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另外,不觉得NAS就一定是廉价货,其上就不能放重要系统。实际上,个人理解,现在的存储大厂无非是两种基础技术架构:\r\n+++1)、在SAN Over NAS,代表者就是NetAPP;\r\n+++2)、NAS Over SAN,EMC、IBM等都是如此。\r\n\r\n这个要争论一下了,nas的初中有两个,第一是为了廉价,通过原有的ip,传送数据,如果认为这是san over nas,这个理论不敢苟同。我觉得是:block over ip即scsi over ip (iscsi)和file over ip(nfs, cifs)第二是为了方便,既然有了ip,可以非常容易地建立访问连接。如果以后ip打包、解包可以做到非常小又高效的芯片里,价格也便宜,nas还是有市场,但现在只能通过cpu,太宝贵了,不值得。intraSAN是个approach,没准能僻一条路,但现在还没能节省成本,不见得有市场。\r\n\r\n临一个nas over san ?很奇怪的说法,我不理解你说这句话的含义,不好评论。但是我能理解的是:\r\nnas: 通过ip网络共享数据,但ip网络本身没有QoS, 没有commit 传输,都需要高层协议(传输层和表述层支持),而且block也太小(jambo frame可能好一些,但9k与scsi的xxxk io block比起来还是小),pay load负载太重,效率低。最终ip可能也是在channel上传送的,但多绕了一层。\r\n\r\nsan: 直接通过channel传data,以后可能会变成统一的fc 卡,里面有cpu,只load进scsi协议,就是san,再load ip协议,就是nas\r\n\r\n\r\nnas可以做得很贵,但有必要么?\r\nsan也可以做的便宜,同样,目的为什么?\r\n\r\n可能再过一段时间,会有些变化,但最近一年内,看不出有什么大的调整。\r\n\r\n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硅步,大概达不到千MHz\r\n\r\n哈哈,玩笑,欢迎大家热烈讨论。 |
|