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随着Linux的逐渐兴起,已经有为数众多的程序在上面驰骋了,许多开发环境(Development Environment)也应运而生。好的开发环境一定是集成了编辑、编译和调试等多项功能并且易于使用。本文介绍了一些在Linux上流行的开发环境。
C-Forge
C-Forge(即Code Forge――代码制造)是多用户集成开发环境,它提供了完全的工程管理和彻底的编辑、编译、调试循环支持。也许你熟悉Windows下的集成开发环境,它们也非常易用,但略显华丽,是否有点厌倦呢?很多Linux下的工具,如EMacs和XEmacs有很强大的功能,但每个程序员都愿意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工具。也许C-Forge能满足你的要求。它的集成IDE和调试工具DDT近乎完美。它的用户界面也堪称完美无暇。完全版支持多语言,包括Pyton, C/C++,Tcl/Tk,Perl,PHP3等。关于C-Forge的相关消息可以从如下网址获得:
http://www.codeforge.com
Code Crusader
Code Crusader(代码十字军)是一个完全的代码开发环境,它来自MetroWerks CodeWarrior的灵感。它可以运行于任何使用XWinsows的Unix机器上。它是一款开发OPP C++程序的优秀工具。整个软件包还在开发中,但已经拥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了,并且具有巨大的潜力。编辑器很优秀,提供了优秀的友好界面例如语法高亮提示、剪切和粘贴、拖动、Unix键盘快捷方式并且更好地支持了编译-连接-编辑环节。它还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类浏览器,利用它可以在其他窗口显示类成员函数,在头文件和源文件里浏览函数声明。它拥有高效率的工程管理工具。拥有许多你所希望的特点,和VIM一样令人喜欢。利用它,从工程文件生成其他目标文件非常简单而且实用。它基于优秀的应用程序框架,具有非常好的直观界面。它的界面和帮助体系基于JX(一种针对XWindows的C++应用程序架构)。相关信息请访问如下网址:
http://www.cco.caltech.edu/~jafl/jcc/
gIDE
gIDE(DTK+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ment)是为C设计的开发环境。它是对创立完全的C集成开发环境的最早尝试之一。gIDE的早期版本功能上相对有限。它有好的想法,但是程序看来有点僵化。它需要好的文本编辑窗口控件,因为GfkText控件还不能提供大多数程序员想要的功能。“语法颜色”相对好一点儿,但远未达到尽善尽美。自动缩近功能也需要完善。可以从如下网址获得相关信息:
http://gide.pn.org
GUDIE
它还是一个计划,试图将现有的功能(编辑器、调试工具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用的程序开发环境。遗憾的是还没有多少像样的代码,不过已经有了一个邮件列表。有兴趣的话可以访问如下网址获得相关信息:
http://sunsite.auc.dk/GUIDE
infoDock
高级集成开发环境,与XEmacs兼容。相关信息请访问如下网址:
http://www.altrasoft.com/infodock.HTML
KDevelp
KDevelp是一款具有完全功能的集成开发环境,它用于创建Unix/X11下的GNU标准、KDE和基于Qt的应用程序。目前的版本拥有的功能包括类浏览器、语法高亮提示、编辑器、工程管理、自动存储、针对KDE/Qt的对话编辑器、应用程序架构生成器,基于HTML语言的帮助系统、在工程和文档中的扩展的搜索功能。它还拥有丰富的文档和手册资源。
