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166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程间通信对管道读写的理解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07-24 18: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linux
            进程间通信的几种主要手段中。其中管道和有名管道是最早的进程间通信机制之一,
    管道可用于具有亲缘关系进程间的通信,有名管道克服了管道没有名字的限制,因此,除具
    有管道所具有的功能外,它还允许无亲缘关系进程间的通信。
    管道具有以下特点:
    管道是半双工的,数据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需要双方通信时,需要建立起两个管道;
    只能用于父子进程或者兄弟进程之间(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
    单独构成一种独立的文件系统:管道对于管道两端的进程而言,就是一个文件,但它不是普
    通的文件,它不属于某种文件系统,而是自立门户,单独构成一种文件系统,并且只存在与内存中。
                   
    数据的读出和写入:
    一个进程向管道中写的内容被管道另一端的进程读出。写入的内容每次都添加在管道缓冲区
    的末尾,并且每次都是从缓冲区的头部读出数据。
    然而 管道应用的一个重大限制是它没有名字,因此,只能用于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间通信,
    在有名管 道(named
            pipe或FIFO)提出后,该限制得到了克服。FIFO不同于管道之处在于它
    提供一个路径名与之关联,以FIFO的文件形式存在于文件系统中。这样,即
            使与FIFO的创建
    进程不存在亲缘关系的进程,只要可以访问该路径,就能够彼此通过FIFO相互通信(能够访问
    该路径的进程以及FIFO的创建进程之
            间),因此,通过FIFO不相关的进程也能交换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FIFO严格遵循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对管道及FIFO的读总是从
    开始处返回数据,对它们的写则把数据添加到末尾。它们不支持诸如lseek()等文件定位操作。
    管道的创建
    #include
    int pipe(int fd[2])
    fd为filedescriptors的缩写,其为一个二元数组,用于存放pipe函数所创建管道的两个
    文件描述符,fd[0]存放管道读取端的文件描述符,fd[1]用于存放管道写入端的文件描述符。
    函数创建的管道的两端处于一个进程中间,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太大意义,因此,一个进程在由
    pipe()创建管道后,一般再fork一个子进程,需要是调用exec函数族使子进程执行所需程序
    。然后通过管道实现父子进程间的通信(因此也不难推出,只要两个进程中存在亲缘关系,这
    里的亲缘关系指的是具有共同的祖先,都可以采用管道方式来进行通信)。

      有名管道的创建
      #include
      #include
      int mkfifo(const char * pathname, mode_t mode)
      该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一个普通的路径名,也就是创建后FIFO的名字。第二个参数与打开普通文件
      的open()函数中的mode 参数相同。
      如果mkfifo的第一个参数是一个已经存在的路径名时,会返回EEXIST错误,所以一般典型的调用
      代码首先会检查是否返回该错误,如果确实返回该错误,那么只要调用打开FIFO的函数就可以了。
      一般文件的I/O函数都可以用于FIFO,如close、read、write等等。
      认清管道和有名管道的读写规则是在程序中应用它们的关键,下面就对管道和有名管道的读写规则
      做的一点总结:
   
      1、管道的读写规则:
       如果管道的写端不存在,则认为已经读到了数据的末尾,读函数返回的读出字节数为0;
       当管道的写端存在时,如果请求的字节数目大于PIPE_BUF,则返回管道中现有的数据字节数,如果
       请求的字节数目不大于PIPE_BUF,则返回管道中现有数据字节数。

       向管道中写入数据时,linux将不保证写入的原子性,管道缓冲区一有空闲区域,写进程就会试图向
       管道写入数据。如果读进程不读走管道缓冲区中的数据,那么写操作将一直阻塞。
       2、有名管道比管道多了一个打开操作:open。
       FIFO的打开规则:
       如果当前打开操作是为读而打开FIFO时,若已经有相应进程为写而打开该FIFO,则当前打开
       操作将成功返回;否则,可能阻塞直到有相应进程为写而打开该FIFO(当前打开操作设置了
       阻塞标志);或者,成功返回(当前打开操作没有设置阻塞标志)。
       如果当前打开操作是为写而打开FIFO时,如果已经有相应进程为读而打开该FIFO,则当前
       打开操作将成功返回;否则,可能阻塞直到有相应进程为读而打开该FIFO(当前打开操作
       设置了阻塞标志);或者,返回ENXIO错误(当前打开操作没有设置阻塞标志)。
         
从FIFO中读取数据:如果有进程写打开FIFO,且当前FIFO内没有数据,则对于设置了阻塞标志
           的读操作来说,将一直阻塞。
         
读打开的阻塞标志只对本进程第一个读操作施加作用,如果本进程内有多个读操作序列,则
       在第一个读操作被唤醒并完成读操作后,其它将要执行的读操作将不再阻塞,即使在执行读
       操作时,FIFO中没有数据也一样(此时,读操作返回0)。
       如果没有进程写打开FIFO,则设置了阻塞标志的读操作会阻塞。
       由于使用有名管道时,需要在两个将进行通信的进程中分别打有名名管道,因此,当一个进
       程度打开(或写打开)一个有名管道而没有其他进程写打开(或读打开)此有名管道时,该进程  
         就会进入阻塞状态,直到另一个进程写打开(或读打开)此有名管道。删除一个有名管道可  
         以用unlink()。
就下面程序来说说对管道读写的理解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pipe_fd[2];
        pid_t pid;
        char r_buf[100];
        char w_buf[4];
        char* p_wbuf;
        int r_num;
        int cmd;
        
        memset(r_buf,0,sizeof(r_buf));
        memset(w_buf,0,sizeof(r_buf));
        p_wbuf=w_buf;
        if(pipe(pipe_fd)0)
        {
        close(pipe_fd[0]);//read
        strcpy(w_buf,"111");
        if(write(pipe_fd[1],w_buf,4)!=-1)
                printf("parent write over\n");
        close(pipe_fd[1]);//write
                printf("parent close fd[1] over\n");
        sleep(10);
        }      
}
父进程关闭读入大端,确保父进程只能往里面写入数据,当数据写完时,关闭数据写入端,
父进程写入管道的数据一直存在,直到被读入为止。而子进程关闭写入端,确保只能读出数据,
在此之前,子进程沉睡是为了等待父进程写入数据,当子进程读完数据时关闭数据读入端。至此
两个亲缘关系间的进程通信算是完毕了。
注:如果子进程的读入端被关闭,则会发生错误,因此,在向管道写入数据时,至少应该存在某一个进程,
其中管道读端没有被关闭,否则就会出现错误。(这说明了管道写端对读端存在的依赖性)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74012/showart_109100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