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745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IM的编码设定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03-20 17: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vim里面的编码主要跟三个参数有关:enc(encoding), fenc(fileencoding)和fencs(fileencodings)
{v;H)Hj0
Thq2F"L&u0其中fenc是当前文件的编码,也就是说,一个在vim里面已经正确显示了的文件(前提是你的系统环境跟你的enc设置匹配),你可以通过改变fenc后 再w来将此文件存成不同的编码。比如说,我:set fenc=utf-8然后:w就把文件存成utf-8的了,:set fenc=gb18030再:w就把文件存成gb18030的了。这个值对于打开文件的时候是否能够正确地解码没有任何关系。华星博客家园.hl'qI"Q2{Cl7\
y3b9u.s'jq0fencs就是用来在打开文件的时候进行解码的猜测列表。文件编码没有百分百正确的判断方法,所以vim只能猜测文件编码。比如我的vimrc里面这个的设置是华星博客家园a,XmUKO5B)C,X$UX
华星博客家园#?1m7e8N-F ^a}
set fileencodings=utf-8,gb18030,utf-16,big5华星博客家园!QXY$Y5G&e3zt3r4PP
华星博客家园T sQ|SUG
所以我的vim每打开一个文件,先尝试用utf-8进行解码,如果用utf-8解码到了一半出错(所谓出错的意思是某个地方无法用utf-8正确地解 码),那么就从头来用gb18030重新尝试解码,如果gb18030又出错(注意gb18030并不是像utf-8似的规则编码,所以所谓的出错只是说 某个编码没有对应的有意义的字,比如0),就尝试用utf-16,仍然出错就尝试用big5。这一趟下来,如果中间的某次解码从头到尾都没有出错,那么 vim就认为这个文件是这个编码的,不会再进行后面的尝试了。这个时候,fenc的值就会被设为vim最后采用的编码值,可以用:set fenc?来查看具体是什么。
,zr_q.G4B0华星博客家园#h9b+v;I'F1vO XF
当然这个也是有可能出错的,比如你的文件是gb18030编码的,但是实际上只有一两个字符是中文,那么有可能他们正好也能被utf-8解码,那么这个文件就会被误认为是utf-8的导致错误解码。
#n ceq {k3t`{&k0
y x9I*M#Q0fY'G0至于enc,其作用基本只是显示。不管最后的文件是什么编码的,vim都会将其转换为当前系统编码来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在当前系统里面正确地显示出来,因 此enc就是干这个的。在windows下面,enc默认是cp936,这也就是中文windows的默认编码,所以enc是不需要改的。在linux 下,随着你的系统locale可能设为zh_CN.gb18030或者zh_CN.utf-8,你的enc要对应的设为gb18030或者utf-8(或 者gbk之类的)。华星博客家园@$JpT'_K
+nZ,Z2u:r`)ZR0最后再来说一下新建空文件的默认编码。看文档好像说会采用fencs里面的第一个编码作为新建文件的默认编码。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fencs的顺序 跟解码成功率有很大关系,根据我的经验utf-8在前比gb18030在前成功率要高一些,那么如果我新建文件默认想让它是gb18030编码怎么办?一 个方法是每次新建文件后都:set fenc=gb18030一下,不过我发现在vimrc里面设置fenc=gb18030也能达到这个效果。华星博客家园y%O.[l-U]gT
华星博客家园H7|2pzW%w'T[F'~0Q
总结一下,我的vimrc里面的设置是:华星博客家园 ?8w[e J{ V
?#Dy1G {p"V:X-y9S0set fileencoding=gb18030华星博客家园%lD Z&},^fppi
set fileencodings=utf-8,gb18030,utf-16,big5华星博客家园)cX"C&wix'BK,d
华星博客家园(w.C8l:k%]Wy2Z6~
另外enc根据环境来设。
,qg,Z ZH%O@0
l,]ZH` WC1T0华星博客家园)u w'w)hs6Cv
华星博客家园uVl)ev(AYQ"}\
和所有的流行文本编辑器一样,Vim 可以很好的编辑各种字符编码的文件,这当然包括 UCS-2、UTF-8 等流行的 Unicode 编码方式。然而不幸的是,和很多来自 Linux 世界的软件一样,这需要你自己动手设置。华星博客家园h8x0IJ[*y
VY.RkK lc0Vim 有四个跟字符编码方式有关的选项,encoding、fileencoding、fileencodings、termencoding (这些选项可能的取值请参考 Vim 在线帮助 :help encoding-names),它们的意义如下:
L@I]9j8F0yc0

  • encoding: Vim 内部使用的字符编码方式,包括 Vim 的 buffer (缓冲区)、菜单文本、消息文本等。
  • fileencoding: Vim 中当前编辑的文件的字符编码方式,Vim 保存文件时也会将文件保存为这种字符编码方式 (不管是否新文件都如此)。
  • fileencodings: Vim 启动时会按照它所列出的字符编码方式逐一探测即将打开的文件的字符编码方式,并且将 fileencoding 设置为最终探测到的字符编码方式。因此最好将 Unicode 编码方式放到这个列表的最前面,将拉丁语系编码方式 latin1 放到最后面。
  • termencoding: Vim 所工作的终端 (或者 Windows 的 Console 窗口) 的字符编码方式。这个选项在 Windows 下对我们常用的 GUI 模式的 gVim 无效,而对 Console 模式的 Vim 而言就是 Windows 控制台的代码页,并且通常我们不需要改变它。

b1R#`_D7^ zlH0好了,解释完了这一堆容易让新手犯糊涂的参数,我们来看看 Vim 的多字符编码方式支持是如何工作的。
'xF`g,@RR0
  • Vim 启动,根据 .vimrc 中设置的 encoding 的值来设置 buffer、菜单文本、消息文的字符编码方式。
  • 读取需要编辑的文件,根据 fileencodings 中列出的字符编码方式逐一探测该文件编码方式。并设置 fileencoding 为探测到的,看起来是正确的  字符编码方式。
  • 对比 fileencoding 和 encoding 的值,若不同则调用 iconv 将文件内容转换为 encoding 所描述的字符编码方式,并且把转换后的内容放到为此文件开辟的 buffer 里,此时我们就可以开始编辑这个文件了。注意,完成这一步动作需要调用外部的 iconv.dll ,你需要保证这个文件存在于 $VIMRUNTIME 或者其他列在 PATH 环境变量中的目录里。
  • 编辑完成后保存文件时,再次对比 fileencoding 和 encoding 的值。若不同,再次调用 iconv 将即将保存的 buffer 中的文本转换为 fileencoding 所描述的字符编码方式,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中。同样,这需要调用 iconv.dll华星博客家园|E2?v]I_&hWb
    由于 Unicode 能够包含几乎所有的语言的字符,而且 Unicode 的 UTF-8 编码方式又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编码方式 (空间消耗比 UCS-2 小),因此建议 encoding 的值设置为 utf-8。这么做的另一个理由是 encoding 设置为 utf-8 时,Vim 自动探测文件的编码方式会更准确 (或许这个理由才是主要的 ;)。我们在中文 Windows 里编辑的文件,为了兼顾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文件编码还是设置为 GB2312/GBK 比较合适,因此 fileencoding 建议设置为 chinese (chinese 是个别名,在 Unix 里表示 gb2312,在 Windows 里表示 cp936,也就是 GBK 的代码页)。
    ^BD,|2}5DX5E0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62362/showart_501286.html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