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楼主: rhce22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linux系统管理员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41 [报告]
发表于 2007-07-30 22:1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hce2233 于 2007-7-30 18:33 发表
呵呵, 有意思, 谢谢, 各位朋友的支持与批评,

本贴是这个版块,最热的帖子,

看了你门的回答之后, 感觉对我是一种鼓励啊!!!

早晚,还是要成为 高手超过你门, 做中国的linux第一人

看到的是帖子“热”了

论坛徽章:
0
42 [报告]
发表于 2007-07-30 22:5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hce2233 于 2007-7-30 18:33 发表
呵呵, 有意思, 谢谢, 各位朋友的支持与批评,

本贴是这个版块,最热的帖子,

看了你门的回答之后, 感觉对我是一种鼓励啊!!!

早晚,还是要成为 高手超过你门, 做中国的linux第一人

牛*!

论坛徽章:
0
43 [报告]
发表于 2007-07-31 08:4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rhce2233 的帖子

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很幼稚,但是确实有一定深度和难度。有几个方面值得考虑,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1. 如何迁移文件,同时保持文件的属性数据不变。
    cp是否可以值得怀疑,tar原则上可以,但是是否支持对设备文件属性的保留还要试验一下,设备文件原则上需要通过mknode进行创建的,我做过系统的完全迁移,是通过程序进行的,读取源文件的属性,包括类型,mode,owner,time,等,在目标处,则根据不同的类型使用不同的命令进行创建,然后菜读取文件内容进行复制。当然针对这个帖子的问题,不需要这么复杂,可以考虑使用tar。

2. /bin,/dev,/lib,/etc能否作为独立文件系统进行挂接的问题
    缺省情况下是不能的,正如有些帖子说他们应该在/文件系统下;是不是就不能做到呢? 理论上也是可以做到的。就是自己制作initrd中的linuxrc或init。在挂接/文件系统后,挂接这四个文件系统,显然只能是hard code了,放在fstab中应该是不能做到的。

3. 如何处理volumegroup的问题
因为楼主将上述四个文件系统放在了volume group中了,系统的mkinitrd只检查/文件系统是否在volumegroup中,楼主的/是在普通的分区中的,因此系统的mkinitrd不会把LVM的相关驱动(如果没有编入内核的话)放入initrd,也不会在boot时激活volumegroup,所以这些都得手工写进initrd的linuxrc脚本中。

应该还有其他方面我还没有考虑到,因为手边没有机器可以提供试验,所以就此打住,欢迎大家讨论。

论坛徽章:
0
44 [报告]
发表于 2007-07-31 09:4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evin.tan 于 2007-7-30 13:58 发表



希望你在做这个系统迁移时看看FHS,应该在这儿可以找到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freestandards/
搞清楚/dev,/etc可不可以挂载到独立的partion先,
其次,看看提问的智慧,没有人有义务回答你的 ...


顶>>>>第三,在linuxsir上看过一位前辈的签名“深邃的技术不仅表现在敏捷的思维和高超的本领,还有过人的修养。",你想成为高手,还差很远

论坛徽章:
0
45 [报告]
发表于 2007-07-31 10:03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argem 于 2007-7-31 08:45 发表
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很幼稚,但是确实有一定深度和难度。有几个方面值得考虑,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1. 如何迁移文件,同时保持文件的属性数据不变。
    cp是否可以值得怀疑,tar原则上可以,但是是否支持对设备 ...


1、请看 cp 的 manual


  1. [root@monitor dev]# ll hdc
  2. brw-rw----    1 root     disk      22,   0 2003-01-30  hdc
  3. [root@monitor dev]# cp -a hdc /tmp
  4. [root@monitor dev]# ll /tmp/hdc
  5. brw-rw----    1 root     disk      22,   0 2003-01-30  /tmp/hdc
  6. [root@monitor dev]#
复制代码


2、这个问题不用讨论

3、mkinitrd 问题更简单,把 LVM support 集成到内核中就可以了。如果 2.6 则连这个问题都不用考虑

   具体原因自己动手做一下实验就知道了

论坛徽章:
0
46 [报告]
发表于 2007-07-31 10:2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evin.tan 于 2007-7-30 13:58 发表



希望你在做这个系统迁移时看看FHS,应该在这儿可以找到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freestandards/
搞清楚/dev,/etc可不可以挂载到独立的partion先,
其次,看看提问的智慧,没有人有义务回答你的 ...



顶,精辟

对这种人建议管理员踢出去!你要是成为linux第一人,全世界的猪都笑了!

论坛徽章:
0
47 [报告]
发表于 2007-07-31 10:21 |只看该作者
深邃的技术不仅表现在敏捷的思维和高超的本领,还有过人的修养。
太经典了!

论坛徽章:
0
48 [报告]
发表于 2007-07-31 10:34 |只看该作者
43楼说之前,我还真没仔细想,谢谢。

1. cp -a 可以完成,当然tar也没问题。
2. 这个似乎是楼住要问的技巧了,我们需要在Init出来之前把四个文件系统mount上去,但应该不要动init这么大阵仗,直接在linuxrc里头逐个mount,想不出来有什么问题(前提是卷的支持已经有了)。fstab里头应该也要放,出于习惯也好,还有一个问题是linuxrc里mount /是ro的,remount rw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从fstab中获取的信息。
3.能解决2,这个也问题不大了,即便是kernel没有卷支持,把modules放进initrd,在linuxrc中insmod也都有机会解决吧。

*后来看到一个奇怪的问题,initrd中并没有mount命令文件,看起来linuxrc里的mount调用有些特殊,不知道会不会有限制。

论坛徽章:
0
49 [报告]
发表于 2007-07-31 11:47 |只看该作者
路过留名
俺不会这个工作,所以我不是合格的linux管理员
貌似LZ是MM

论坛徽章:
0
50 [报告]
发表于 2007-07-31 13:11 |只看该作者
*后来看到一个奇怪的问题,initrd中并没有mount命令文件,看起来linuxrc里的mount调用有些特殊,不知道会不会有限制


什么是 “mount 命令文件”?

initrd 只是负责插入各种模块,以及使用 switch_root 切换 / 文件系统设备

跟 mount 没有什么关系,mount 方面在 /etc/rc.d/rc.sysinit 中才做的。

http://linux.chinaunix.net/bbs/v ... amp;highlight=ailm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