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3096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ebian图解安装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6-06-24 16: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sarge-3.1r2于2006年4月19日发布
下载必要的内核镜像以及网络安装盘准备硬盘安装:
1.在cn99的网站上下载
vmlinuz

initrd.gz
这两个文件。
2.在debian的官方网站上下载
debian-31r2-i386-netinst.iso
网络安装盘。
做好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将下载到的vmlinuz和initrd.gz放在硬盘第一个FAT32分区的/d-32/目录下,将安装镜像放在该分区的根目录下,这样可以减少安装是搜索安装镜像的时间。
2.编辑menu.list文件,写好硬盘安装的选项如下:
title Debian GNU/Linux install
root (hd0,0)
kernel (hd0,0) /d-32/vmlinuz root=/dev/ram ramdisk_size=512000 devfs=mount,dall
initrd (hd0,0) /d-32/initrd.gz
boot
保存之后,重新启动机器之后会看到GRUB的选择菜单中多了Debian GNU/Linux这一项,选择它,安装程序就开始了。

看到boot:的提示符之后,

键入linux26开始安装。

之后会看到选择安装语言的画面,这里为了今后设置locale比较方便,我们选择简体中文,这样安装好的系统的locale就是zh_CN.GB2312的。

这个画面是选择我们所在的国家或地区,选择中国,毫无疑问。:-)

键盘布局选择美国英语,除非是使用的很特殊的布局的键盘。

因为安装是在虚拟机中进行的,所以在配置DHCP的时候会自动检测到所需要的各种网络参数。如果真实的安装的时候无法检测到DHCP设置的时候可以选择稍后再配置网络。

在这里设置主机的名称,默认的主机名是debian。

在这里可以设置为自己喜欢的名字,比如我的主机名foxshy。

如果系统是用来做桌面使用,用默认的域名就可以了,否则GNOME在启动的时候会因为找不到该默认域名而报错。如果系统准备做internet上的在线服务器的话,在这里正确的设置自己的域名就可以了。

因为安装是在虚拟机中进行的,所以安装程序探测到的硬盘是还没有进行分区的新硬盘。这个步骤在真正安装系统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要破坏已经存在的分区,除非你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但是无论如何不要选择“清空整个磁盘”这项,因为所有的分区目的我们都可以通过“手动编辑分区表”来实现,而且当对已经进行的操作不满意的时候,只要改动还没有写入磁盘,都是可以撤销的。

为了有后悔药可以吃,所以应该选择“手动编辑分区表”。*_*

现在开始正式的分区了,新手一定要打起精神来。“软件RAID设置”的主要用途是为了那些只有一块儿硬盘,但是又需要RAID提供的数据备份功能的用户准备的。普通用户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不要选择这个。“配置逻辑卷管理器”的主要用途是如果你有多块儿硬盘,但是你不想总是考虑文件在哪块儿硬盘的哪个分区的问题,那么就用逻辑卷功能把所有的硬盘当作一块儿硬盘用。这也为存储量比较大的系统随时添加硬盘提供了方便。桌面用户不用考虑这个。“分区向导”为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下去的用户提供了指导,初次接触debian的用户可以体验一下这个功能。

为了控制整个分区的过程,这里推荐选择手工分割这个“新硬盘”。如果真实的硬盘是IDE或者是SATA的看到的画面会有所不同,但是原理是一样的。

选择手工分区之后,安装程序会提示是否创建新的分区表。如果是在已经存在其他分区的硬盘上编辑硬盘分区表的话,不会出现这个画面。可以跳到后面继续安装。

选择“是”之后会建立分区表,然后等待分区。如果是在已经存在分区的硬盘上安装,在这里应该会看到目前硬盘的分区情况。

因为是新建的分区表,所以硬盘上还没有分区。在已经存在FAT32分区的硬盘上真实安装系统的时候是不会看到这个画面的。为了控制分区过程还是选择手工“创建新分区”。

在这里填写要分割的分区的大小,这个要根据个人情况。但是如果需要安装图形系统的话,分区大小应该不小于2G,否则会给日后的使用带来麻烦。

因为是第一个分区,所以分区类型选择为主分区。真实安装的时候大部分的用户应该是选择逻辑分区,除非你事前就已经对整个硬盘做了规划。不管怎样,千万不要因为系统中目前只有一个主分区,在这里把本来是逻辑分区之后的自由空间强制划成主分区,否则硬盘分区表会非常混乱,等待你的可能将是恶梦。

这里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应该选择“开始”这个位置。

此处乃是整个安装能否顺利完成的关健所在,下面逐项说明。第一个选项“用于”,这里设定采用什么格式的分区。常用的主要是Ext2和Ext3两种,它们的区别主要是Ext3格式支持日志文件系统,好处就是如果系统正在运行而突然停电导致非法关机的话,当系统下次启动的时候不需要检测硬盘就可以直接进入系统开始工作。这一点对大硬盘的系统来说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尤其是网络服务器。第二项“挂载点”,/这个根目录挂载点是必有的,如果不想把系统安装在几个不同的分区上的话,只要设置这一个挂载点就可以了。第三项“挂载选项”,通常使用默认值就可以了。第四到第六项,通常没有特别的需要无需改动。第七项“可启动标志”,如果正在编辑的分区是主分区的话,可以设置为“开”,然后在后面的安装过程中把GRUB安装在这个分区中,就可以不改动MBR也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方法实现双启动菜单了。如果正在编辑的分区是逻辑分区的话,不要改动这个标志。
真实安装的时候,当用户要将已经存在的FAT32分区用来安装debian的时候,可以选中要改动的分区进行编辑,应该会看到同样的画面。按照自己的情况改动就可以了。