对于Linux开发,不是为一款好的开发环境。任何有Visual C++背景的开发人员都能认识倒它的关键特点:类树查看、类继承、针对C/C++、Qt的集成开发文档、KDE库,集成的调试工具、图形方式的对话编辑器以及彻底的文件生成等等。尽管0.4版本还不稳定,但的确有用。不过1.0版本已经令人印象深刻。当然它需要改进的是 “wrokspace/projct”的支持,即多语言支持。相关的信息可以访问如下网址:
http://www.cs.uni-potsdam.de/~smeier/kdevelop
MagicDraw
MagicDraw是UML模块绘制工具。它可以绘制全部9个UML模块。由于是100%纯Java实现的,所以它可以运行于所有平台。它与 Rational Rose 98兼容,能读和写模块文件(.mdl),可以应付Java、C++和CORBA IDL的全部工程代码的模块分析。相关信息请访问如下网址:
http://www.magicdraw.com
Mo DeJong
它是一种源代码浏览器(Source-Navigator),是用来作代码的分析工具。利用它,可以编辑你的源代码,显示类、函数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显示呼叫树。可以构建自己的工程,或者编译自己的文件,也可以利用Source-Navigator的编译系统来自动编译创建目标文件(执行文件)。元代买浏览器支持C、C++、Java、Tcl、[incr Tcl]、Fortran和COBOL语言。
motro
motor是一种文本模式开发环境。它是一款非常的开发控制台应用程序的文本模式开发环境。它有语法高亮提示,工程管理器,编译器和其他功能。它集成了CVC,允许调试、编辑和编译程序而不需要退出开发环境。对于控制台开发,这是非常理想的。在如下网址上有相关信息:
http://konst.org.ua/motor/
RHIDE
RHIDE综合了两个优秀特点:一个是“Borlands集成开发环境3.1”的好品质,另外就是集成了Linux的自由软件精神。它有一些令人心动的功能:无需知道gcc的命令行语法就可以编译你的应用程序。搜集你的属于一个工程的源代码且只在需要时编译。对于C/C++源文件和头文件以及Pascal 源文件,语法是高亮提示的。它拥有集成调试工具,使得在调试时不用离开RHIDE环境。它还可以定制许多功能,例如:颜色、屏幕显示模式、编译器选项、语言等等。相关信息请访问如下网址:
http://www.tu-chemnitz.de/~sho/rho/rhide/rhide.html
ROOT System
ROOT是具有面向对象的综合架构,它为创建大量的数据分析应用程序提供了坚实基础。它提供了CINT、C/C++解释器和字典生成器,运行类型信息系统和一个对象输入/输出系统,以及自动的文档生成。相关信息请访问如下网址:
http://root.cern.ch/
WipeOut
WipeOut是一个Linux和其他Unix版本上的集成软件开发环境。它提供支持C/C++、Java(tm)、Eiffel和Fortran等语言。WipeOut包括几个部件,他们是现有工具的前端,例如:CVS、GBD、MAKE、C++编译器和JDK。它是纯粹类。它的“评测/试验/标准” 版本基本上无限制而且非常有用。它的工程管理器非常易用,整个集成开发环境非常直观。相关信息请访问:
http://www.softwarebuero.de/wipeout-eng.html
Xwpe
Xwpe是Fred Kruse写的用于Unix系统的程序开发环境。用户界面模仿了Borland C和Pascal家族中用于MS-Dos的产品。利用Xwpe,可以编辑、编译和调试。相关信息请访问:
http://www.rpi.edu/~payned/xwpe
Zombie
Zombie是一个服务器和C++库,易于开发网络应用程序。使用Zombie的开发者无需知道关于TCP/UDP的任何细节就可以编制网络应用程序。所有通讯经过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处理同时不同应用程序。数据可以被广泛被开发团队使用,提高开发效率。Zombie还提供了连接客户端的基本的安全形式。相关信息请访问:
http://www.infa.abo.fi/~chakie/zombie/
