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最近软件业可是不太平啊,软件业玩“硬手段”、“软裁员”的比比皆是。
先是惠普,2011年10月放出风,发出内部正式裁员邮件,整个圣迭戈软件部门被裁,倒霉孩子500个。
再是奥多比,2011年11月,Adobe欧美地区裁员750人,重组费用近1亿美元。
紧跟着就是麦咖啡,2011年12月, 被Intel收购后的McAfee宣布,为改进公司效率,公司已经裁员大约250人,占全球员工总数的3%。倒是干脆,先斩后奏。
要说这些软件巨头们都是直接咔嚓一下裁员算了,总还有笔封口费,国内的软件厂商就厉害多了。2011年12月,国内爆出金和软件变现裁员的消息。金和员工爆料:“11月工资每人扣20%延迟发放,12月工资,根据个人业绩(每人必须卖出去两套2得不能再2的软件,拿回来两万)发工资,拿不回来一毛钱的,一毛不给,拿不全的,不给全部。要知道,除了营销中心的,这里大部分员工都和我一样,是刚毕业不久的新兵蛋子。公司就是这么给力。从那天起,公司的人数在一天天减少,少则五六人,多则数十人。公司批准离职的流程前后不到三分钟。”
据《工人日报》的资料,金和软件这种裁员方式叫做“软裁员”。
《工人日报》原文是: 11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庭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1年1月至10月该庭审结的2539件案件中,有近千件案件涉及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问题。这其中有近800件案件中的劳动者认为自己被用人单位以各种手段逼迫辞职,属于“软裁员”。这些案件中,劳动者最终能获得经济补偿金的仅占4成。因为一旦涉诉,用人单位大都会主张劳动者属于自行辞职;而囿于举证能力问题,劳动者常无法提供充分证据材料证明自己属于被迫辞职,法院就无法支持劳动者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诉求。
被列为最具杀伤力“软裁员”手段前三位的为降薪、换岗和换工作地点。其他手段包括提高业绩指标、部门撤并、无薪长假等。
而证劵公司也发出了对软件业的警报,国联证券在“软件及服务行业:三季报业绩大幅下挫 警惕下行风险” 的文章中说,工信部发布2011年1-9月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1-9月软件业实现收入13002亿元,同比增长31.7%,增速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完成收入1882亿元,同比增长39.3%,再创今年以来单月最高水平。”
是不是软件业真的遇到寒冬了?有在软件业混的xdjm们出来说说,你们公司有裁员的吗?给赔偿金吗?遇到“软裁员”怎么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