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楼主: 无风之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我生活中智慧的运算——赢取智能小家电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1
IT运维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6-06-29 06:20:00
31 [报告]
发表于 2011-08-06 20:36 |只看该作者
IBM智慧医疗电子健康档案解决方案

这套系统令各种医疗信息以患者为中心,实现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同时,将会在各医疗服务机构间,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与共享。

论坛徽章:
0
32 [报告]
发表于 2011-08-06 20:40 |只看该作者
如何实现和加速“智慧地球”落地的问题被社会各界反复讨论。如何把智能融入到公共系统中?如何把所有相关环节和部门都集中起来?如何取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从哪里开始做起?这些都不是技术问题。支持智慧地球的技术已经逐步成熟,现在需要的是社会的关注、各阶层的通力合作和资源的协调整合。领导力是引领智慧时代的推动力。

论坛徽章:
0
33 [报告]
发表于 2011-08-07 10:24 |只看该作者
智慧型消费者做出更智慧的决策

消费者比以前更智慧,他们:

物联: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期望采用两种或更多种技术浏览网页或购物 互联:超过四分之三的消费者愿意参与到共同开发过程中,影响商品的设计和服务内容 智能: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在各个年龄段和地区,消费者都需要个性化的促销和产品始终有货

论坛徽章:
0
34 [报告]
发表于 2011-08-07 10:27 |只看该作者
智慧的商品管理,应该聚焦在5个方面的能力建设

⒈智慧是根据消费者洞察提供相应的商品品类和陈列
⒉智慧是协同一致的管理商品和运营信息
⒊智慧是执行整合一致的跨部门计划
⒋智慧是利用敏捷的供应链来优化库存投资
⒌智慧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商品采购和生产

论坛徽章:
0
35 [报告]
发表于 2011-08-07 10:32 |只看该作者
IBM“智慧的地球”理念已经提出了几年,在其之后,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智慧”——比如智慧的系统(Smarter Systems)、智慧的计算(Smarter Computing),也让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更为具体而丰满,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智慧的数据中心(Smarted DataCenter,下文简称SDC),我们可以简单用这样的一个逻辑来串联一下:智慧的数据中心承载着智慧的系统,实现了智慧的计算(这里已经包含了智慧的云的概念),最终成就智慧的地球。

论坛徽章:
0
36 [报告]
发表于 2011-08-07 10:39 |只看该作者
随着网民规模的扩大以及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网络带宽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目前,互联网上的流量主要由P2P和HTTP产生,据估计这两种流量已经占到全部流量的90%以上,并且仍呈上升趋势,导致企事业单位包括运营商都面临着网络拥堵和带宽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IBM智慧将如何处理互联网困境,让网民和企业有更加畅通的上网环境?

论坛徽章:
0
37 [报告]
发表于 2011-08-07 10:44 |只看该作者
智慧的运算(Smart Computing)概念是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Pusle 2011大会上被IBM首次提出的,智慧的运算的提出将IBM的智慧地球与云计算更好地结合了起来。IBM针对因IT基础设施急剧扩张而导致的IT运营成本失控,推出了以 “智慧的运算”(Smarter Computing)冠名的全新理念,希望帮助IT用户“做的更少,赢的更多”。“智慧的运算”理念实际上包含了“一系列能够让IT实现突破性的经济性和价值”的策略,所谓“智慧的运算”,就是要在降低TCO(整体拥有成本)的前提之下

论坛徽章:
0
38 [报告]
发表于 2011-08-07 13:31 |只看该作者
IBM 利用智能电表计量管理系统,帮助电力行业向服务模式转型,使个人和企业可以选择使用能源的方式和时间,从而在降低电力高峰负荷的同时,大幅提升客户体验。在实践中,IBM 已经帮助终端用户节省了 10%的电费支出,并让电网在用电高峰期降低 15%的负荷。

论坛徽章:
0
39 [报告]
发表于 2011-08-07 13:34 |只看该作者
智慧的电力生活
早在 2006年,IBM 就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概念。智能电网的概念引入“信息流”感念,即电网要能够把电能流、信息流结合在一起,实现传输能源的同时实现数据的采集。通过优化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预测电能流的情况,如电压变化,和用电量分布,为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各方及监管单位提供信息决策,最终实现清洁发电、高效输电、动态配电、合理用电的智慧电力的目标。

论坛徽章:
0
40 [报告]
发表于 2011-08-07 13:38 |只看该作者
全球范围内铁路服务需求的增加,给现有的铁路运输能力和基础设施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日益老化的系统与传统的业务实践往往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积极地采用新技术和现有技术来获取整个铁路网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关联和分析,可以让铁路部门变得更加高效灵活,从而建立一个响应速度更快、更加灵活的运作环境。同时,让乘客有一个方便、快捷、智能的出行交通工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