KDE从1.x版本开始就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浏览器kfm,同时也是KDE的文件管理器。 KDE2.x没有从KDE1.x的版本的基础上开发,而是重新做了整个KDE的构加。KDE小组认识到一个完整的桌面必然不可缺少功能完备的浏览器,于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来开发这个功能强大的浏览器――konqueror。经过数个版本的完善,konqueror的浏览效果已经越来越好,同时也更加稳定。其核心引擎也成了另外一个浏览器Mozilla的竞争对手,已经有数个其他的操作系统正在或者已经把konqueror移植到了其他的操作系统上
![]()
konqueror 的指标主要如下:
* HTML 4.0 标准。
* CSS 1.0 标准以及部分 CSS2.0 的支持。
* Javascript1.5支持。
* 兼容JDK1.2的java支持 (需外部java虚拟机支持)。
* Netscape 的各种插件支持 (需要Lesstif、Open Motif 的支持)。
* TLS1.x、SSLv3 SSLv2支持 (需要使用openssl)。
* 内建表单自动补全。
* 更多的图像格式支持。
光看指标的话毕竟不太形像,看一下konqueror的浏览效果(如图2:konqueror浏览页面所示),就知道了,效果如何?对比一下IE就直到了。
![]()
在konqueror的初始界面中就有konqueror的使用指南,如果你安装了KDE的多语言包的话,这些使用文挡和界面都是中文的。照这些指导来做,你很快就可以使用konqueror来网上冲浪了,所以呢,在这里我就不用再多废话了。
在这里,主要以安装了KDE简体中文包的konqueror2.2(KDE2.2)为例介绍一些常用的菜单项的功能以及konqueror的配制。
* 位置菜单:主要是一些文件以及窗口的操作。
* 新建窗口:开启一个新的konqueror窗口。
* 复制窗口:开启一个当前窗口的复本。
* 打开位置:输入一个网址打开一个网页或者点击打开按扭打开本地文件发送联接
* 发送文件:使用KMail(KDE邮件程序)发送url或者当前文件给其他用户。
* 编辑菜单:一些多当前显示内容的编辑操作。
* 查看菜单:
使用index.html:如果显示的是本地的文件目录,则konqueror自动打开当前显示的目录下的index.html文件显示。
锁定到当前位置,取消锁定视图:当拆分窗口进行浏览的时候,锁定其中一个视图或者取消锁定。
* 视图模式:使用何种引擎来解析当前页面:
khtml:konqueror的内建引擎;
kmozilla:Mozilla的引擎,需要Mozilla支持或者某些发行版中安装KDEbindings-kmozilla包。
* 安全:安全套接字配制,使用这个安全套接字可以在konqueror和浏览的网站的服务器之间的传输数据使用加密格式,避免信息被他人截获或者伪装,在进行一些 网上交易的时候是必不可少的。(图3, konqueror安全配制界面) SSL SSL的配制,使用缺省的配置即可;OpenSSL:输入openssl的具体位置。一般在/usr/lib或者/usr/local/lib下。或具有 libssl,libcrypto的目录。输入以后可以按测试按扭来测试输入是否正确。
![]()
* 您的证书:使用者的数字证书管理。可以向CA申请。
* 验证:配制konqueror同服务器的SSL通讯的过程。
默认动作:是自己证书的处理情况
发送:自动把自给的证书发送给服务器;
提示:当服务器要求时才发送;
不发送:不发送自己的证书。
默认证书:自己使用的缺省的证书。
主机验证: 可以根据不同的主机选择不同的证书以及不同的默认动作。对方的SSL证书:进入安全模式以后,管理对方(服务器方)的证书。
策略:收到上面列表中的证书以后所采取的动作。
缓存机制:为了方便使用采取的缓存机制。慎用。
* 开始菜单:经常使用的一些功能以及常用的地址。
* 书签菜单:书签管理。也可以不启动konqueror来启动书签管理程序。
* 工具菜单:一些常用的工具。
HTML setting:浏览器的开启的功能。
translate page:自动翻译成何种语言。暂时还没有中文。
show DOM tree:显示当前页面的DOM结构。DOM是xml,html的文挡的逻辑结构模型。
