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801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socket编程—技术实现》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6-04-17 09: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什么是socket?socket就是...,我在这里就不抄书了,有兴趣的同仁去查查书吧。
不过还要说一句,socket就是不同进程之间的一种通信方式。就象打电话是朋友之间的一种通信方式是一样。个人理解:所谓“通信”,就是相互之间发送数据。有人理解socket是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一种通信方
式,这是不确切的。两个进程,不管是运行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还是运行在不同计算机上,都可通过
socket技术进行通信。
socket套接字的使用需要有网卡的支持,所以socket一般都被用来在不同机器之间通信,而如果在同一台计算机上的两个进程进行通信,通常采用效率更高的共享内存技术来实现。
两个进程之间进行通讯,就需要两个进程同时都在运行了(废话),在具体实现中,两个进程我们通常要区别对待,一个进程专门等待另一个进程给自己发消息,收到消息后进行处理,在把处理结果发送回去。我们把专门处理消息、提供服务的进程称为服务器端,把发送消息、请求处理的进程称为客户端。总体过程就是客户端发送一个消息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进程收到消息进行处理,把处理结果发送给客户端。恩,就是这样。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有一个进程要跟另一台计算机上的某个进程进行socket通信,那在我这个进程中如何指定另一个进程呢?这里还需要说一下另一个概念——端口,如果把操作系统比作一座房子的话,那端口就是房子的窗口,是系统外界同系统内部进行通信的通道。在socket实现中,我们不进行另一个进程的指定,而是指定发送消息或接收消息的端口号。比如说现在进程A要给进程B发消息,我们会把消息发送到进程B所运行的计算机的端口N上,而进程B此时正在监视端口N,这样进程B就能收到进程A发送来的数据,同样进程B也把消息发送到该端口上,进程A也能从该端口收到进程B发送来的数据,当然,这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关于端口号进行一个约定,即共同操作同一个端口。如果客户端把消息发送到端口N1上,而服务器端监视的是端口N2,那通信一定不能成功。端口号最大为65535,不能比这个再大了,但在我们自己的程序中尽量不要用小于1024的端口号,小于1024的端口好很多都被系统使用了,比如23被telnet所使用。
socket的实现是很简单的,只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就可马上建立一个这样的通信通道。
下面较详细的介绍几个核心的函数:
SOCKET socket(int af, int type, int protocol);
无论是客户端还是服务器端,下面这个函数是一定要用到的,也是最先用到的。
这个函数是要告诉系统,给我准备好一个socket通道,我要和其它进程通信了。函数的返回值很重要,我们要记下来,它表示系统为我们准备好的这个socket通道,在以后的每个socket相关函数中都会用到,如果这个值等于SOCKET_ERROR,表示函数执行失败了。函数的参数我们分别给:PF_INET、SOCK_STREAM和IPPROTO_TCP。
int bind(SOCKET s, const sockaddr *addr, int namelen);
这个函数只有服务器端程序使用,作用是与某个socket通道绑定。可以用返回值判断该函数执行结果怎么样,如果等于SOCKET_ERROR,那就是失败了。第一个参数s,就是socket()函数的返回值;在结构addr中,我们要给定一个端口号;namelen等于结构sockaddr的大小。
int listen(SOCKET s, int backlog);
这个函数只有服务器端程序使用,作用是监听该端口。返回值与bind函数意义一样。
int accept(SOCKET s, sockaddr *addr, int *addrlen);
这个函数只有服务器端程序使用,作用是响应客户端的连接。返回值与bind函数意义一样。
int connect(SOCKET s, const sockaddr *name, int namelen);
这个函数只有客户端程序使用,作用是把客户端和某个计算机的某个端口建立连接。返回值与bind函数意义一样。第一个参数s,就是socket()函数的返回值;在结构name中,我们要给定一个端口号和目的机器名;namelen等于结构sockaddr的大小。
int send(SOCKET s, char *buf, int len, int flags);
int recv(SOCKET s, char *buf, int len, int flags);
这两个函数就是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都能用,哪个发送哪个接收不用说了吧?呵呵。
从函数的返回值可以检查函数执行是否成功。参数中buf是指向发送或接收的数据的指针,len是数据长度。flags我们给个0就可以(其实是我不知道具体含义)。
最后就是关闭socket了,这个很容易忘掉,但这个函数很重要,一定要用。
int closesocket(SOCKET s);
好了,关键函数就这么几个,下图是这几个函数的执行顺序:
client端  service端
    |      |
    v      v
socket()  socket()
    |      |
    |      v
    |   bind()
    |      |
    |      v
    |   listen()
    |      |
    |      v
