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204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 Arch Linux 安装配置全过程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7-11-09 10: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简介: Arch Linux 是一个针对 686 平台进行了优化的轻量级的发行版,它有自己的软件仓库,分发二进制包。相比于 RedHat 之类的发行版,它显得非常小巧快速。但是要享受它带来的便捷,首要条件就是你是一个有一定经验的 Linux 用户,因为它的 Base System 是基于命令行的,而且有很多地方需要自己设置和调整。其实,定制不就是 Linux 的魅力所在吗?它的官方地址是 www.archlinux.org 。
  这篇文章旨在记录本人安装配置 Arch Linux 的全过程,希望给那些准备安装的朋友们一点经验。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交流。
  好了,废话少说,我们开始。我安装的是 Arch Linux 0.8 版。
  首先是安装 Base System 。原来我想选择硬盘安装,这样可以免去刻盘的烦恼,但是在官方的 Installation Guide 里面并没有提到硬盘安装的方法。在网上查了一下,查到了 0.7 版的可以硬盘安装。于是我决定先尝试一下硬盘安装。但是结果令我很是失望,无论把 ISO 文件放在 FAT32 的分区还是 EXT3 的分区,安装程序都没有找到文件。试验了几次之后终于还是决定老老实实地刻盘了。
  在用光盘引导之后,我们得到一个控制台。是的,安装是不会自动开始的。在按 Enter 激活了控制台之后,输入 /arch/setup 即可进入字符安装界面。接下来的工作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在此就不多说了。只是有一点要提醒下,假如你原来有 LVM 卷,想用于安装,但又不想删除里面的数据,那么在分区后提示格式化时是可以选不格式化的。安装过程是很快的,因为东西很少,只是一个很基本的系统。以后我们还要按需添加各种软件包。
  注意 Arch Linux 不再分各种运行级别(轻量),全局配置文件为 /etc/rc.conf ,安装时在 Configure System 这一步可以对它进行修改(当然以后也可以),我们将用这个文件来控制要启动什么服务、加载什么模块、设置 Hostname 等等。服务启动脚本在 /etc/rc.d/ 里。进行初步的配置之后,基系统安装结束,我们已经得到一个可用的 Arch Linux 了。
  前面提到过, Arch Linux 有它自己的软件仓库,也有自己的包管理软件 pacman (吃豆人?)。接下来我们将使用 pacman 来丰富系统的软件。国内的镜像我找到了 lupa 和 lcuc 的,大家可以到 /etc/pacman.d/ 里面去修改 current 、 community 和 extra 这三个文件。比如我用的 current 文件为:
[current]
Server = http://mirror.lupaworld.com/archlinux/current/os/i686
Server = http://mirrors.lcuc.org.cn/archlinux/current/os/i686
  其他的依葫芦画瓢即可。注意:上面这两个镜像同步速度有点慢,主站更新挺多了,它们都还没有同步,所以有条件的还是用官方的网站吧。还要说清楚的是 pacman 的查询功能只能查到已安装在本地系统上的包,不能查询未安装的包。想要找新软件请到 www.archlinux.org 上面用它的查询功能。执行下列命令:
pacman -Syu (升级系统)
pacman -S gdm gnome gnome-terminal (安装 GNOME,注意, Arch 的包细化得非常厉害,有的组件默认是不会给你装上的,要什么最好还是先到官方网站上查一下)
pacman -S scim scim-tables scim-pinyin (这个就不多说了吧……)
pacman -S synaptics 915resolution (这是我的 Dell 640m 要用的驱动)
  接着打开 rc.conf ,在 DAEMONS 后面的括号内加上 gdm ,这样就可以在启动时进入 X 了。其它服务的配置文件多在 /etc/ 目录下,这里不再多说。
  接下来我们还要把 SCIM 设置成为 X 的输入法。在 /etc/X11/xinit/xinitrc.d/ 里面建立一个 scim.sh ,内容如下:
#!/bin/sh
export XIM=scim
export XIM_PROGRAM=/usr/bin/scim
export XIM_ARGS='-d'
export GTK_IM_MODULE=$XIM
scim -d
  然后 chmod +x scim.sh ,这样 SCIM 就成了 GNOME 的输入法了。
  默认似乎是没有安装中文字体的,所以我复制了一个雅黑字体到 /usr/share/fonts 里面去,执行 fc-cache -f ,中文字体就有了。
  重启之后进入了 Gnome ,界面已经很好了,不用美化。 SCIM 也可以正常调出了。测试了一下各个程序,用起来都没问题。但是这时还不能混音,不支持多音频流。当时在这一步上花了挺多力气的。原来以为是驱动没装上,可是 ALSA 却没什么问题,之后以为配置文件没到位,改了之后也不行。实际上,这个问题与 ALSA 没大关系,是 gstreamer 的一个插件没有安装。运行 gstreamer-properties ,在 Audio 的 Default Output -> Plugin 那里看能不能选 ALSA 的驱动,如果不能,那就是 gstreamer 的插件没有装上。运行
pacman -S gstreamer0.10-alsa
  这样就可以选择用 ALSA 做输出了。重启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多音频流了呢。但是做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esd 和 ALSA 不能同时启用,否则就只有一个生效。我是选用 ALSA 的,毕竟它效果好一点,但是没有了 esd , GNOME 的系统声音也就没了,大家自己权衡下吧,或者谁想到 了解决方案,请告知。
  接下来是针对笔记本电脑的配置了。现在装好的 Arch 还不支持 Speed-step 、 Suspend 等功能。我们还需要安装一些软件包。
pacman -S laptop-mode-tools gnome-power-manager powersave cpufreqd cpufrequtils
  安装完这些之后,再在 rc.conf 里面打开 acpid ,以支持高级电源管理。再重启一下, CPU scaling 和 Suspend 等功能应该也可用了。
  到此为止,一个适合桌面使用的 Arch Linux 已经基本配置完了,接下来还要装什么就请大家自己发挥想像力了。在实际使用中,个人感觉 Arch Linux 的启动速度是我原来的 CentOS 5 的 1/3 ,关机速度是它的 1/2 ,速度还是非常快的,用装很满意。开机进入桌面后内存占用 260M 左右。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46590/showart_41809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