7) 9  SET_CONFIGURATION:用于主机指示设备采用的要求的配置
8) 10  GET_INTERFACE:用于获取当前某个接口描述符编号
9) 11  SET_INTERFACE:用于主机要求设备用某个描述符来描述接口
10) 12 SYNCH_FRAME:用于设备设置和报告一个端点的同步帧
以上的11个命令要说得明白真的有一匹布那么长,请各位去看书吧,这里就不多说了,控制传输是USB的重心,而这11个命令是控制传输的重心,所以这11个命令是重中之重,这个搞明白了,USB就算是入门了。
    握手包阶段——设备接收到主机的命令信息后,返回ACK,此后总线进入空闲状态,并准备下一个传输(在SETUP事务后通常是一个IN或OUT事务构成的传输)。

四、传输:传输由OUT、IN、SETUP事务其中的事务构成,传输有四种类型,中断传输、批量传输、同步传输、控制传输,其中中断传输和批量转输的结构一样,同步传输有最简单的结构,而控制传输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传输。
  1、中断传输:由OUT事务和IN事务构成,用于键盘、鼠标等HID设备的数据传输中。
  2、批量传输:由OUT事务和IN事务构成,用于大容量数据传输,没有固定的传输速率,也不占用带宽,当总线忙时,USB会优先进行其他类型的数据传输,而暂时停止批量转输。
  3、同步传输:由OUT事务和IN事务构成,有两个特殊地方,第一,在同步传输的IN和OUT事务中是没有返回包阶段的;第二,在数据包阶段所有的数据包都为DATA0。
  4、控制传输: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传输,控制传输由三个阶段构成(初始设置阶段、可选数据阶段、状态信息步骤),每一个阶段可以看成一个的传输,也就是说控制传输其实是由三个传输构成的,用来于USB设备初次加接到主机之后,主机通过控制传输来交换信息,设备地址和读取设备的描述符,使得主机识别设备,并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这是每一个USB开发者都要关心的问题。
  (1)初始设置步骤:就是一个由SET事务构成的传输
  (2)可选数据步骤:就是一个由IN或OUT事务构成的传输,这个步骤是可选的,要看初始设置步骤有没有要求读/写数据(由SET事务的数据包阶段发送的标准请求命令决定)
  (3)状态信息步骤:顾名思义,这个步骤就是要获取状态信息,由IN或OUT事务构成的传输,但是要注意这里的IN和OUT事务和之前的INT和OUT事务有两点不同:
   1)传输方向相反,通常IN表示设备往主机送数据,OUT表示主机往设备送数据;在这里,IN表示主机往设备送数据,而OUT表示设备往主机送数据,这是为了和可选数据步骤相结合;
   2)在这个步骤里,数据包阶段的数据包都是0长度的,即SYNC+PID+CRC16。

具体枚举步骤及图解见另一篇文章。。。
-------
转摘地址
http://blog.chinaunix.net/u1/58780/showart_476909.html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83043/showart_133210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