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Ubuntu是基于debian系统的一个简单快速的linux发行版本。Ubuntu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版本,目前最新的版本为5.10
breezy
。最新的badger正在开发中。采用gnome作为界面,kUbuntu,为kde界面;edubuntu是为教育用而定制的。可用在桌面和服务器。当前 Ubuntu 发布版支持 Intel x86 (IBM-compatible PC), AMD64
(Hammer) 和 PowerPC (Apple iBook 和 Powerbook, G4 和 G5) 架构。包含了超过 16,000 种软件, 但发行版本只是把核心的桌面安装系统合并到一张光盘上。Ubuntu 覆盖了所有的桌面应用程序, 包含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
internet 应用程序, web server 软件, email 软件, 开发设计工具, 常用工具, 当然还有一些游戏。
1,用wingrub把grub安装到mbr,在c:\grub\menu.lst里面添加:
title linux
timeout=10
kernel (hd0,5)/vmlinuz root=/dev/ram ramdisk_size=20000 devfs=mount,dall
initrd (hd0,5)/initrd.gz
如果只要最小系统就在第一行的root前面加上preseed/file=/cdrom/preseed/server.seed
2,下载vmlinuz和initrd.gz(fat/fat32/ext2/ext3/reiserfs)
ftp://ftp.ubuntu.com/ubuntu/dists/breezy/main/installer-amd64/current/images/hd-media/
3,下载ubuntu的安装光盘 ubuntu-5.10-install-i386.iso到fat/fat32/ext2/ext3/reiserfs 类型分区的根目录.
重新启动计算机,选择linux,系统会自动检测硬件,速度果然很快,一屏一屏的刷下来,觉得应该是把我的所有硬件都认齐了。
接下来的安装很简单,基本上是一路回车下来。虽然没有gui的安装向导,但是文本模式的效率和速度都很好,分区程序也很直观。只要认识那几个英文字母就ok了。
在外面晃了一圈回来。就已经看到新建用户的提示了,一切搞好,进入桌面一看,好家伙,把所有的硬件都认出来了,包括曾经很难搞的via1394。点开ff就能够上网。桔黄色的界面很漂亮,色彩也很协调自然,比较明亮,不象以前接触的几个版本,总是很暗淡。
设定好sourceslist,选用了比较快的http://ubuntu.cn99.com。
然后开始安装需要的东西,毕竟这张光盘只是最核心的东西和最常用的桌面程序。sendmail,samba,scim什么什么都还要到网上去装。不过debian类型的系统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网上的软件库加上apt-get十分方便好用。有16000多种软件可供选用。涵盖桌面服务器等应用。
在这之前fedora是经常使用的linux系统。总体而言,fedora在五张光盘里面提供了非常全面的软件包,使用的是gui安装向导,有非常直观的图形化分区工具,可是相比Ubutun的半个小时不到而言安装时间非常长;都是默认用的gnome为桌面界面,色调都很好,很明亮,看着都很舒服。fedora具有yum软件库提供在线更新和Ubutun的apt-get不相上下(FC4中也是用的apt-get,FC5中用yum代替了),更新速度都很及时,下载速度也很快,软件也很丰富。不过总觉得fc更多的是升级,而Ubuntun更多的是安装新软件。输入法都是用的scim,基本一致。运行速度感觉Ubuntun快一些,本人装了系统后一般懒得去管那些主题,一般使用的都是默认外观。在桌面下面很说有拖滞现象。在FC5下面只要FF一开多,经常可以看到一格一格的最小化动画(也许是我设置的不好)。FC5的中文化不错,字体清晰大方,Ubuntun的中文支持很弱,装了中文字体和设置了中文环境后,文字发虚。
总体来说,FC和Ubuntun在桌面下都比较容易上手。而Ubuntun速度更快一点。过些天尝试配置文泉译,应该可以大为改善中文环境。
我的配置:
amd xp barton 2600+
256M ddr 英飞凌
nf2 u400
GF2 MX400
IBM DESKSTAR 60G 7200RPM 2Mcache
seagate 20G 5400rpm 2Mcache
asus 16X dvd rom
15'' philips105s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6908/showart_10046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