archive web page:当前显示的页面压缩保存与本地。包括页面中的声音、图像、文字等。change browser identifacation:浏览器鉴别整数管理,服务器端用来验证当前的浏览器和操作系统之用。
* 窗口菜单:关于窗口的处理,以及配置,横向拆分,竖向拆分等。
* 配置视图:把当前窗口的状态保存成配制文件。可以在下次启用时候直接载入。
其他的,尝试一下就明白了(见图4: konqueror的窗口拆分)。
![]()
* 帮助菜单:关于konqueror,KDE的一些帮助选项。
* 设置菜单:konqueror的配制。
* 配置键管理:konqueror的热键管理。
* 配置工具栏:工具栏配置。
* 配置konqueror:konqueror的配置中心。
* konqueror的配置:由于konqueror的配置非常多,限于篇幅介绍一下最为常见的功能: Konqueror 浏览器、Cookie、代理和缓存、Netscape插件(见图5: konqueror的配置窗口)。
![]()
* Konqueror 浏览器:
1外观选项:
*字体大小:设置最小字体和中等字体:一般最小字体12,中等字体14浏览中文的效果最好。
*字符集:对应字符集的对应字体。
*默认编码:使用的默认编码,中文为gb2312或者gbk。
*java选项:java支持选项。
*javascript:javascript管理。
2Cookies选项
(1)策略:
*默认策略:接受到cookie进行的默认动作。
*站点/域相关策略:不同的站点,域的相关的处理的管理。
(2)管理:
具体的每个站点的cookie的详细内容的显示以及修改。
(3)代理选项:
*使用代理:是否使用代理服务器。
*Proxy Server:
HTTP代理、HTTPS代理、FTP代理及端口。如果你在某个局域网中需要使用代理服 务器才可以上网,则填入相应的代理服务器和端口。或者使用其他的代理服务器。
*No Proxy for:那个地址或者域不使用代理服务器。左边是编辑按扭。
*Netscape 插件:使用为netscape作的一些插件。
(4)扫描:
*扫描新的插件:重新扫描下面的目录列表中的所有插件。
*扫描目录: 添加新的扫描目录。
(5)插件:
扫描到的插件的具体信息。在konqueror中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netscape插件,如realplayer、Flash等。下载相映的插件放如相映的目录,重新扫描一下即可用。
konqueror浏览器的使用就介绍这些了,如果你本身对浏览器的使用比较熟悉,比如
IE、Netscape等,使用konqueror应该不困难。
1 引言
今天程序开发人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使他们的应用程序支持各种不同的平台,如何使用户能够在不同的平台下不作任何修改地就能使用他们的应用程序。众所周知,Linux 操作系统和其它基于 Unix 的操作系统一直是国际上使用广泛又非常重要的 OS。但在中国,微软的 Windows OS 却占领着巨大市场,如 Windows95/98、Windows2000、Windows me 等 OS。那么,基于 Windows OS 工作的程序开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否重新利用其它 OS 上的那些免费的代码资源呢?例如像 Linux 那样优秀而自由的丰富代码源。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两种在 Windows OS 下如何运行 UNIX 程序和 GNU 程序的途径,以避免开发人员在工作中重复开发,以提高工作效率。
2 在 WINDOWS 下运行 UNIX 程序的工具——Cygwin
UNIX 自 20 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成为学术界和研究机构所采用的主要操作系统,并开始扩展到商业界,当时就连大名鼎鼎的 IBM PC 都可跑 UNIX。
2.1 什么是 Cygwin?
