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238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学习笔记(41)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11-03-07 14: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考试,考试百科在文章系统架构设计师辅导:学习笔记中,为大家提供的如下内容:<br />  13.3 软件可靠性评价 <br />  13.3.1 软件可靠性评价概述 <br />  估计软件当前的可靠性,以确认是否可以终止测试并发布软件,还可以预计软件要达到相应的可靠性水平所需要的时间和工作量,确认软件的执行与需求的一致性。 <br />  13.3.2 怎样选择可靠性模型 <br />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选择: <br />  1、模型假设的适用性。 <br />  2、预测的能力与质量。 <br />  3、模型输出值能否满足可靠性评价需求。 <br />  最重要的几个需要精确估计的可靠性定量指标包括如下内容: <br />  1. 当前的可靠度。 <br />  2. 平均失效时间。 <br />  3. 故障密度。 <br />  4. 期望达到规定可靠性目标的日期。 <br />  5. 达到规定的可靠性目标的成本要求。 <br />  4、模型使用的简便性 <br />  简便性一般包含如下三层含义: <br />  1. 模型需要的数据 易于收集,成本不能超过可靠性计划的预算。 <br />  2. 模型应该简单易懂,测试人员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去研究专业的数学理论。 <br />  3. 模型应该便于使用。 <br />  13.3.3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 <br />  面向缺陷的可靠性测试 产生的测试数据经过分析后,可以得到非常有价值的可靠性数据,这部分数据取决于定义的运行剖面和选取的测试用例集。 <br />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工作是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 <br />  可行的一些办法如下: <br />  1、及早确定所采用的可靠性模型。 <br />  2、指定可实施性较强的可靠性数据收集计划,指定专人负责,按照统一的规范收集记录可靠性数据。 <br />  3、重视软件测试特别是可靠性测试产生的测试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br />  4、充分利用数据库来完成可靠性数据的存储和统计分析。 <br />  13.3.4 软件可靠性的评估和预测 <br />  1、判断是否达到了可靠性目标。 <br />  2、如未能达到,要再投入多少时间、多少人力、多少资金。 <br />  3、在软件系统投入实际运行 若干时间后,能否达到交付或部分交付用户使用的可靠性水平。 <br />  没有失效就无法估计可靠性。 <br />  要在模型之外运行一些统计技术和手段对可靠性数据进行分析,作为可靠性模型的补充、完善、修正。 <br />  辅助方法如下: <br />  1、失效数据的图形分析方法。 <br />  1. 积累失效个数图形。 <br />  2. 单位时间段内的失效数的图形。 <br />  3. 失效间隔时间图形。 <br />  2、试探性数据分析技术(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EDA)对可靠性分析有用的信息如下: <br />  1. 循环相关。 <br />  2. 短期内失效数的急剧上升。 <br />  3. 失效数集中的时间段。 <br />上面就是文章系统架构设计师辅导:学习笔记的部分内容,后续文章请继续关注考试百科。http://pc.kaoshibaike.com 相关论坛:http://bbs.kaoshibaike.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amp;fid=7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