这是修改“可启动标志”之后的画面。

都设置好以后,将高亮条移动到“分区设定结束”,回车。

接下来选中剩余的自由空间把它格式化为swap交换分区。对于真实安装的用户,可能需要选择一个已经存在的分区修改为swap分区。

在这里设定swap交换分区的大小。通常是物理内存大小的二倍。

设定大小之后还要把默认设定的Ext3分区修改为swap分区。

在给出的几种分区格式中选择“交换空间”。

完成之后,选择“分区设定结束”,进入下一步。

好了,到了最紧张的时刻了。以上所有操作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目前还都可以取消。如果你非常确定对所有设定都是正确的,选择“分区设定结束并将修改写入磁盘”继续安装。

注意:这是最后的反悔机会!!!

将改动写入磁盘后安装程序继续,开始检查软件包。

之后会自动开始安装基本系统,这时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

这个地方是令许多人困惑的地方。把GRUB安装在MBR上虽然是最简单的多系统引导菜单解决方案,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当重新安装windows的时候MBR 会被重写,这将导致GRUB失效。而把GRUB安装在debian自己的分区则可能会有两种效果。第一种就是如果debian所在的分区是扩展分区中的逻辑分区,则还需要一个其他的程序来引导GRUB,然后由GRUB来启动debian;第二种情况就是debian所在的分区是主分区,那么这种情况将是解决多引导菜单的最佳情况。把GRUB安装在debian所在的分区之后,把这个分区设置为活动分区,让机器启动之后直接启动GRUB来选择启动哪个操作系统。所以,这里选择“否”。

因为这个虚拟的系统所在的位置是sda1分区,所以GRUB的安装位置设定为/dev/sda1。真实安装的时候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终于看到安装结束的画面了,新手可以长出一口气了,“继续”。

安装程序开始做一些收尾工作准备重新启动。


这是系统启动时显示的一些信息,因为是在虚拟机中运行,所以和真实的启动信息肯定有不同之处。因为虚拟机本身提供了DHCP功能,所以网络已经被自动设置好了。

这是安装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基本系统配置。

设置系统的硬件时间,根据我们国家的地理位置,这个坚决选择“否”,要不然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在这里选择时区,因为我在长春,所以选择“哈尔滨”更接近我所在的地区。

这个地方设定root密码,一个系统到底够不够安全,root密码的强度是非常重要的。

重新输入一次,以便确认输入没有错误。

在这里设定一个普通用户帐号,要全名,比如sspook sun。

在这里只输入全名前半段就可以。

设置普通用户密码。

再输入一次,以便确认输入无误。

这里会提示是否扫描另一张光盘上的软件包。如果都是使用安装光盘来安装整个系统,选择是;因为我们打算网络安装最新的软件包,所以要选择“否”。但是先不要着急选择,因为在真实安装的时候通常这个时候网络还没有接通。要先解决网络的问题然后再继续。

按Alt+->(方向键右键)转到一个虚拟控制台。

用root身份登陆系统,然后运行pppoeconf程序来配置ADSL连接。

配置程序会自动检测到网卡。

之后,会开始检测ADSL猫是否正常工作。因为安装是在虚拟机中进行的,而且我现在没有ADSL猫这个设备,所以后面的截图暂时不能给出了,日后有机会我会补上。不过,配置问题都很简单,基本上选择默认的选项就可以,注意一下拨号连接的帐号和密码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有一个问题是,是否每次启动系统的时候都进行拨号,如果是包月上网的用户可以选择是,这样比较方便。后面还有一个问题是“是否使用动态的DNS”,为了不用手动写DNS地址,推荐选择“是”。完成之后,配置程序会询问“是否现在拨号”,这里选择“否”,退出配置程序。(选择“是”经常会导致拨号程序失去响应,影响配置程序的完成。)然后用命令:
#pon dsl-provider
来拨号上网。
如果是静态IP地址的用户可以这样设置网络:
#ifconfig eth0 down
#ifconfig eth0 192.168.1.20 up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1
这里的192.168.1.20为网卡的IP地址,192.168.1.1为网关,根据具体的情况做修改就可以了。以上三行命令的设置只是本次有效的,为了今后不必再重新配置网卡地址,用nano编辑器打开网卡配置文件:
#nano /etc/network/interfaces
然后添加下面这几行:
#The primary network interface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20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编辑好之后,按Ctrl+o保存,按Ctrl+x退出。
如果是通过DHCP来获得IP地址的用户,可以这样设置网络:
#ifocnfig eth0  down
#ifconfig eth0 up
这时,所需要的网络参数就应该自动获得了。编辑interfaces文件时这样写: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不管使用哪种上网方式,总之一定要保证把网络接通,然后按Alt+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0805/showart_13215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