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以前用的邮件客户端是evolution2,它的功能是很多,但对于我来讲,其实用到的有限,一直期望找一个轻量级的,找了很久,觉得
thunderbird还不错了,如果我需要其它的功能的话,可以通过插件进行增强即可,很有扩展性。虽然有这个想法很久了,由于没有时间,一直就没有
转,由于一次偶然的原因(在清理文件时,把主目录下的隐藏文件夹.gconf删除掉了,但邮件目录.evolution就没敢动它),害得我把所有的通讯
录都搞掉了,终于下定决心换掉,在此把相关步骤都写出来,有供有需求的朋友参考。
1、安装thunderbird
我的是ubuntu7.04,源中有1.5版的,已经够用了,所以可以直接通过apt-get进行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mozilla-thunderbird mozilla-thunderbird-enigmail.
如果您需要最新版的话,可以到mozilla.org的网站上去下载.或把2.0的源添加到/etc/apt/source.lst中:
deb http://ubuntu.iuculano.it feisty thunderbird
deb-src http://ubuntu.iuculano.it feisty thunderbird
然后用apt-get 安装thunderbird与OpenPGP插件enigmail.
2、在thunderbird中建立相应的邮件账号与文件夹
具体的方法不在此细讲,可以参考mozilla.org上的帮助文件
3、启动evolution,导出邮件为.mbox格式
evolution中没有导出工具,因此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技巧搞定它。选中需要导出的邮件(不是文件夹,而是右上框中的邮件标题,最好用Ctrl-A
吧),单击右键选择“另存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保存的名字(建议为相应文件夹的名字),在输入名字时把扩展名.mbox一并写上。此时保存后的邮
件即是thunderbird可正确识别的内容
4、把邮件内容导入到thunderbird中
关闭已经打开的thunderbird程序,找到您在第2步中设置的邮件所放置的文件夹(比如我的收件箱目录为~/.mozilla-
thunderbird/ldtjhzms.default/Mail/XXXX@XXX.com/Inbox.sbd$
),把第3步保存的(收件箱邮件)文件复制到此目录中,然后启动thunderbird,即可在thunderbird的收件箱中看到相应的文件夹及其内
部的邮件。此时可看到目录中多出一个.msf的文件,这即是thunderbird根据mbox格式文件生成的邮件索引。
其它更多的邮件可以进行如法炮制即可解决
5、把通迅录导入thunderbird中
由于在evolution中通迅录导出的格式为vcard格式的(其实也可以导出为csv格式,但方法比较隐蔽且有很大的记录损失-因此建议不用-方法后
面再讲),不被thunderbird所识别,所以需要一个工具进行相应的转换。在网上搜索了半天,还没有一个合适的现成工具(有一个用perl写的,但
有的信息它给丢了,不爽)。只好自己现学现卖,用awk写了一个脚本进行转换(直接贴上格式就全乱了,只好作为附件:vcf2csv.tar.gz).
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evolution导出的通迅录需要采用dos2unix进行转换后才能正确处理。
6、其它常用功能插件安装与设置
PGP签名:enigmail
签名管理:Quicktext
回附邮件的加亮显示:quote colors
邮件内容集成显示:thunderbird browser
拼写检查:字典扩展
收取GMail邮件的设置方法应该参考google给出的帮助,mozilla.org上的有针对端口设置的没有更新。
插曲:
1、evolution直接导出csv格式的通讯录方法
/usr/libexec/evolution/2.6/evolution-addressbook-export --format=csv >contacts.csv
但此工具导出的内容,不能被thunderbird最大限度的导入,所以建议不用此方法
2、awk在处理dos方式结束的行时,会有问题,因些需要dos2unix转换
当此行以awk中的分隔符结束时,由于dos的结束方式为cr/lf,则awk会把控制符cr当作一个单独的一个分隔域存在,所以在屏幕输出时cr会在断
行后把当前行前面的内容覆盖掉,在输出到文件时,会在文件中看到很多的"^M"字符(即控制符carriage return, 0X013)存在。
结论:以后在用awk处理文档时,先用dos2unix转换一下再说
![]()
文件:vcf2csv.tar.gz
大小:2KB
下载:
下载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9501/showart_403358.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