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用户和组管理
用户帐号文件 /etc/passwd,只定义帐号,不保存号令。文件按字段划分为account,passwd,uid,gid,gecos,directory,shell
用户口令文件 /etc/shadow
用户组帐号文件/etc/group. 每行一个组,包含group_name,passwd,gid,user_list
组口令文件gshadow 用于定义用户组口令,组管理员等信息。按字段分为group name,encrypted password ,group administrators,group members
vipw=vi /etc/passwd,vigr=vi /etc/group,用于直接编辑,但前者更安全。pwck命令用于验证用户帐号文件认证的完整性,检测/etc/passwd和/etc/shadow的每行中字段的格式和值是否正确。
grpck命令用于验证用户组文件认证的完整性,检测/etc/group和/etc/gshadow的每行中字段的格式和值是否正确。
useradd -g 组名 用户名 新建用户时设定组,如不指定-g参数,useradd命令将自动建立与用户帐号同名的组作为该帐号的私有组。
usermod命令用于设置已有用户帐号的属性,包括用户宿主目录,私有组,登陆shell等内容。
usermod -l 新用户名 当前用户名(改变用户帐号名)usermod -L 用户帐号名(锁定帐号),该指令是通过/shadow文件中指定用户帐号的口令字段前加入锁定符号"!"来锁定用户。usermod -U 用户名(解锁帐号)。
userdel -r 用户名 删除用户会同时删除用户的宿主目录
组帐号维护命令 groupadd 组帐号名(加普通组帐号,GID大于500),groupadd -r 组帐号名(加系统组帐号,GID小于500)
passwd -S 用户帐号名(查询用户帐号的口令状态),passwd -l 用户帐号名(锁定用户帐号口令),passwd -U 用户帐号名(解除帐号口令锁定),passwd -d 用户帐号名(册除帐号口令,使其不能登陆,重新使用,需重新设置口令)
groupmod命令 -g 新的GID 用户组帐号名(更改GID,组名不变),-n 新的组名,原组名 (改变组名,GID不变)
groupdel 组帐号名称 (删除组,组须存在,且不能作为私有组被用户帐号引用)
gpasswd -a 用户帐号名 组帐号名(将用户加到指定组
gpasswd -d 用户帐号名 组帐号名 (将用户从组删除)
gpasswd -A 组管理员 用户组(设置指定的用户为用户组的管理员)
gpasswd -A 用户组 (取消组管理员)
用户和组状态命令
id 显示用户当前的uid,gid和用户所属的组列表
whoami 显示当前用户名称
w显示当前主机中已登陆的所有用户以及用户当前所执行的命令,w 用户名 显示指定用户在系统中的登陆信息。
who命令显示登陆到系统中的所有用户
groups 用户名 用于显示指定用户所属的组
网络设置
在rh9中,网卡驱动模块配置文件的全路径为/etc/modules.conf,网卡IP地址配置文件位于/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中,文件名以ifcfg-开始后跟网卡的类型和序号,DNS配置文件的全路径名为/etc/resolv.conf,在UNIX中除了DNS
在UNIX中除了DNS外还可以使用nis,hosts文件等方式进行名称解析,在同时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名称解析时,需设定一个顺序,按照顺序依次使用各种方法进行解析,设定顺序的文件为/etc/nsswitch.conf。网络系统管理相关命令 hostname,ifconfig,route(route add(del) -net 网络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 dev 设备名 加路由记录
route add(del) default gw 网关IP地址 dev 网卡设备名称--加和删系统当前路由表中的默认网关记录
nslookup ip地址或域名
netconfig程序界面配置网络
#service network restart重新启动网络服务
软件包安装
软件包管理 rpm -qa查询所有安装的软件包,通常和grep命令联合使用
rpm -q 软件包名称 查询指定软件包是否安装 rpm -qi 软件包名称 查询已安装软件包的描述信息 rpm -ql 软件包名称 查询系统中已安装软件包里所包含的文件列表
rpm -ivh 软件包名称 安装
rpm -e 软件包名称 删除
rpm -U 升级
TAR包