    |   accept() 挂起,直到有客户端来连接
    |      |
    v    三段握手过程    |
connect()   |
    |      |
    v    发送消息    v
   +---> send() ---------------> recv()  recv()
       |
       v
    closesocket()
上图我觉得能很好的说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运行轨迹。
使用以上几个函数在 linux 系统上就可成功建立一个socket通信连路,但如果在windows系统上,还要用到另一个函数:
int WSAStartup(WORD wVersionRequested, LPWSADATA lpWSAData);
在windows系统上,首先要执行这个函数,所以要把这个函数放在socket()函数的前面。
我对上面的函数进行了一些封装,为节省篇幅,我去掉所有注释和非重要的函数,在这里可以看到各个函数的具体用法:
在 VC60 环境下要运行下面的函数,要包含头文件 errno.h 和 winsock2.h,还有,在连接的时候要连接上ws2_32.dll文件。
这是头文件内容:
class Socket {
public:
bool setup();
void close();
bool connect(string host, int port);
bool listen();
int accept();
int recv(char *buf, int len);
int recv(int new_fd, char *buf, int len);
int send(const char *msg, int len);
int send(int new_fd, const char *msg, int len);
private:
    int _fd;
};
这是实现文件内容:
bool Socket::setup() {
WSADATA wsd;
_fd = WSAStartup(MAKEWORD(2,2), &wsd);  
if(_fd) {
  return false;
}
_fd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
if (_fd == -1)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bool Socket::listen() {
struct sockaddr_in my_addr;

my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my_addr.sin_port = htons(52309);
my_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if(::bind(_fd, (struct sockaddr *)&my_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 == SOCKET_ERROR) {
  return false;
}
if(::listen(_fd, BACKLOG) == SOCKET_ERROR)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int Socket::accept()
{
int new_fd;
struct sockaddr_in their_addr;
int sin_size = sizeof(their_addr);

printf("accepting... \n");
new_fd = ::accept(_fd,
   (struct sockaddr *)&their_addr,
   &sin_size);
return new_fd == SOCKET_ERROR ? -1:new_fd;
}
bool Socket::connect(string host, int port) {
struct hostent *_h = gethostbyname(host.c_str());
if (_h == 0) {
  return false;
}
struct in_addr *_addr = (struct in_addr *)_h->h_addr;
struct sockaddr_in sin;
sin.sin_family = AF_INET;
sin.sin_addr = *_addr;
sin.sin_port = htons(port);
if (::connect(_fd, (sockaddr *)&sin, sizeof(sin)) == SOCKET_ERROR)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int Socket::recv(int new_fd, char *buf, int len)
{
int nb = ::recv(new_fd, buf, len, 0);
if (nb == -1) {
  printf("Error! recv.\n");
}
return nb;
}
int Socket::recv(char *buf, int len) {
return recv(_fd, buf, len);
}
int Socket::send(const char *msg, int len) {
return send(_fd, msg, len);
}
int Socket::send(int new_fd, const char *msg, int len)
{
int nb = ::send(new_fd, msg, len, 0);
if (nb == -1) {
  printf("Error! send.\n");
}
return nb;
}
void Socket::close() {
int trytimes = 0;
while(::closesocket(_fd) && trytimes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7372/showart_10086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