Cygwin 是 Cygwin 公司(http://cygwin.com/)的产品,它提供了 Windows 操作系统下的一个 UNIX 环境,它可以帮助程序开发人员把应用程序从 UNIX/Linux 移植到 Windows 平台,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集。
Cygwin 由两部分组成:
(1)cygwin1.dll:它作为 UNIX 的一个仿真层,提供 UNIX API 功能;
(2)一组工具:它的功能是负责创建一个 UNIX 或 Linux 的外观界面。Cygwin 动态链接库,即 cygwin1.dll 可以在 Windows CE 以外,Windows 95 以上的所有非 beta 版本的 Windows OS 下工作,如 Windows 98,Windows 2000 等。目前该软件的最新版本的 Cygwin 是 1.1.x 或 1.3.x.可以从 cygwin 公司的网站上直接下载(http://cygwin.com/setup.exe )
2.2 Cygwin 的功能
网络管理人员通过 Cygwin 可以很容易地远程登录到任何一台 PC 机,在 UNIX/Linux 外壳(shell)下解决问题。在任何一台 Windows OS 计算机上运行外壳(shell)脚本命令。高级外壳脚本命令可以用标准 shell、sed 和 awk 等创建。标准 Windows 命令行工具甚至可以与 UNIX/Linux 外壳脚本环境共同管理 Windows 操作系统。
2.3 安装 Cywin
我们以 Cygwin Net Release Setup.exe Version 2.125.2.10 为例(http://sources.redhat.com/cygwin)
1) 双击“setup.exe”图标;
2) “Next”进行下一步;
3) 选择安装途径: 由 Internet 安装;
从Internet上先下载;
由本地目录下安装;
4) 我们选择从 Internet 上直接安装;
5) 选择安装的根目录,默认目录为:C:/cygwin;当然,也可修改为C:Program FilesCygwin
6) 缺省的文本文件类型为 Unix,安装所有文件。
7) 按“Next”进行下一步,安装路径中一般不包括空格,安装文件位置:C:Documents and Settingslingli 桌面
8) Internet 连接方式,直接连接;使用 IE5 设置;使用 HTTP/FTP 代理。
9) 选择下载站点:ftp/http://cygwin.lirex.net
10) Downloading setup.ini connecting.
3 在 WINDOWS 下运行 GNU 程序的工具——MinGW
在介绍 MinGW 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 GNU,拼读时 G 是不发音的。在字典中的含义是非洲大羚羊,我们可以常常看到非常个性化的羊头,想必很多人已经非常熟悉。象征 GNU 那种追求自由的精神,GNU 其实是 Gnu'sNotUnix 的缩写,它表示 GNU 系统与 Unix 不同,但是它是与 UNIX 兼容的一个软件系统。由 Richard Stallman 创建,于 1984 年开始逐渐累积系统构件,于 1996 年发布"完整 GNU 系统"的第一个测试版本。与 UNIX 不同的是,GNU 不需要购买,所有需要它的人都可以免费获得,这也是设计者的初衷,自由软件拷贝,自由软件共享。
3.1 什么是 MinGW?
MinGW,即 Minimalist GNU For Windows。它是一些头文件和端口库的集合,该集合允许人们在没有第三方动态链接库的情况下使用 GCC(GNU Compiler C)产生 Windows32 程序。
在基本层,MinGW 是一组包含文件和端口库,其功能是允许控制台模式的程序使用微软的标准C运行时间库(MSVCRT.DLL),该库在所有的 NT OS 上有效,在所有的 Windows 95 发行版以上的 Windows OS 有效,使用基本运行时间,你可以使用 GCC 写控制台模式的符合美国标准化组织(ANSI)程序,可以使用微软提供的 C 运行时间扩展。该功能是 Windows32 API 不具备的。下一个组成部分是 w32api 包,它是一组可以使用 Windows32 API 的包含文件和端口库。与基本运行时间相结合,就可以有充分的权利既使用 CRT(C Runtime)又使用 Windows32 API 功能。
4 结论
本文讨论了如何在 WINDOWS 下重复利用 UNIX 代码程序和 GNU 代码程序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在 Windows OS 下如何运行 UNIX 程序和 GNU 程序的途径。这意味着,基于 Windows OS 工作的程序开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将能重复利用其它OS上的那些免费而丰富的代码源。避免开发人员在工作中重复开发,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50410/showart_494912.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