1.tar包是标准的文件打包格式。使用tar命令进行TAR包的建立或恢复,tar包文件的后缀通常为.tar tar命令本身只进行打包而不进行压缩。
建立TAR包 tar cvf tar包文件名 所备份的文件或目录名。
建立压缩的TAR包 tar zcvf tar包文件名 所备份的文件或目录名。选项z代表用gzip压缩
查询TAR包的内容 tar tf tar包文件名 用于在释放TAR包之前了解其中所包含的文件
查询压缩TAR包的内容 tar ztf tar包文件名
释放TAR包的内容 tar xvf tar包文件名 x代表释放文件
释放压缩TAR包的内容 tar zxvf 压缩tar包文件名
用tar包安装软件的一般过程是:首先,解开tar包,解包后一般都会形成一个以软件名命名的目录;用其次,cd命令转移到这个目录,依次执行配置、编译和安装命令,安装工作就完成了;安装后,一般应清理一下安装过程中的一些临时文件。
下面是解tar 包的命令例子:
tar -xvzf httpd-2.0.48.tar.gz
tar -xvjf httpd-2.0.52.tar.bz2
配置、编译和安装命令一般是如下三条: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清理临时文件的命令如下:
make clean
如果要卸载,则执行如下的命令。
make uninstall
进程管理
1.linux不使用文件扩展名来标识可执行文件,而是通过对文件设置相应的可执行属性来确定该文件可执行。可执行程序大至可分为二类:二进制可执行程序和可执行脚本文件。linux中大多数可执行程序属于第一类。
2.常有些第三方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的路径通常不包括在PATH环境变量所设置的查找路径中,因此需要指定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来运行程序。
如执行当前目录下的某应用程序的安装程序#./install
3.#jobs显示当前控制台的后台进程。
4.#fg 后台进程序号 fg命令用于恢复指定的后台进程到前台。
5.#bg 后台进程序号 用于恢复后台挂起的进程在后台运行。
6.ps -e显示所有进程
7.ps -aux显示所有进程,且有详细信息。
8.top命令显示CPU,内存利用率,进程状状,并实时更新
9.free命令显示内存使用情况,包括内存总量,已使用内存数量,空闲内存数量等信息。
10.kill 进程号 结束进程并处理好结束前的相关事务,所以进程属于安全结束。
11.kill -9 进程号 强行结束指定进程的运行,该命令对于已经死掉而没有能力自动结束的进程特别有效,属于非正常结束,所以要慎重使用。
12.killall 进程名称 用于停止指定名称的所有进程,使用该命令可以安全地结束进程。
13.killall -9 强制停止指定名称的所有进程
管理移动存储设备
1. mount -t is09660 /dev/cdrom 挂载点 -t iso9660用于指定光盘的文件系统类型,挂载点目录中不应用文件,否则在光盘挂载后会找不到
这些文件。
2. cp /dev/cdrom iso文件名 把光盘上的内容制作为iso文件。
mkisofs -r -o iso文件名 路径名 把系统中指定目录中的所有内容制作为iso文件。
mount -o loop iso文件名 挂载点路径 成功后在该目录中读取ISO文件中的内容。
3.cdrecord -scanbus 检测系统中刻录机的参数,注刻录机在linux中一律视为scsi设备。
cdrecord -v speed=刻录速度 dev=刻录机设备号 iso文件名 刻录ISO文件
4.RH9中支持ext2和fat格式的软盘,也可以使用镜像文件保存软盘的完整复制
mke2fs 软盘设备文件名 在软盘上建立ext2文件系统
mkdosfs 软盘设备文件名 在软盘上建立fat文件系统
mkbootdisk -device 软盘设备文件名 linux内核版本号 用于建立当前系统的启动盘。
cp /dev/fd0 镜像文件名 将软盘源文件制作为镜像
cp 镜像文件名 /dev/fd0 将镜像文件恢复到软盘
mount -o loop 软盘镜像文件名 挂载点路径 挂载镜像文件
5.LINUX中把USB存储设备作为SCSI设备对待。
6.在LINUX下,DOS下的所有FAT分区均统称为vfat,ISO9660是光盘所使用的标准文件系统
7.LINUX中使用树形目录结构,系统中只有一个“根”目录,而不象DOS中对于每个分区都有一个根目录。linux系统的目录树以根目录作为起点,系统中所有的分区都被挂载在目录树的某个目录中,所以根分区是必不可少。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61638/showart_482302.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